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

文/刘澍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1)

张瑞芳:寒夜一枝梅

张瑞芳,李双双;李双双,张瑞芳。著名的演员和著名的银幕形象,相互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李双双》中的主人公已经成为张瑞芳的代名词,广大观众发自内心地喜爱电影中那个性格爽朗、质朴善良,且风风火火、敢作敢为的新时代农村妇女李双双。另外,在《南征北战》中机敏勇敢的游击队长赵玉敏、《母亲》中坚强无畏的革命母亲、《家》中的善良贤淑的媳妇瑞珏、《凤凰之歌》中质朴坚韧的农村姑娘金凤、《万紫千红总是春》中进步领先的家庭主妇彩凤,同样在人们心中印象深刻,塑造这些角色的张瑞芳从而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由衷喜爱和热烈欢迎。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2)

本文作者采访张瑞芳后合影

话说当年正值青春岁月的张瑞芳,从东北拍摄完成《松花江上》回到了解放后的北平,紧接着参加了全国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全国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张瑞芳以中央新闻处联络秘书的身份,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置身于张灯结彩的天安门城楼上,幸福地体验着开国大典那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张瑞芳的眼前,新中国展开了一幅无比美妙的灿烂前景,张瑞芳在看许多文工团的演出后,面前闪现着一张张年轻、俊美、朝气蓬勃的文工团员的脸庞,她对自己能否继续去从事职业演员的工作,突然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并由此产生了明显的动摇情绪。因为自己毕竟三十出头了,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其年龄日渐接近了危险期,况且又是从战乱的旧社会一路走来,对于改朝换代的新政权提倡的和重点要表现的工农兵火热生活既不了解也不熟悉,如若再不知趣地强行硬霸着演员这一行,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自我淘汰。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3)

张瑞芳在影片《松花江上》中

与其这样,不如趁早主动改行。张瑞芳的沉闷情绪在面见周恩来总理的时候,自然地流露出来。周总理与张瑞芳交谈后,用他那特定的神态端详着张瑞芳,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地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恳切地希望张瑞芳深入到现实生活的大环境中去,自觉、直接地与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农兵相结合。周总理的一席亲切话语,令张瑞芳茅塞顿开,如沐春风,她如释重负,把第一次与周总理在重庆相见时“你要做人民的好演员”的谆谆教诲,更加牢记心间。于是,张瑞芳愉快地服从组织的分配,来到新成立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新中国电影演员,并立即投入即将开拍的新片《民主青年进行曲》的前期筹备工作。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4)

张瑞芳与孙道临在影片《家》中的剧照,刊登在当年的《电影故事》杂志封面上

然而,命运喜欢恶作剧,正当张瑞芳满怀豪情地积极投入新片开拍前的生活体验之时,她的久治未愈的肺结核又在此时复发。这一飞来横祸,令张瑞芳猝不及防,她不但无奈地与新片中和孙道临联袂主演的女主角错失交臂,而且医生认为以她现在的身体状况已经不适合继续从事演员的职业了。初见阳光的张瑞芳一下子备感失落。邓颖超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安排张瑞芳住进北京医院,并请苏联权威医科专家亲自会诊。结果并没有张瑞芳本人想象的那么可怕,她重树信心,努力配合苏联专家的治疗,终于在短期内恢复了健康。

1950年初春,张瑞芳从北影厂调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与在该剧院担任导演的金山一起工作。当年10月,张瑞芳遵从邓颖超大姐的意思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2年初,张瑞芳有幸参加上影厂重点拍摄的、建国后第一部军事题材影片《南征北战》剧组,被导演汤晓丹、成荫指定出演影片中的一个配角——女民兵队长赵玉敏,这是张瑞芳首次在新中国银幕上出演“农民”角色,况且还是一个革命的、涂上鲜明红色色彩的“农”加“兵”的形象。张瑞芳为了这个出场并不多的配角,在山东临沂农村整整体验生活一个月,随后,她跟随摄制组南北转战跑了八个月。这部影片中的角色,成为张瑞芳是否适应新中国银幕的最佳“试金石”。正是这一形象,使得张瑞芳在朝着“工农兵”艺术形象塑造的方向上迈出了可喜、可贵的一大步,她“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地“转型”成功。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5)

张瑞芳与陈戈等人在影片《南征北战》中的剧照,刊登在当年度《大众电影》杂志封面上

1954年的新年开春,张瑞芳主演以主题“三反”、“五反”斗争的影片《三年》。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6)

张瑞芳主演影片《三年》中的剧照,刊登在当年度《大众电影》杂志封面上

第二年初夏,张瑞芳正陪着印度电影代表团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参观访问时,接到紧急通知,让其在新开拍的影片《母亲》中顶替突患严重心脏病的舒绣文,出演女主角——一个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从善良、懦弱、无知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勇敢、坚定、忠贞的革命母亲。导演凌子风的热情鼓励,自己可尊可敬的母亲的音容笑貌,让还没有真正品尝做母亲滋味的张瑞芳,再次凭借着自身的才情,出色地完成了这一难度很大的角色塑造。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7)

