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是以蒹葭写爱人吗(在那汾河水一方)

蒹葭是以蒹葭写爱人吗(在那汾河水一方)(1)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诗经.国风.魏风.汾沮洳》

【注释

汾:汾水,水名,山西西南汇入黄河。沮(jù)洳(rù):水边低湿的地方。

言:乃。莫:多年生草本植物酸模,羊蹄菜。有酸味。彼其之子:他那个人。度:衡量。美无度,极言其美无比。殊异:优异出众。公路:官名。掌管王公宾祀之车驾的官吏。桑:桑树叶。英:华(花)。公行(háng):官名。掌管王公兵车的官吏。曲:河道弯曲之处。藚(xù):药用植物,即泽泻草。球茎可作蔬菜。公族:公侯家族的人,指贵族子弟。】

蒹葭是以蒹葭写爱人吗(在那汾河水一方)(2)

微雨直译:

汾河湿地野草香,采得酸模装满筐。那个小伙真难忘,长相俊俏美无方。长相俊俏美无方,跟那官家全不像。

在那汾河水一方,采得桑叶堆成筐。那个小伙真难忘,英姿勃发叫人想,英姿勃发叫人想,跟那官家不一样。

在那汾河转弯处,采得泽泻回家去。那个小伙真难忘,风度翩翩美如玉,风度翩翩美如玉,跟那官家不一路。

蒹葭是以蒹葭写爱人吗(在那汾河水一方)(3)

三百篇的诗经,仿佛从云水苍茫中翩然走来。读着诗经,总觉得诗中的俊男靓女,会带着野草的清香,浑身氤氲着清新的水气,环佩叮当,笑语嫣然,在水一方,步履款款向我们走来。

蒹葭是以蒹葭写爱人吗(在那汾河水一方)(4)

远古时期,生活资料贫乏,普通人家的青年男女,一到春夏之交,野草繁盛,野菜生长的季节,都会到郊外采摘野菜度过青黄不接的时期,《汾沮洳》就是在采摘野菜中,青年男女之间一见钟情,写下倾慕的爱情诗篇。

蒹葭是以蒹葭写爱人吗(在那汾河水一方)(5)

全诗三章,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每章叙述的事件,表达的情感,几乎完全相同,通过几字的差异,在不断重复中,将作者内心的仰慕之情一步步提升,直至升华为优美动人的千古诗篇。

蒹葭是以蒹葭写爱人吗(在那汾河水一方)(6)

每章六句,开篇直叙其事。头两句“彼汾沮洳(一方、一曲),言采其莫(桑、藚)”点明男女主人公美好爱情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汾河边的湿地(河流的岸边、河水转弯处),在采摘野菜(采模、采桑、采藚)的过程中,女子对男子的行为举止产生了很好的印象,所谓“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女子对男子怦然心动,在心底不可遏制地萌发了恋慕之情。

蒹葭是以蒹葭写爱人吗(在那汾河水一方)(7)

“斯人若彩虹,遇见方知有”。每次采摘的对象和相遇的地点都在变化,可女子对男子的印象不变,内心的好感也在逐步加加深强。女子对男子念念不忘,几乎惊为天人——“彼其之子,美无度(如英、如玉)”。

蒹葭是以蒹葭写爱人吗(在那汾河水一方)(8)

在女子心中,男子宛如天神,自带光环:他的仪容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比拟,他的风度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形容,他几乎是毫无瑕疵,完美的化身——“美无度”;他的美得像花朵一样绚烂多姿——“美如英”;他容光焕发,有美玉般的光彩——“美如玉”。这些关于男子面貌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沉溺于爱情中的女子,她情感炽热,饱含浓情,在她眼中,男子的形象几乎是尽善尽美的。

蒹葭是以蒹葭写爱人吗(在那汾河水一方)(9)

每章最后两句,作者由心上人的形象写到内心,对男子的品性下了结论:“美无度(如英、如玉),殊异乎公路(行、族)”,大意是说,男子不仅相貌英俊,气质出众,他的身份地位,也是一般官家子弟(“公路”、“公行”、“公族”)无法相提并论的,谈到人品气度,更是让一般浮华子弟、市井纨绔之类人望尘莫及。

蒹葭是以蒹葭写爱人吗(在那汾河水一方)(10)

全诗结构简单,字句大致不变,语意逐层加强,步步递进。在女子含情脉脉的眼里,不遗余力的文字渲染下,一位温润如玉,风度翩翩的美好男子的形象,十分清晰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虽不能见,心向往之,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和美好的遐思。

诗经《陟岵》:最早的军旅诗歌,征人遥望天空,思念家中父母亲人

诗经《葛屦》:远古缝衣女生存之歌,现实对比强烈,讽刺效果拉满

诗经《猗嗟》:史上最俊美少年射手,百发百中,舞姿漂亮

诗经《载驱》:鲁国大路多平坦,文姜归宁趁早晚

诗经《甫田》:不要种大田,少年未回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