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

从未想过看《悬崖之上》哭成个傻子。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1)

好在没人发觉,因为我看的点映场,中段后几乎都是抽泣声。

就说结尾,整部电影最后那场牺牲。

刑场之上,空气几近凝固,周遭的声音尽然消失,只能听到雪地里压抑的呼吸。

等待被行刑的两人,一个站着,视死如归,一个跪着,抬不动腿,然后枪响,一个英雄逝去,于和伟饰演的周乙点烟的手,微微颤了一下,就那么一下,好像在观众心里,重重一击。

烈士游走于悬崖之上,却牺牲在黎明之前。

我真想吼一声出来,又硬是把声音跟眼泪一起憋回了喉咙。

大银幕上最后幸存的那个姑娘流泪看着远方说,“我们,能看到天亮吗?”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2)

再看看身边,每个观众都激动地眼含泪水。哪怕影片结束,却没人起身离去。我知道这一次,观众是真的被老谋子打动。

这是张艺谋第一次拍谍战电影。点映开分,猫眼9.2,淘票票9.1,口碑炸裂。

比口碑更可贵的是,首次挑战谍战的他,不仅拿出了一部成熟、扎实、好看的商业类型大片,更拍出了他自己所说的,特别的谍战片。

为什么《悬崖之上》做到了?答案或许是两个字:真实。

整部电影,我仿佛不是坐在电影院,而是回到了那个先烈们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岁月,亲眼见证那群隐姓埋名的人,如何干出惊天动地的事。

老谋子,拍的不止是悬崖之上,更是信仰至上。

这样的谍战大片,太好哭了。

拍得真实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场叛徒出卖导致的自投罗网。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3)

冰城哈尔滨,由四名我党特工组成的任务小队潜入执行代号“乌特拉”的秘密行动。但从他们潜入那一刻起,敌伪就已经布好陷阱,等着将其一网打尽。

这个开局就奠定了全片的基调:对于潜入的战士们,这是一场“必死”的行动。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4)

然而悬崖之上,革命者并没有选择自己生死的权利。

张艺谋纯熟地运用快速剪辑和文武戏结合等手法,将一场雪城中的生死角力,拍得无比紧张又酣畅淋漓。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5)

明线,是张译饰演的张宪臣等人如何冲破敌方的布控,从困境中脱身,完成任务;暗线,是潜伏在敌伪的卧底,如何在应对敌方查找卧底的同时,破坏敌方搜索行动,协助任务小组脱身。

对于卧底的战士来说,这是一场残忍的表演。

面对敌人的怀疑、试探,要演出坦然自若,只要一个破绽,就可能万劫不复,谈笑之间,生死一瞬。最难的,是要在面对朱亚文饰演的王楚良等战友的牺牲时,更要演出那份不动声色,皑皑白雪,生死相隔。

这场棋行险招的交锋中,主角们的求生与紧咬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紧张激烈,故事也将一次次推倒观众的预设,最终众人的命运结局,出人意表。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6)

为了拍出这部电影,老谋子毅然决定坚持零下极寒条件下的实景拍摄,更1:1完整复刻3万平米的上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重现中央大街、马迭尔宾馆、商务书馆、亚细亚电影院(现在还在)等地标建筑。

为什么要这么拍?

张艺谋要的,是创造出那群人真实身处过的环境,踏足过的土地,遭遇过的冰雪,最后,让无名碑上的名字变得活生生。

他们本来也该有自己的生活,有伴侣、有儿女,有牵挂,却主动投身于这个血肉模糊的角斗场,置身于这个生死一瞬的悬崖。

这群人,图什么呢?

演得动容

正如编剧全勇先所说,《悬崖之上》除了展现谍战时期敌我阵营的明暗交锋,更对人的复杂性、人在极端情况下的反应、绝境之中的遭遇等进行讨论与刻画。

而张艺谋说过,“《悬崖之上》严格意义上是出群像戏”。

《悬崖之上》真正要拍的,是一副无名英雄的群画像,不但要拍人,而且,要刻画出每个人物的角色弧光——

既要画龙,也要点睛。

张译饰演的张宪臣是乌特拉小队的主心骨。

张译对角色的塑造,其实是一个剥洋葱的过程。

刚开始这个角色,表情动作近乎冰冷。

和妻子王郁告别时,张译拨开了角色的第一层洋葱:不舍。

夫妻两人唯一说出口的话是:活着的,去找孩子。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7)

因为战乱,夫妻俩离散的孩子,成为彼此心中最深的惦念。但张宪臣只能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化作一种信念,揣在心窝子里,有那么一瞬间,拉出来思念一秒钟。

也正是因为想看一眼孩子,这个最干练的特工最终露出破绽被捕,于是有了影片最触目惊心的一幕,张宪臣遭到敌人酷刑逼供。

这是影片最残酷的一幕,但也有观众说,这是电影最感人的一幕。

一个曾经身手过人以一挡十的战士,被扒开衣服,殴打、电击、注射致幻剂。

一切并非虚构,而是当年曾经真实用在革命先烈们身上的酷刑。

然而张艺谋想塑造的,不是一个宁死不屈的完美英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8)

真实绝境中,没有绝境脱身的神话。恐惧,是生而为人对死亡最本能的反应。

但危机关头,张译剥下了角色的第二层洋葱:英雄不会因为本能的恐惧而褪色,恰好相反,恐惧和痛苦,只是用来见证革命者 “信仰”的坚固。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9)

同样令我动容的,还有秦海璐的哭戏。

她在被特务软禁的过程中,独自在病房洗手间无声恸哭。

观众这才明白,原来一直不动如山的她,也有如此脆弱无助的时刻。

“成年人的崩溃都发生在无声无息当中”,秦海璐饰演的女战士,何尝不是那些心向黎明,舍生忘死的革命前辈的缩影?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10)

但,令观众揪心的只有直面悬崖的行动小组?

