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游戏真的结束了吗(有多恨权力的游戏)

权力的游戏真的结束了吗(有多恨权力的游戏)(1)

《龙之家族》剧照。

看过《权力的游戏》的观众,想必都思考过一个问题——坦格利安家族究竟是如何衰落的?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早就藏在了乔治·马丁《血与火》一书中。

不久前,改编自这一作品的《龙之家族》出现在《冰与火之歌》的书迷和影迷面前,其豆瓣评分直接冲到了8.7分。

有《权力的游戏》崩坏在前,观众难免会对新的《冰与火之歌》电视剧——《龙之家族》产生怀疑。

好在,根据作者乔治·马丁的说法,他深度参与了《龙之家族》第一季的制作,和编剧合作良好。

原著迷可以坦然了,就算本剧翻车,好歹也是马丁亲手翻的。

《龙之家族》的故事发生在《权力的游戏》之前,维斯特洛在坦格利安第五个国王的统治下,度过了一段较为和平富足的时期。

只是在歌舞升平的背后,人到中年的国王迟迟没获得男性后代,国王的弟弟年富力强,国王的女儿则广受欢迎。

是兄终弟及还是长子继承,还是说,王国应该欢迎一位女王?

对继承权的解释和争夺,将给维斯特洛带来腥风血雨,并给坦格利安家族带来沉重的打击。

瑕不掩瑜的开头

《龙之家族》的预告刚放出来的时候,剧中选角遭到了不小的非议。

故事发生在坦格利安王朝的盛年,乔治·马丁对坦格利安家族成员的外貌描写也有意无意地拔高。

因此,觉得《龙之家族》真人版在选角上不如《权力的游戏》的观众并不在少数。

好在《龙之家族》的第一集相当出色,以比武和难产两场戏浓缩了“血龙狂舞”时期继承权和亲族相残两大主题,交叉蒙太奇极具视觉冲击,借着艾玛王后的“女人的产房也是战场”和“无冕女王”雷妮丝对骑士精神的嘲弄,将观众卷进腥风血雨。

有人说帕迪·康斯戴恩饰演的韦赛里斯一世毫无王者之气,但这恰恰是角色的成功之处。

韦赛里斯一世的前任“人瑞王”杰赫里斯一世的统治极为出色,而韦赛里斯一世时期,国家既无战事又无自然灾害,他擅长的恐怕就是大办派对,“讨好每一个人”。

韦赛里斯一世既爱女儿,又爱老婆,还爱看着就是坏人的弟弟,同时又觉得自己命中该有男继承人,“既要、又要、还要”,这个角色像一个典型的无忧“巨婴”,在危机面前就露出其外强中干的本质。

剧组对这一角色的拿捏,在第一集中十分准确。

马特·史密斯演戴蒙·坦格利安则是不小的挑战,“浪荡王子”(又译“游侠王子”)是一位野心勃勃的亲王,也是“血龙狂舞”时期的主角之一。

第一集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不羁和好战,只是这时的“浪荡王子”应该比较年轻气盛,马特·史密斯更适合日后远离君临城,征集大军在峡海开辟出自己的独立王国,成为壮年军事家的戴蒙。

科利斯·瓦列利安一角因为起用有色人种演员遭到最多非议。

“海蛇”科利斯是一位勇敢无畏的航海家,是维斯特洛的巨富。

因为拥护妻子雷妮丝的继承权,与国王及一些贵族产生观念冲突,他对此毫不避讳,

在御前会议上依旧气场强大。其实瓦列利安家族有瓦雷利亚血脉,而瓦雷利亚是古罗马般的世界帝国,其公民的人种并不需要大惊小怪。

主角之一的雷妮拉公主稍有不足,但主要是戏份问题。

作为“王国之光”(原文是“delight”,欢愉之意),她广受民众喜爱,第一集对此描写有所欠缺——应该让比武场上的骑士们先为她打一架,再让强大的克里斯顿和戴蒙对决才对。

不过总的来说,《龙之家族》的开场瑕不掩瑜。

权力的游戏真的结束了吗(有多恨权力的游戏)(2)

