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名怎么来的(细数合肥那些数字地名)

认识一座城,首先要从地名开始。地名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从中可以窥得当地独有的文化特征。合肥从古至今饱经风雨,孕育出独特的人文特征,由此衍生出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

合肥有民谣:“一人巷,难过车轿。二郎庙,无人把香烧。三孝口,三子尽孝。四牌楼,范家修造。五星寺、六谷祠,遗址难找。七桂塘,丹桂香飘。八蜡祠,凤凰拜朝。九狮桥,正对三国古庙。十字街,十分热闹。”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曾经知名的街巷,如今有些仍然尚存,而有些则消失在历史岁月中。

一人巷

合肥地名怎么来的(细数合肥那些数字地名)(1)

《合肥老城志略》有记载“因巷道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因此得名。一人巷位于肥西县三河古镇南街中段的老大楼茶馆对面,高高的古老砖山墙,把两边的墙体分割开。据称杨振宁幼年时期曾与父母居住于此。

二郎庙、三孝口

曾经供奉二郎神的庙宇因此而得名,位于二郎庙巷与柳木巷交叉口。尽管二郎庙因为八十年代城市规划而拆迁,因此走进了历史的记忆中。

三孝口位于老城的中心区域,合肥人最初印象中的市中心。根据《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张梅、祝、松兄弟三人葬殡于室,邻活卒起,棺不及移,三人恸伏棺上,誓与俱焚,三人皆死,棺独完。初,母病痈甚重,梅吮之得愈。”三孝口地名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街旁有座三孝子祠,里面祭祀的并不是张梅、张柷、张松兄弟三人,而是三兄弟之一的张梅,供奉的另两位是合肥历史上的大孝子汤鼎和朱世藩。

合肥地名怎么来的(细数合肥那些数字地名)(2)

四牌楼

合肥地名怎么来的(细数合肥那些数字地名)(3)

说到比较有标志性的建筑,石牌楼可以说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名。四牌坊是合肥老城的中心,又称魁楼(奎星楼)。合肥县志注位于镇淮楼(今鼓楼十字街)南,先圮。它的确切位置在长江路和宿州路的交叉口。明代这里为两木建筑,上奉奎星(又称文昌帝君),后因战乱而彻底被摧毁。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小东门到大西门的长街命名为中山路,解放后因为城市规划而道路拓宽,1955年更名为长江路。由于四牌楼西边二三百米的范巷口,先后建成建成了市新华书店、市百货大楼、市供电大楼、省轻工大楼,长江路、徽州路(现改名美菱大道)在此交汇,再一次成为合肥市的中心。

五星寺、六谷祠

《合肥地名谭》记载,民国时期有个五星寺,庙里香火香火旺盛,五星寺存在由来已久。原址位于阜阳路与淮河路交叉口合肥市政协老办公地点,在旧城改造时被拆除,如今已经难寻踪迹,据了解“花园西巷”就在曾经五星寺旧址上。

六谷祠因铁拐李典故“寻坡转涧蛇六谷,风餐露宿天水岸。迈岭登山拜仙桃”中的六谷而得名。合肥药王庙为中国四大药王庙之首。为纪念道家药王-铁拐李的庙宇。始建于元代,明代时拓址新建。药王庙(六谷祠)位于合肥市北五里井,这座古建筑,在战争年代曾惨遭破坏,“文革”更是被彻底拆除。合肥药王庙曾经以道家医术和药品久负盛名。

七桂塘

七桂塘因桂花而得名,也是合肥第一条步行街,女人街就是他的一部分。如今的七桂塘已经走向了衰败,但是依然能从长辈的口中得知当年的繁华。

合肥地名怎么来的(细数合肥那些数字地名)(4)

八蜡祠

《嘉庆·合肥县志》就有这样一段记载:“八蜡庙,在余公庙北。明嘉靖年间知府龙诰建,后徙德胜门外,天启间,知县陈琯仍移建旧址。”在明正德十年,修建寺庙,祭八蜡。因此更名“八蜡祠”。当地百姓用来供奉祈祷农作物免遭病虫害的侵袭。那个年代的人们只有通过祈祷盼望来年的丰收。

九狮桥

《合肥县志》有记载:在民国37年,九狮桥是合肥城33座古桥之一。合肥多年以前在九狮河上有一座木桥,被洪水冲垮后一直没有被修建,老百姓进城后要想去河对岸,要绕一个大弯,来回很不方便。当时有一位姓戴的商人给母亲做寿,因为他的母亲信奉佛教,在收了亲朋好友的礼金后,他没有像平素那样宴请宾客,而是用这笔资金在明教寺对面九狮河上修建了一座石头桥,石桥上雕刻了九只石狮子而得名“九狮桥”。据传合肥家喻户晓的“张家三姐妹”是乘船由九狮河穿过九狮桥离开合肥的。

十字街

合肥地名怎么来的(细数合肥那些数字地名)(5)

曾经的十字街是繁华的象征。坐落于宿州路和淮河路交叉口,现如今就是合肥门面担当的淮河路步行街的街西入口。昔日因处东门大街、文昌宫街和鼓楼街、北门大街相会处而被叫做十字街,是老合肥城的市中心。之后市政府两次对淮河路进行拓宽改造,使东起环城东路,西至宿州路段的淮河路形成集购物、旅游、文化、休闲、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商业步行街,古老的十字街成为今淮河路商业步行街的西入口,十字街再度成为合肥繁华商业街道的地标。

合肥地名怎么来的(细数合肥那些数字地名)(6)

即使是现在合肥地名数字依然很多如:一里井、二里街、三里街、三孝口、三里庵、四里河、四牌楼、五里庙、五里墩、五里冲、北五里井、六中巷、六安路、南七、东七、西七里塘、七桂塘、七公里、八里岗、九狮苑、九狮桥、十里庙、十里店。还不仅如此,数字地名还有十三里庙、十五里河、十八岗、二十埠、东二十埠、三十埠、三十头、南三十岗、四十铺和百花井。

新旧地名的交替改变见证了这座城市走过的风风雨雨,伴随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地成长,未来会更加美好。

(以上信息整理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