别忘了,还有另一群在悬崖上跳舞的人。

影片中有一场戏可谓年度最戳心对手戏,演技含量极高。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11)

于和伟饰演的周乙坐在车的前排,被逮捕的张译饰演的张宪臣满身伤痕坐在后座。

两个人在车厢中,用最淡定、冷静的态度,商定了接下来的计划。而这计划,也决定了其中一个人的生死。

这不仅是一场悬崖上的表演,更是两位革命者,命与命的接力。

点题的是张译气若游丝的声音下,说出的那句“你现在,比任何人都有活下去的价值”。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12)

真正的信仰,是无声的。

它不是靠猛烈渲染衬托出来的光环。而是在一次次选择与决断中,淬炼出的决绝。

中国被最勇敢的人保护得这么好,是因为需要抛头颅洒热血时,所谓英雄,义无反顾。

但最了不起的英雄,也正是最有人性的人。

当他们被放置到极端境遇中不断挤压,方才被逼出真实的人性闪光。

整部电影表现得不动声色的于和伟,只有一场戏,他演出了周乙的崩溃。就是眼睁睁看着战友吞下毒药自尽却无能为力那场戏。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13)

没有崩溃嚎啕,更没有无脑嘶喊。

镜头就这么停留在于和伟的脸上。

一个在悬崖上行走多年,用尽一切力气隐忍克制的男人,再也无法自持,但就算这场暗夜里的崩溃,也是无声的。

但因为无声,于和伟的表演,才愈发动人,担忧、痛苦、自责,这三段的情绪是递进的,就像海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冲进观众心里。

困于至恶的炼狱,心底里,反倒滋长出至善的信念,这样的善,才立体,才可信。

他们爱脚下这片土地,爱那些可爱的人,所以有软肋。

正是这些软肋,让观众得以无限接近于这些角色,了解那些挣扎、选择与牺牲,到底意味着什么。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14)

他们不是不惜命,是为了守护更多人的国。不是不想团圆,而选择了守护团圆。

若无真实的人性,谈何铁血的英雄。

也是多亏张译于和伟这样的演员,把角色生死边缘的心境,那无尽的孤独感和舍命的决绝,诠释得那样细腻,那么动人。

电影之所以能激发观众这么多泪水,也是因为这群好演员合力演出一场暗战,将无名英雄的形象和精神,具象化。

有观众评价:“每个演员仿佛就是为角色而生。”

电影的真心

自从点映以来,《悬崖之上》的好评几乎没有停过。

打动人心,离不开影片从演员到幕后的真心换真心。

这些电影中的人,在那个距离我们已经遥远的年代,切切实实活过,而张艺谋和他的演员们,试图找回英雄们的足迹。

幕后特辑里,倪大红对镜头说出这样一句话:“他们就像满天星星里,不知道哪一颗星星”。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15)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16)

于和伟说,“他们有一些别人体会不到的寒冷”。

影片中的哈尔滨,曾是一片真实的战场。也曾有一批接受过专业特训的红色特工潜入哈尔滨。

而据统计,近代以来,中国为国捐躯烈士人数约为2000万,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万。

是那个时代无数个张宪臣,来自天南海北,慷慨赴死前,甚至连自己的籍贯和姓名都不曾留下,好像都不曾告诉这个世界——我曾经来过。

但,这些星星们永远不该被忘记,因为有这些坚定信仰的无名英雄,正在看电影的我们,才能共享一片温柔的星空。

电影的血肉在于,让你看到历史中鲜活的个体,也触到人性的挣扎与辉光。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17)

而电影最动人处恰恰在于,它带着那么蓬勃的情感,表达又是那么的克制。哪怕是结尾的母子重逢,都处理地那么温柔,那么不刻意。

可走出电影院的我,依然能回想那120分钟里激烈的心跳和感动的泪水,迫不及待想要二刷三刷。

对我来说,这才是实打实的国民电影。

“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英雄,值得每一个人仰望星空的时候,被想起,被致敬。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18)

而这样的电影,也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无论是我们的父辈还是孩子们,都该去电影院看一看,我们这几代人的安逸生活背后,到底有过怎样一群人,以命为凭,舍命前行。

正如张艺谋导演说的:“无论是死是生,令人感叹的是,人为了信仰的奋斗。”

这群人信仰的到底是什么?或许电影里,行动前夜张译与刘浩存阳台上最后诀别的对话就是答案——

“你知道乌特拉是什么意思吗?是俄语‘黎明’的意思。”

因为张宪臣们牺牲在黎明之前,今天坐在电影院里泪流满面的我们,才能幸福于黎明之后。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19)

而那个在苍茫雪地上踽踽独行的背影,永远配得上,我们最真诚的敬礼。

悬崖之上为什么是张译不是于和伟(张译于和伟都拿出最强演技的电影有多催泪)(20)

看这部电影,就是为了永远不要忘记这背景,这群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