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房宗荣历史(房贵与段续究竟谁是西部黄河水车之父)

黄河水车,也叫天车!或者挑车!

房贵率领家族成员所倾情打造的黄河水车,是一件西部黄河农业灌溉史上的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在靖远历史上是第一辆,在整个甘肃、青海、宁夏的地方史上,仍然是第一辆!

——题记一

黄河水车——靖远大地一大奇观也!黄河水车——凝聚了靖远人智慧和才情的奇葩!很值得我们大家为之不懈讴歌之、赞美之!

——题记二

靖远房宗荣历史(房贵与段续究竟谁是西部黄河水车之父)(1)

一、天轮转动连星海 瘦骨杨波笑水乡

矗立渠河或堰旁,躬身曲背汲琼浆。

天轮转动连星海,瘦骨杨波笑水乡。

百姓千年福祉兴,黄河两岸稻菽香。

胸中情起咏先志,追仰前贤诗意长。

这是本人所写的一首题为《歌咏靖远黄河水车》的格律诗。

黄河水车是西部黄河文化的重要象征,黄河水车,是一项和黄河羊皮筏子同等知名、重要的甘肃地方文化遗产,也是构成西部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的基本元素。

它们二者都散发着浓郁的西部风情,地方风味,它们的躯体里面融入了我们甘肃人的智慧、魂魄于其中的,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之。

同时我们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发扬光大之,使之在打造地方黄河旅游风情线和文化产业方面发挥独到作用,从而造福桑梓,惠滋万民。

靖远房宗荣历史(房贵与段续究竟谁是西部黄河水车之父)(2)

二、房贵与靖远县城及黄河水车历史考

(一)房贵生平考

房贵(生卒年不详),字美和,明靖虏卫守备、指挥使。原籍直隶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

靖虏卫是明代设在靖远的建制称谓,依河建城,抗击河北岸的蒙元残余势力,同时拱卫着兰州城和驻守于此的肃王。其军事重镇的地位,显得非常的重要。

房贵的确凿生卒年,历史资料没有确切记载,但是他大概的生卒年代应该在1400年——1460年之间。

因为确切的历史资料记载:房贵于“正统二年(1437),复迁靖虏”,任守备,后改为靖虏卫指挥使。

这个官品是正三品,相当于今日的副部级,与朝廷的六部侍郎一个级别,算是级别颇高的武将了。

天顺二年(1458),房贵乞请休养,“遂籍于卫”。也就是说,房贵于这一年,向朝廷正式申请退休,同时率领全家族落户靖远。

房贵应该在1458年后的某个年代去世,享年60多岁吧。其中有明确记载的史料表明,房贵任靖虏卫指挥使长达20多年。

按照以上现有的手头资料推算,房贵的大致生卒年限,应该在1400年——1460年之间。

(二)靖远县城创建582年

今日靖远房氏家族也是大户人家,靖远地界所有的房姓人士都是房贵的后裔。

靖远县城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先有房家人,

后又靖远城。

这一说法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十二月,裁撤靖远境内的迭烈逊巡检司(巡检司治所在今天平川区的黄湾中村),而正式设置靖虏卫。靖虏卫的驻守地址改为旧会州的古城遗址,即今天的靖远县城之地。

据《康熙•靖远卫志》记载:“房贵,直隶庐州府合肥县人,初为汉中守备,以军功授宁夏卫指挥使。正统二年(1437),复迁靖虏,同藩臬建置靖虏城垣、公廨、墩塘。事竣,遂敕守备;正统三年(1438),奏设学校、仓场、驿递,规划尽善;景泰元年,奏讨楚府,牧军七百以资战守,百务聿举,事妥人安,至今官民咸享其利。”

《道光·靖远县志》又载:“公(房贵)之练达老成,举事明敏,一时边将鲜有出其右者。”

上述史料说明,房贵是边关一带杰出的将领,靖远县城的初建是他倡导的,其它诸如周边烽火台,卫署官衙,学校、仓库、驿站,庙宇,等等,都是在他任职靖虏卫指挥使期间创建的。

靖远县城的历史据此推测,距今已有582年。既就是在大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在新任靖虏卫守备房贵的主持下,“(房贵)同藩臬建置靖虏城垣、公廨、墩塘。”由此不难看出,靖远县城今天的肇始,正是起始于这一年。按照今年是公元2019年,两者相差正好是582年。

靖远房宗荣历史(房贵与段续究竟谁是西部黄河水车之父)(3)

(三)靖远黄河水车早于兰州118年

房贵作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还倡导在靖远新城子一带建造了甘肃历史上最早的水车——房家车。