1960年第9期《大众电影》封面上刊登的张瑞芳主演的影片《母亲》剧照

1957年,张瑞芳主演了农村题材故事片《凤凰之歌》和《三八河边》的拍摄工作。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年大庆,各电影厂积极拍摄各类题材的新故事片,向国庆献礼。上海电影制片厂共有六部新片有幸入选,其中,就有张瑞芳主演的《万紫千红总是春》和参演的《聂耳》两部影片,一个是反映“大跃进”时期街道里弄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争做贡献的先进城市妇女王彩凤,另一个则是人物传记片中的革命青年代表郑雷电。两个不同年代、不同性格的人物,张瑞芳凭借着多年的生活积累和扎实的演戏功底,游刃有余地将其演绎得生动而传神。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8)

1960年第9期《大众电影》封面上刊登的张瑞芳主演的影片《万紫千红总是春》剧照

196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在长江剧场公演革命斗争题材的大型新编话剧《星火燎原》。在此之前的1960年7月22日,张瑞芳的母亲因脑溢血突发去世。正当张瑞芳满怀悲痛心情投入到话剧表演之时,突然接到厂里的紧急通知,只好服从命令参加了电影《李双双》摄制组,在这部由鲁韧导演的描写农村题材的新片中担任主演。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9)

张瑞芳与影片《李双双》编剧李准、导演鲁韧、演员仲星火在一起讨论剧本

紧接着,张瑞芳一边随摄制组赶赴河南林县的外景地,开始进行紧张地拍摄,一边非常认真地读完了编剧李准所写的这部电影文学剧本。她兴奋地感到剧本里女主人公李双双的率真、爽朗和敢作敢为的性格,在某些方面还真的和自己有相似之处,这个风风火火的新中国农村先进妇女的形象,鲜明、生动,有亲和力,几乎是立体、透明的。由此,张瑞芳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10)

张瑞芳、仲星火主演《李双双》剧照

摄制组在深入河南林县开拍的时候,政治方向已经转变,大办公共食堂的风潮刮过去了,随之是政府下令停办公共食堂。此时影片已经拉开了拍摄架势,李准及时把影片的主题转向开山劈岭和引水灌田,但影片的主要情节依然是围绕着李双双和孙喜旺夫妻之间妙趣横生的生活故事展开。张瑞芳以自己丰富的生活体验,把一个普普通通然而具有火辣辣性格的新中国农村妇女李双双,表演得出神入化,从而受到了全国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在1962年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张瑞芳就凭着这部脍炙人口的《李双双》,实至名归地荣获了“最佳女主角奖”。郭沫若为她题词并颁奖:“天衣无缝气轩昂,集体精神赖发扬,六亿神州新姐妹,人人尽学李双双。”同年,张瑞芳还被周总理亲自倡议、国家文化部评定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11)

1963年,张瑞芳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兴奋地接过郭沫若题写的亲笔赠词

流水如梭,箭飞如云,张瑞芳,这个自喻为“一个听话的演员”,一位把青春和热血倾情献身革命的杰出女性,一个在新中国红色银幕上闪闪发光的璀璨明星,依然痴情地关注着中国电影,直到2012年6月28日以享年94岁高龄告别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电影事业。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12)

上官云珠:孤独的寒星

1955年,以往擅长饰演交际花、姨太太的上官云珠在红色银幕上首次一改戏路,主演影片《南岛风云》中的革命战士——看护长符若华,成为她演艺生涯中一次最大的突破,被誉为最成功的“演技革命”。在五六十年代,上官云珠参加了一系列影片的拍摄,其中以《情长谊深》中的医生邵琼、《枯木逢春》中的冬哥妈、《早春二月》中的寡妇文嫂、《舞台姐妹》中的越剧名伶商水花最负盛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休息》中的儿科大夫,戏虽不多,却依然光彩照人。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13)

作者在上官云珠铜像前留影

1955年年中,上影厂即将开拍由李英敏编剧、白沉导演的反映抗战时期在海南岛一支党领导下的游击队伤员队伍坚持对敌英勇作战的影片《归队》。影片后改名为《难忘的日子》,最后确定为《南岛风云》。该剧组已挑选到其他主要角色,组成了较为强大的演员阵容。然而,女主角护士长符若华的人选,却还没有最后敲定下来。当时,厂领导认为张瑞芳对这类人物驾轻就熟,符合戏路,但张瑞芳另有任务出国去了。

