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的有趣的故事(诗仙李白的两则小故事)

千古名作

诗仙李白的有趣的故事(诗仙李白的两则小故事)(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孤苦飘零,身在扬州,望着天上的一轮圆月,李白陷入了深深地思念里。

十几年里,宦海沉浮,漂泊不定,李白结识了很多当时的文坛大家,诸如贺知章,王昌龄,孟浩然等。

然而,此时身在扬州,孑然一人,无处诉说内心的客愁悲苦。李白对月亮情有独钟,似乎此时此刻月亮就如他的挚友。

他低语呢喃,似乎是要把这些年的羁旅漂泊一股脑的吐出心扉。让这美丽又动人的圆月把一切寄到家乡,告诉故乡的黄土,李白思念她,留恋她。

遂有感而发,字字凝炼,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传唱千年的名篇佳作《静夜思》。

古往今来,人们口口相传,妇孺皆知,不仅仅是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更多的是这人间的离乡背井,怀恋故乡的情感被李白的诗句描写的深情款款。

诗仙李白的有趣的故事(诗仙李白的两则小故事)(2)

而这位名震文坛的太白仙人的一生是怎么样的呢?切听悱恻道来。

诗仙李白的有趣的故事(诗仙李白的两则小故事)(3)

只要功夫深

在我国古典文化当中,总是把那些开国皇帝,名臣将相,文坛大家之类的“大人物”给予一些传说,出生的不平凡,就注定了他们一生的辉煌灿烂。

李白也是一样,他有着天纵之姿,人们也愿意给予他一个不平凡的出生经历。

相传,李白的母亲(李夫人)在即将分娩之时,曾梦到过天上有一颗硕大的金星,从天而降落入腹中。不久之后,李白出生了!

李白的父亲认为,李母梦金星入怀,此子定当不凡,认为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便取名李白,字太白。

李白的家人都对他寄予了深深的厚望,也真切的希望他犹如谪仙一样,可以超脱世外,不沾俗世。

诗仙李白的有趣的故事(诗仙李白的两则小故事)(4)

公元705年。时年5岁的李白随父从西北塞外来到蜀中,定居青莲镇。

少年时期的李白家境优越,和许多少年稚子一样,心性顽劣,淘气贪玩,对于诗歌典籍,亦是相当的排斥,经常贪玩逃课。

有一天,李白和他的童年小伙伴依旧潇洒自在的在村头游玩,看到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正专心致志地在磨一根粗大的铁杵。

诗仙李白的有趣的故事(诗仙李白的两则小故事)(5)

李白一行人很好奇,满脸疑问:“老奶奶,你这是在磨什么啊?”

老奶奶擦拭一下额头的汗水,回答道:“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缝衣服的针。”

李白感到惊讶,他满脸疑惑不解,继续问道:“老奶奶,这么粗的铁杵要磨成缝衣服的针,那得磨到何年何月啊?”

老奶奶坚定地回答李白:“孩子,你要知道,只要我足够的下功夫,铁杵也是可以磨成针的”。说完以后,开始继续磨针。

这件事震撼了少年的李白,他觉得自己现在这样厌学是不对的,于是从此以后,他开始勤勉读书,孜孜不倦。

这个故事,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诗仙李白的有趣的故事(诗仙李白的两则小故事)(6)

桃花潭水深千尺

天宝十一年,李白游历江南,顺游而下来到宣城。

出身望族,时任泾河县令的汪伦听闻李白在宣城,就写信邀请李白。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诗仙李白的有趣的故事(诗仙李白的两则小故事)(7)

李白欣然前往。

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虽然不像信中所写的那样,但李白还是受到汪伦热情地款待,享受着高级的“农家乐”。

时值李白官场上正不得意,汪伦如此待他,李白深受感动。

两人意气相投,更加重要的是李白第一次感觉到汪伦是懂他,理解他的。

眼前的这个叫汪伦的人让李白感受到无比的放松,惬意。

相聚总是短暂的,临别之际,汪伦在岸边踏歌。

李白写下了《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仙李白的有趣的故事(诗仙李白的两则小故事)(8)

一首真挚感人的诗歌,流传了千古,让我们世人看到了一段才子与寻常人的不凡友谊。

李白才气傲人,这首诗看不出一丝修饰加工的痕迹,通篇一气呵成,用词自然纯朴,用最朴实的语言抒发出了最真挚的情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