因为这一带是房氏家族聚居的地方。那个时候,由于边关卫所属于军事要塞性质的机构,有其特殊性。

卫所的军民都是中原、南方一带被强制性迁移而来的,所以,各级官员、军民基本都是世袭享有官职、土地等资源,朝廷授予他们这等特权,以有利于他们扎根于此,时代守卫国家的边防要塞。这种建制颇类似于汉代的军屯制。

这些军民,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平时主要从事农垦生产,养活自己,又给国家上缴粮租、税赋。这跟天底下的农夫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他们与其它地方农夫所不同的是,同时承担着无条件服兵役的任务。一旦有战事骤起,他们便放下锄头,立即成为战士,保家卫国。

这种性质又有点类似于新中国建国后的新疆农业生产建设兵团。

以上就是大明“卫”、“所”建制的兵民们生存和存在的基本状态。朝廷给他们的俸禄十分有限,加之远在边防、闭塞之地。所以,朝廷有些鞭长莫及,顾及不了他们太多。朝廷所能做到的,就是给你许多优惠的政策,靠你自己养活自己,同时兼顾保卫边防重地。比如朝廷会给你世袭官职,世袭的肥沃、大片的土地,之后的事情,可是要靠军民自己顽强在此生存,自力更生创业了。

我们靖远人的先祖大概都是这么从中原和南方来的军户。我们武氏家族,最初就来自于山西太原府文水县,弟兄三人被强制迁徙来此充当军户……其他家族,大概的情形都差不多吧。

所以,每个来到靖远地界的家族都拥有河滨大片的土地,这是政府按照军户政策分配给大家的生存之基。

房贵作为地方长官,实力雄厚,他的家族拥有现在靖远县城之郊的“新城子”一带沃土肥田。可是,有一个问题是,这里地势稍高,土地灌溉是个问题,从而影响生产收成。房贵鉴于此,集思广益,决定聚集财物,在自己家族聚居地——新城子,仿照自己江南水乡合肥老家渠塘边的水车,率先建造起了一辆黄河水车……这就是靖远“房家水车”的由来。这一来,借用黄河水灌溉了家族的大片田地,农业生产遂获得大丰收,从而保证了家族的众多人口的衣食资需。这使得大家扎根边防,建设边防、保卫边防的信心更足了。

房贵率领家族成员所倾情打造的黄河水车,是一件西部黄河农业灌溉史上的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在靖远历史上是第一辆,在整个甘肃、青海、宁夏的地方史上,仍然是第一辆!

有人于此一定会惊讶地叫出声来:哇塞,好厉害哦,真牛掰啊……是的,这件事情说起来,真的很不简单的。试想一下,能够创造第一的人和事件,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都是不多的,可谓寥寥无几矣。靖远人的祖先之一房贵,做到了这一点,他的杰作,就是大名鼎鼎的“房家车”。从而堂堂正正地载入了史册。

靖远黄河水车距今已有581年的历史,仅仅比靖远县城的历史晚1年而已。

正是有了房贵这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了“房家车”,这样超级吸睛的榜样和示范作用的引领,此后,黄河水车在黄河两岸的大地上遍地开花,呈现出一种千百辆黄河水车,一致沿着黄河溯流的方向不分昼夜、风雨兼程齐刷刷转动的壮观场面……靖远黄河水车方阵的奇观大格局,就这么形成了。

黄河水车——靖远大地一大奇观也!黄河水车——凝聚了靖远人智慧和才情的奇葩!很值得我们大家为之不懈讴歌之、赞美之!

据《康熙•靖远卫志》记载:“水池,在北城外,正统三年(1438),指挥房贵建于黄河南岸,安置水车城北,挑大池引水注池,汲取甚便。年久,被水冲坏而崖岸犹存。今城北沿河上下用水车浇灌园圃菜果,给用不乏,盖皆仿其遗意而为之者。”

这段史料明确地记载了,靖远水车出现的年代是正统三年(1438)。依此推测,以及2004年靖远最后一辆水车——西滩三辆车的倒塌毁去,那么,黄河水车在靖远存在了共566年的历史。

靖远黄河水车出现的历史比兰州黄河水车早了整整118年。

靖远房宗荣历史(房贵与段续究竟谁是西部黄河水车之父)(4)

三、段续与兰州黄河水车历史考

段续(生卒年不详),字绍先,号东川,兰州东关段家滩人。明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曾任都察院云南道御史,密云兵备副使,山东按察司副使,等职。约于嘉靖二十年,致仕回原籍。致仕,就是退休的意思。

据出土的段续撰文书丹的《兰庠生傅君良弼墓志铭》、《明故吴母孙氏墓志铭》载,可以推定,段续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左右,尚在世。那么他创制水车的时间便在嘉靖二十年至三十七年之间了。

有人认定段续建造兰州历史上第一台水车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这样的认定,也是可信的。

