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记录商朝的传记(从一双象牙筷上看透商纣)
箕子是殷商末期人,与微子、比干齐名,这个人的特点是具有一双识人慧眼。商周政权交接那会儿,还没有监察官职,箕子堪称是这类官员的标杆,他监察预报的是天子一号人物,准而灵。从商纣的一双象牙筷上,他便看出了商纣王辛日后必将是腐败胡来之人,这典故亦称“箕子怖箸”。箕子发现坏事苗头,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佯疯为奴,后亡命东方建立朝鲜,实在是个不简单的人。
箕子,名胥余,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他与微子、比干,并称“殷末三仁”。孔子在《论语·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朝鲜,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
从一双象牙筷上,箕子是这样看商纣的。商纣王开始是一个不错的人,不仅天资聪慧,而且武功也很好,据说能空手与猛虎搏斗,力大无比,勇气过人。做了皇帝后,他征伐夷方,商军进至淮水流域的攸国,与攸国攸侯喜合兵进攻,击败夷方军。开疆拓土,还是有为的大王。人学好和学坏都是一个样子,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商纣王也是这样慢慢地变得荒淫无道。这中间,虽有比干、箕子、微子等一批贤臣,经常向商纣王进谏,学坏的商纣王哪里能听得进去,最后剖了比干的胸膛,赶走微子,逼疯箕子。最终失了天下,商纣王落得自焚而亡。
商纣刚继王位不久,有一天,在朝堂上,议事完毕后,商纣拿出自己请人制作的精致象牙筷子,得意洋洋地请大臣们欣赏。大臣们看后,都觉得做得确实精致大方,雕花镂云,颇为美观,你一言我一语地赞美不绝。众臣中,只有箕子见了这双筷子,闷闷不乐,一脸惊恐和忧伤,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额头冷汗直流。众人以为他身体不适,便问他怎么回事。他牙颤口抖,像中了邪似的连话都说不出来,弄得大家十分疑惑,更是把商纣王搞得很不高兴。
退朝以后,有些要好的大臣便悄悄地问箕子,箕子才将心里话说了出来。他说:“我是担心纣王变坏呀!”大臣们感到很惊讶,堂堂国王,做一双象牙筷子,有什么大不了的。怎么就把你吓成这个熊样子呢?箕子说:“诸位想想看,这么精致的筷子,纣王肯定不会把它放在土制碗罐上,那就显得太难看、太委屈这双精致的象牙筷了。它应该配上一些玉制的碗碟才显得好看些。有了这象牙筷,就应该配上玉碗、玉碟、玉杯,吃的东西不也要变吗?”
箕子说到这里,两眼盯着同僚们一个一个地看了一回,接着又说:“诸位,再用这些精美的器具盛些平常菜来吃,恐怕诸位也不会乐意了,况且大王呢!他必然要在这样的碗碟里装上旄牛、大象、金钱豹的胎之类的佳肴来吃才有滋味。而用玉碗玉碟盛着象胎豹胎,眼睛看了才舒服,嘴上吃着也就更舒服。两眼再看看身上穿的粗布短衣,这怎么行呢!还能在这茅屋草棚下吃它吗?这样一来,就要费时织锦衣,费人盖华房,而锦衣广厦都有了,就要有歌和舞⋯⋯”
唾沫星子乱飞的箕子,此时也觉得无聊了,不再联想下去,顿了顿说,“这样长久下去,人们会对他不满而加以斥骂。而为了镇压这种不满,就必须用残暴的手段,那时候,你我还能站在这朝堂上吗?”
众大臣们听了,都哈哈大笑,不以为然,觉得太牵强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好上加好呢!就连几个平时比较贤明通达的人,也都认为箕子多虑了。箕子不再说什么,摇摇头,叹了口气。事态的发展,还真是这个样子。五年后,纣王建造了肉林,悬肉其中,旁边设上炮烙;什么时候想吃了,就从肉林中取点肉,放于炮烙上烙熟吃掉。还建了一座很大的池子,其中蓄满美酒,何时想喝,临池即可畅饮。(上)(文/蔡驷 ) (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