5种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数据分析方法(5种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数据分析方法)

很多朋友数据分析理论学了一大堆,却还是不知道具体数据分析实操怎么上手。数据分析知识太庞杂,花费大量时间去做记录、做表格、想计划?工作中总把老板布置的任务当成负担?处于这个阶段一定不要着急,只要及时调整方法和心态,掌握好的数据分析方法,就会让数据分析的过程更加高效,并且事半功倍。

小编在这里搜集了一些比较实用高效也比较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当然,只看只收藏肯定是不够的,只要把它真正融入到自己的数据分析过程中,才能切实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对比分析法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有的一切不经过对比就体现不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数据分析领域的对比分析法要呈现出来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5种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数据分析方法(5种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数据分析方法)(1)

(一)比什么

通果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说明他们在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等的差距,从而帮助我们得出客观且正确的结论。

1、绝对值:本身具备价值的数字

(例如销售金额、阅读数)

缺点:不易得知问题的严重程度

2、比例值:在具体环境中看比例,才具备对比价值

(例如:分享率、转化率)

缺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二)怎么比

1、环比

与当前时间范围相邻的上一个时间范围对比(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2、同比

与当前的时间范围上层时间范围的前一范围中同样位置的数据对比

注意:环比同比本身不带年月日的属性,同比可以去除周末和季节等干扰因素

(三)和谁比

1、和自己比

时间维度、同业务线、过往经验比

2、和行业比

是自身因素还是行业趋势?都跌,能否比同行跌得少;都涨,是否比同行涨得慢

二、漏斗分析法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不必要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各种高大上的数据模型上,简单好用的方法依然能帮助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漏斗分析法就是这样一种简单好用的方法。

5种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数据分析方法(5种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数据分析方法)(2)

(一)怎么分析

1、漏斗要有严格的顺序

不可以用ABCDE看ACE的数据,原因到达C有多重途径

2、漏斗需要根据业务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时间窗口

(1)按天:对用户心智的影响只在短期内有效(如短期活动)

(2)按周:业务本身复杂、决策成本高、多日才能完成(如理财)

(3)按月:决策周期更长(如装修买房)

(二)注意要点

漏斗分析的运作原理是通过一连串向后影响用户行为来观察目标,适用于有明确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目标的场景,不太适合没有明确的流程,跳转关系纷繁复杂的业务。

三、多维度拆解法

多维度拆解法,顾名思义,有两个关键词,即纬度和拆解。这种方法非常重要,因为它恰好对应了数据分析的本质:用不同的视角去拆分和观察同一个数据指标。

5种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数据分析方法(5种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数据分析方法)(3)

(一)多维拆解的运作原理

指标、业务流程需要按照多维度拆分,来观察变动。

(二)多维度拆解的适用场景

1、分析单一指标的构成、比例

分栏目的播放量/新老用户比例

2、针对流程进行拆解分析

不同渠道的浏览、购买转化率;不同省份的活动参与漏斗

3、还原行为发生时的场景

打赏主播的等级、性别、频道

四、归因查找分析法

(一)运作原理

将事件拆解,根据业务性质,确定影响事件完成的关键部分。

5种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数据分析方法(5种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数据分析方法)(4)


(二)分类

1、末次归因

所有的贡献归结到离最终目标最近的步骤

2、递减归因

转化路径比较长,步骤区分度不高,没有哪个环节起主导作用

3、首次归因

强流量依赖的业务场景,拉人比后续所有事情更重要

(三)作用

帮助我们找出一件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找到业务目标达成的主要原因,强化核心环节。

五、用户画像分析法

(一)运作原理

通过对用户各类特征进行表示,给用户贴上各类标签,通过这类标签将用户分成不同的群体,以便对不同的群体分别进行产品、运营动作。

5种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数据分析方法(5种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数据分析方法)(5)

(二)用户标签

1、基础属性

年龄、性别、生日、星座、教育、婚姻等

2、业务行为

注册时间、来源渠道、活跃时间、内容倾向、消费倾向、客单价

(三)标签从哪来

1、直接填写

通过用户自己的已有特征推导,过往行为(商品购买、地址填写、常用IP判断位置、手机型号判断消费能力、美图手机基本是女生用)

2、通过用户身边的人推断

(1)距离相近:某些属性,周围的人都具备,用户大概率也具备

(2)行为相近:通过协同过滤,找到行为相似的目标用户

希望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减轻你们在数据分析实际运用中的压力,让大家的工作更加高效。当然除此之外,肯定还有很多好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也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补充。

免费资料领取,见相关评论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