按照这个年份来推断,兰州黄河水车比靖远黄河水车出现,晚了整整118年。

兰州段家氏,乃名门望族。最早在兰州一带建造水车的人,就是出自这个家族的优秀人才段续。

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续里居时,创翻车,倒挽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船河农民皆仿效焉。”

又记载:“段家滩邑贤段续官南方,得水车法,始引河水,建水车三轮,灌地四百五十亩。”

所以,世人都公认段续是兰州黄河水车的创始人。

靖远房宗荣历史(房贵与段续究竟谁是西部黄河水车之父)(5)

四、房贵卒后四十年段续才出生

房贵和段续,我们有意识地比较一下他们二人的生平业绩等,就会发现,他们两人在个各方面,都有许多非常相像的地方。不愧是西部黄河水车的二位达人……这确实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一是,二人的具体生卒年,都不详。很遗憾,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我们都找不到房贵与段续二人的准确生卒年代。他们的具体出生年份和卒年,没有确切的任何记载,那怕只言片语。

但是我们从一些现存的准确的历史资料里,所留下的确凿记载的年份,可以大致判断出他们的生卒年代,以及其活动的历史时间段。

假若段续中进士是30岁,那么他的出生年月应该在1493年左右,他的卒年,应该在1560年代左右。

按照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的特点,30岁能够中进士,已经算是少年得志了,那是荣耀得不得了的一件事情。30岁以前中进士者,在整个封建社会都不多。中进士较晚者,40岁,50岁,甚至60岁都不鲜见。所以,我们推算段续30周岁中进士,应该说八九不离十,上下误差超不过10岁。最迟,段续中进士大不了是40岁。至于50岁,或60岁中进士的可能就很小了。

段续中进士后走上仕途,为官近20年,然后弃官回归兰州故里。这个时候,他的年龄大约在50多岁吧。

段续出面牵头建造兰州历史上第一辆黄河水车,大概就是在60前后。

二是,房贵、段续二人的享年几乎相同。二人大约都活了60多岁吧。这在那个历史年代,属于正常的寿命。这是二人又一个相同点。

段续的具体享年大约在65岁左右,而房贵的具体享年大约在62岁左右。

三是,二人的官品都差不多。房贵是正三品官,任靖虏卫指挥使,属于副部级官员,在今天看来,属于高干。而段续是正四品官,最高官阶是山东按察司副使。这个品位,高于知府,却低于副部级。应该说,三品、四品应该都是高官了。所以,我们说,二人的官级品位接近。

上面谈了房贵与段续二人的许多共同点。而房贵与段续两人之间的不同之处,其所具有的差异化,也是很显著的。

一是,二人出身殊途。二人可谓,一文一武。段续是明朝廷科举取士的正规科班出身,高中进士。房贵则是行伍出身,一介武夫。按照当年重文轻武的传统,段续作为文官,其社会地位应当不弱于房贵。

二是,房贵与段续出生年份相差近100年。房贵,我们大致推算他的出生年代大约在公元1400年代。段续的出生年代大约在公元1493年。二者相差93年。

房贵任职靖虏卫指挥使的年代是公元1437年,假若他这年是37岁左右,那么,房贵的出生年大概就在公元1400年左右。因为一个副部级官员、将军,在这个年龄段做到这个级别,还是比较靠谱的。房贵的卒年,应该在公元1460年代,或稍后。因为他在天顺二年(1458),有病乞请罢官修养的。这个时候,他已经做靖虏卫指挥使20多年了,接近60岁年纪了。

三是,房贵可以做段续的曾祖父。我们从这一系列的推算里大致可以看出,房贵与段续,两人绝不是同时代的人。房贵要比段续早出生93年左右,彼此差了好几辈儿。房贵完全可以做段续的曾祖父。

房贵去世后40年,段续才出生。

再看下面的推算,靖远历史上第一辆黄河水车出现在1438年(明正统三年),房贵这一年,大约是38岁左右。而兰州历史上出现的第一辆黄河水车的时间是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段续这一年的年龄大约是63岁左右。

这样一来,两厢减去中间的时间差,竟然彼此相差整整118年。

最后的结论,靖远人房贵才是西部黄河水车之父。

2019年6月11日写于陇上平川陋斋

(摄影:魏其儒 杜树泽等)

作者简介

武永宝,男,1963年12月出生,甘肃靖远人。1985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原白银市平川区文联主席,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工作、生活5年,视新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着浓重的新疆情结。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和长篇小说《黄河远上》,这三部作品被媒体称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创作取材主要以西部黄河文化内容为主。目前有百万字的长篇网络小说《独石记》在起点中文网推出。

靖远房宗荣历史(房贵与段续究竟谁是西部黄河水车之父)(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