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心得(浅谈创新与创新方法)

当今,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倡导创新驱动发展,但创新是什么呢?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事物"这一回答有其正确的方面,但却只能是对"创新"一词的字面理解在英文中创新为"innovation",其起源于拉丁语,有着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心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心得(浅谈创新与创新方法)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心得

当今,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倡导创新驱动发展,但创新是什么呢?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事物"。这一回答有其正确的方面,但却只能是对"创新"一词的字面理解。在英文中创新为"innovation",其起源于拉丁语,有着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学术界如何定义"创新"呢?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则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的活动,它使资源创造出财富,而创新本身创造了资源。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提出,创新的含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认为,创新是把想法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价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新产品、新过程、新方法和新服务。

除了上述的定义之外,对创新的定义还有很多,各有各的角度,也各有各的道理。然而,对于有志于创新的普通大众来说,这些定义都似乎有些偏理论,难以理解。我们该如何理解创新才能对进行创新工作有所指导和帮助呢?其实,德国心理学家卡尔·登克尔早在其1945年出版的专著《关于问题的解决》中就提出——"创新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如果这一观点又过于简单的话,结合学术界对创新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创新简要理解为——"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创新也就变成了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该问题"、"能够创造什么价值"三个核心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创新者在进行创新工作之时需要审慎思考这三个问题,能够很好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创新常常是成功的,而对这三个问题模糊回答的创新往往以失败告终。

许多人认为创新是天才们在某个瞬间迸发出的灵感,是虚无缥缈的,是无迹可寻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越来越多的创新实践和研究表明,创新是"有法可依"的。在无数研究人员的钻研与推广之下,目前较为流行而又影响深远的创新方法有TRIZ理论、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设计冲刺(Design Sprint)。

TRIZ理论意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由前苏联发明家、教育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大量专利和创新案例总结而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技术矛盾解决原理、创新问题标准解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在利用TRIZ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者首先将待设计的产品表达为TRIZ问题,然后利用TRIZ中的工具求出该TRIZ问题的普适解或模拟解,最后设计者再把该解转化为领域的解或特解。

TRIZ理论不仅在前苏联得到广泛应用,在美国很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中得到应用,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波音、通用、克莱斯勒、摩托罗拉等公司都是TRIZ理论的受益者。韩国的三星公司从1997年引入TRIZ理论并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创新方法,其思想最早起源于建筑领域,IDEO设计咨询公司在商业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展设计思维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创新方法。2005年,IDEO的创始人大卫·凯利在斯坦福大学创建设计学院(d. school),开设设计思维课程,教授设计思维方法,设计思维由此开始在硅谷、美国、乃至全世界传播开来。设计思维将创新的过程分为:同理心、定义、创意、原型、测试五个阶段。同理心是指设计者要通过与用户建立同理心来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定义是要将同理心阶段收集到的信息综合起来并归纳成一个清晰的问题描述;创意是要对定义清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问并针对提问探索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原型阶段的目标是快速、低成本地制作出用户可以交互的方案原型;测试是要让用户体验产品原型并给出反馈,设计者收集用户的反馈并进行不断迭代。设计思维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始终强调挖掘并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

许多公司在学习和实践设计思维进行创新,"共享民宿"Airbnb或许是运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并取得成功的最著名的案例。Airbnb建立不久后曾一度面临用户增长缓慢的发展瓶颈,创始人乔·杰比亚带领团队学习并实践设计思维方法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在对用户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后,Airbnb团队发现,用户增长缓慢的原因是房东上传的房屋照片质量较差造成了房间对租客吸引力不足。明确了问题的团队租借专业的相机上门为房东拍摄房间照片,然后用这些拍摄精美的照片替换原有的房间图片。出人意料的是,一周后用户数量翻了一番。这一行动为Airbnb开启了极速增长的大门,使得Airbnb起死回生。

设计冲刺(Design Sprint)是"在5天内高效解决重要问题并测试新点子"的一套工作方法,它由谷歌风投设计师杰克·纳普建立,其过程分为:理解、发散、抉择、原型和验证五个阶段。纳普在《设计冲刺:谷歌风投如何5天完成产品迭代》一书中总结道:"设计冲刺是一部自己动手的指南,引导你自己实施,从而解决你迫在眉睫的商业难题。星期一,描述问题,选出集中解决的着力点。星期二,在纸上列出所有备选方案。星期三,做出艰难的选择,并将选中的方案转化为可测试的猜想。星期四,制作真实的原型。星期五,进行真人测试。"设计冲刺将创新工作划分为一系列具体、明确的小任务并合理分配到5天的日程中,设计者只需要按照日程安排专注在当下的小任务即可,其根本出发点在于——"集中精力、限定时间"。在经过数百了项目实践之后,设计冲刺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方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许多个人、企业、机构在尝试着学习和实践设计冲刺。

TIRZ理论曾一度流行于世,这一理论是阿奇舒勒团队从数万个发明专利中总结而来,多少有些从结果"逆向工程"的意味,就好比从大量数学题答案中总结出常用的解题公式,而忽视了解题的思考过程。近年来,TRIZ理论日渐受到冷落,设计思维这一从创新实践中总结而来的方法愈发流行起来。然而,设计思维并非完美无缺,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对那些不熟悉设计思维流程和工具的创新"新手"而言困难重重。设计冲刺在借鉴了设计思维思想的基础之上更加完美地解决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即使是对创新毫无概念的"新手",在"冲刺导师"的带领下依然可以很好地完成创新工作。

创新是一种实践,有效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纵观目前流行的创新方法,较为可靠的创新经验或许应该是——以设计思维的思想为指导,以设计冲刺为具体实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