与上官云珠感情深厚的黄宗英,想起三年来始终坐“冷板凳”的上官云珠,极力列出种种的理由,向导演白沉推荐上官云珠来主演这部电影。让一位无论是个人经历还是生活作风都遭到非议的女演员,去扮演一个英姿飒爽、坚强沉着、肩负重担、老练果敢的革命女英雄形象,可想而知,在一些人傲慢与偏见的眼里,该是怎样的一个嘲讽和讥笑?好在白沉导演力排众议,坚信上官云珠一定能够演好这一角色。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14)

《南岛风云》影片海报

上官云珠果然不负众望,她把银幕上这个历经千难万险的女人公符若华,从头到尾演绎得让人们看呆了眼。这不是一个概念化、模式化、公式化、程式化的“顶天立地”的女八路,而是一个从开始面对重任难以适从,后来在完成党交派的在敌后护理伤病员的艰难任务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有血有肉的女主人公。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15)

上官云珠与孙道临在《南岛风云》中

上官云珠一改她在银幕上似乎早已经在人们心中定型的“交际花”、“阔太太”的花枝招展的形象,依靠天赋的悟性循循善诱、实地体验生活的总结,以及因五年没有走上银幕而压抑着的情感的全情释放,表演得真切、自然、生动、感人。上官云珠的精湛演技,不但让黄宗英、白沉感到由衷的欣慰,也让那些一向歧视并带有人为偏见的人,从心底里感到由衷的折服。黄宗英在看了《南岛风云》的样片后,非常激动地向在场的上官云珠表示祝贺:“上官,你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演员里,第一个在银幕上主演兵的啊。上官,只要努力,咱们是可以演好工农兵的啊。上官!”上官云珠也激动地笑着回答说:“就是手榴弹扔得太近了,真打仗,要把自己炸死的啊。有生以来第一次碰它,练习时,差点掼到后头去了呀!”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16)

《南岛风云》剧照

1956年1月10日,上官云珠手拿着陈毅市长亲手书写的“上官云珠同志,请您来一趟”的字条,被组织接到了中苏友好大厦(现上海展览馆),受到了来上海视察工作的毛泽东的再一次亲切接见。1957年7月7日,上官云珠、赵丹、黄宗英、沈浮、郑君里、应云卫、黄晨等人随上海科教、文艺、工商界知名人士,又与毛主席聚集一堂。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17)

上官云珠与舒适主演影片《情长谊深》中的剧照,刊登在当年度《上影画报》杂志封底上

《南岛风云》以优秀影片的资格,参加了1956年3月10日举行的全国新片展览周,并于同年7月作为观摩片,同英雄人物传记故事片《董存瑞》一起,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9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放映;同年7月,上官云珠作为中国电影代表团的正式成员,出国参加了第9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在捷克斯洛伐克着实风光了一把。接着,上官云珠回国后“星运亨通”起来。1957年,《南岛风云》又获得了文化部颁发1949~1955年优秀故事影片二等奖的表彰。上官云珠本人连同那部在解放前夕拍摄的《乌鸦与麻雀》一起,获得双重表彰。1957年6月,上官云珠作为获奖影片的演员代表,在文化部召开的授奖大会上登台发言。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18)

上官云珠在《枯木逢春》中

随后的几年里,广大观众又在《情长谊深》、《香飘万里》、《枯木逢春》、《她们的心愿》之一的单本短片《只要你说一声需要》等影片中,看到了久违了的上官云珠在银幕上那熟悉的身影,连“大跃进”时期的《今天我休息》这样的喜剧影片里,也有她客串的医院儿科主任的角色,甚至北影厂的儿童片《小铃铛》也捕捉到上官云珠在北京街头的短暂逗留,而将这个风姿犹存的著名影星摄入到片中的一个镜头里。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19)

上官云珠在《今天我休息》中饰演儿科主任

她还在“大跃进”年代快马加鞭赶拍的影片《英雄赶派克》中,主动担任了幕后的解说旁白,在建国十周年的国庆献礼片《春满人间》、《万紫千红总是春》中出演只有一个镜头的会诊老教授和里弄家庭妇女的“龙套”角色,1960年上海天马厂向建党四十周年献礼的《红色娘子军》的开场旁白,也是上官云珠应谢晋导演之邀,虽然只是了了几句,但深情并茂的解说,更为整部影片起到了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1962年,上官云珠荣获国家文化部评选的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在“文革”中,上官云珠遭到百般侮辱和残酷迫害,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20)

上官云珠与谢芳在影片《舞台姐妹》中

1968年11月23日,上官云珠跳楼自杀,享年48岁。(未完待续)

著名演员张瑞芳拍过几部电影(影坛澍语:22大影星)(21)

本文作者所著《孤独的寒星--上官云珠》一书封面

(本文经刘澍先生授权刊发,图片由作者提供,部分来自网络,若有异议告知我们,即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