《权力的游戏》剧照。

《龙之家族》中的现代视角

前面说到,“血龙狂舞”的根源在于坦格利安王室内部围绕继承权展开的内斗,雷妮丝的继承权问题其实就是“血龙狂舞”的隐线。

因为身为女性,她连续两次在立储大会上被否决了王储身份。

可她也是有目共睹的优秀人才、高傲的龙骑士,因而被很多人称为“无冕女王”。

对此,雷妮丝的祖母一直持有异议,她的名言“统治者不可或缺的是聪明的头脑和诚挚的心灵,绝非两腿间的阳物”,堪称维斯特洛当时最强音。

必须指出,根据乔治·马丁的设定,瓦雷利亚是有女性执政官的,单一性别继承制不会是坦格利安家族的规矩,应该是以封建制为主的维斯特洛的习俗。

坦格利安入乡随俗,应该是基于征服者家族解决治理难题和文化冲突的考量。

更有爱好者提出了龙的存在使得单一性别继承制地位不稳的观点:龙的本质是杀伤性武器,龙骑士并无性别限制,这意味着女性也可以在战场上获得压倒性的力量,使得雷妮拉挑战维斯特洛封建继承制度具备了主观和客观上的可能。

给奇幻小说添加女性主义元素乃至现代视角,的确是乔治·马丁的拿手好戏,不过他本人或许并不对讨论议题和给出答案有太大热情。

“威廉·福克纳说人类内心冲突是真正且唯一值得书写的对象。一直以来,我都把那句话作为我的指导原则,其余一切不过是外在装饰而已。”

他尤其赞赏《指环王》——每一个奇幻小说作家都免不了被拿来和托尔金比较——他赞道:“托尔金最伟大的创作是那些角色,那些在魔戒的诱惑和如何处置魔戒之间挣扎的角色,他们的内心都充满了斗争。”

对人,尤其是对灰色人物的关注,是《冰与火之歌》世界的基调,铁王座、巨龙,其实就是乔治·马丁的“魔戒”。

《龙之家族》的最后,龙骑士和巨龙凋零,坦格利安越来越不像神;《权力的游戏》的最后,铁王座更是被毁——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托尔金“创造神器—抢夺神器—失去神器”传统的回应。

有人认为托尔金对魔戒腐蚀持有者的描写,是对阿克顿勋爵“权力容易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一种绝妙展现。

坦格利安家族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这一点。

作为魔龙的驾驭者、先进文明的幸存者、“比人更像神”的统治者及某种遗传精神疾病基因的携带者,他们总会冲破束缚,做些常人认为不可理喻的举动。

亲族通婚是坦格利安家族的一大倾向,可一旦爆发权力斗争,他们就成了弑亲者。

“每当一位坦格利安降生,诸神就将硬币抛向空中,选择疯狂或是伟大。”

他们傲视维斯特洛众生,美丽而又病态,乱伦并且手足相残,这种极致的矛盾也是《龙之家族》角色的一大魅力来源。

奇幻小说的同台竞技

乔治·马丁同时也认为托尔金的作品并不够完美——主要体现在对奇幻世界政治、社会方面的描绘较为匮乏。

“我想知道他(阿拉贡)的税收政策,饥荒来了他怎么办,还有怎么处理剩下的兽人……阿拉贡会对兽人实施系统性大屠杀吗?连带着刚出生的小兽人?还是说兽人也能被教化,成为好公民?”

当然,这纯粹是因为托尔金和乔治·马丁的写作出发点在本质上不同。

托尔金试图创作的是某种民族神话,而乔治·马丁则以奇幻世界为背景写历史/现实主义小说,他们对幻想世界的塑造各有侧重、偏好,这是审美上的区别,没必要分个高下。

乔治·马丁对《指环王》的推崇还有更有趣的一面:托尔金让甘道夫坠入摩瑞亚给他造成了极大震撼,让他意识到,适时杀死主要角色能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今年,《龙之家族》将和《指环王:力量之戒》同台竞技,乔治·马丁一边说着“没必要分个高下”,一边忍不住笑称获得的艾美奖奖杯数要胜过对方。

加上早些时候亚马逊的《时光之轮》,最近真是迎来了一波奇幻小说改编剧的小热潮。

更何况,HBO的《龙之家族》只是这场热潮的第一轮炮,一系列《冰与火之歌》IP剧集已经在开发,其中,以琼恩·雪诺为主角的IP剧集更是由演员基特·哈灵顿本人发起。

而乔治·马丁在《冰与火之歌》以外,还有《热夜之梦》《沙王》《图夫航行记》等成熟的幻想小说作品。

都知道好莱坞爱搞大IP,又深陷IP匮乏症,说不准哪天马丁宇宙也能成真呢?

乔治·马丁曾畅想自己某天获得如斯坦·李般的地位,谈及前者对漫威早已失去掌控时,他绝不允许自己被大厂束在作品之外,真是让人既欣慰又担忧。

至于你说《冰与火之歌》原著的大结局?

祝您长寿,我的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