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十大创新项目(乡村振兴广南)

广南被誉为“中国铁皮石斛之乡”,县域内的六郎城村因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宜野生铁皮石斛生长2014年广南县凌娅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瞄准市场、精准定位,在六郎城村种植“广南野生铁皮石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生态链,走出了一条农文康旅“三产”融合之路,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三农十大创新项目?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农十大创新项目(乡村振兴广南)

三农十大创新项目

广南被誉为“中国铁皮石斛之乡”,县域内的六郎城村因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宜野生铁皮石斛生长。2014年广南县凌娅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瞄准市场、精准定位,在六郎城村种植“广南野生铁皮石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生态链,走出了一条农文康旅“三产”融合之路。

广南县杨柳井乡六郎城村的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致力于打造铁皮石斛大健康产业的企业。2014年以来,公司通过合作社 农户 基地的方式,在文山、砚山、马关、西畴、广南建了800余亩铁皮石斛基地,并聘请当地有技术的村民管理基地。

广南县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艺畅:“把老百姓的基地该并的并,并过来以后,我们又给他们到我们的基地里面来管理,统一管理,他们的技术加上云南农大专家的技术指导,就把我们整个基地的技术盘活了起来。”

广南县旧莫乡夕板村村民陆加如2012年开始种植铁皮石斛,种了三年一直没什么收入,2015年凌娅公司在夕板建了10亩野生铁皮石斛基地,想着有公司带动,销售不成问题,他便把自家的5亩基地流转给公司,并在基地打工。

广南县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夕板石斛基地负责人 陆加如:“公司看我栽石斛有点技术,就安排我管理夕板基地,发给我(每月)3500元的工资,并补助我家每亩1500元(地租)。我主要是负责工地的打药、喷水、管理工人。”

基地建起来了,销路怎么办?靠本地自产自销是走不通的,只有把它推出去,往外省推。

广南县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艺畅:“我就去北、上、广一些大城市搞路演,每一场路演下来,销量在100万以上,然后我们就慢慢把石斛市场打响起来,我们去年的销售额是2200多万,今年预计突破3000万。”

基地建起来了,市场打开了,但石斛苗的供应又是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分别在广南县宝月关村和岜夺村建了两个组培室,每年可培育仿野生铁皮石斛苗近200万株。

宝月关组培室负责人 李仁菲:“我手上拿的这瓶是第三个阶段生根阶段,它已经长得比较成熟,达到移出瓶去大棚栽的(条件),它是通过野生果球(种子)萌发以后,长得差不多大的时候,分了转接到壮苗,壮苗长到2个多月的时候,为了给它能够适应外面环境生长,我们又把它转到生根,经过生根再出瓶去栽。”

下一步,凌垭公司将依托铁皮石斛产业,按照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精端的思路,全力抓好石斛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广南县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艺畅:“(一产)我们组培出来的苗全部交给老百姓,他们来种,我们来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标准、统一回收,解决老百姓的销售问题。二产这块我们会加大力度来研发更多的石斛美食、美妆系列产品,推向市场。三产就是以石斛为主题,把六郎城打造成为世界的天然石斛博物馆。”

本台记者:徐敏 广南融媒:胡远燕

制作:李果 黄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