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词史的贡献表现在哪(关于词史的二三话题)
作者:刘火读《中华读书报》(2019年10月16日)“国学版”徐晋如先生的《怎样写古诗词:词别是一家》(下简称“徐文”)一篇关于词学、词史、词艺的好文章特别是在关于词的地位和词艺方面,作者的观点很是精到:一、能写诗的未必能写词;二、词比诗更美;三、词并非历史上有人所说是“诗余”,而是一种独立于诗的文学形式不过,该文提及的词的历史,则有二三话题与作者商榷,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对词史的贡献表现在哪?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词史的贡献表现在哪
作者:刘火
读《中华读书报》(2019年10月16日)“国学版”徐晋如先生的《怎样写古诗词:词别是一家》(下简称“徐文”)。一篇关于词学、词史、词艺的好文章。特别是在关于词的地位和词艺方面,作者的观点很是精到:一、能写诗的未必能写词;二、词比诗更美;三、词并非历史上有人所说是“诗余”,而是一种独立于诗的文学形式。不过,该文提及的词的历史,则有二三话题与作者商榷。
首先是关于《花草粹编》和《云谣集杂曲子》。《花草粹编》和《云谣集杂曲子》是词史上的两个重要集子,但“徐文”没有提及。
《花草粹编》为明人陈耀文(1526-1670)所编。陈,嘉靖万历人,《明史》虽无专传,但多有提及。陈依据五代编集的《花间集》和明初编印的《草堂诗余》为底本,编集为《花草粹编》,其中,“花”代唐五代词,“草”代宋词。共录有唐、五代、宋(及少量的元词)3280余首。《花草粹编》,为词的历史最重要的一部词选集。再就是,《花草粹编》,编辑体系有别于其他词选。《花草粹编》,一不以词人为条,二不以时间为条,而是一部以词牌为条的词选集。即以“小令”“中调”“长调”为经,词牌、词为纬编纂的。这种以词牌为条的词选,有助于写词者,特别是初写者参阅(自然,它的缺点是把词人及他的词给支离了)。所录3280余首词,在当时也属海量。说词史不应绕开去。
《云谣集杂曲子》,为晚清从敦煌石窟发现,集唐(或有五代)词30首。晚清民国初年,中国在古籍新材料的发现,有两个重大事件,一是甲骨文的发现,开启了研究中国上古文字和历史的新领域和新途径。一是敦煌抄本的发现,开启了研究中古佛学、历史、文学、绘画等多个的新领域和新途径。作为敦煌抄本的《云谣集杂曲子》流失海外,后从英国伦敦博物馆抄回中国。当时最有名的学者罗振玉、王国维、朱祖谋极为看重,除了考订它们的真伪外,刊印时,罗、王、朱都为此作序。民初印制的《世界文库第六册》,《云谣集杂曲子》列为目录之二印行。录有罗、王、朱的序和近现代中国古典文学史大家郑振铎的序。“郑序”说,“唐五代词存于今者,于《花间》《尊前》《二主词》(案,南唐二主)《阳春集》外,寥寥可数。今此本复现人间,可称研究唐五代词者的大幸”,可见《云谣集杂曲子》发现的重要。可惜“徐文”未提及这集子。如果没有新材料的发现,那么《云谣集杂曲子》就是一部最早成集却最后才见天的词的集子。这部最早的唐(或有五代的)词集,在郑振铎看来在词学研究上应具有转折意义。如“徐文”所讲“历史上有一群人,不大瞧得起词,认为只是文人在宴会上的即兴游戏,又或者只是言情的小道”。《云谣集杂曲子》重归人间,郑振铎说,词并非靡靡之音,而且“苏辛派的词,我们想不到在唐五代的时候是已经有人写作了”。郑序由此进一步指出:“这个发现,是可以使论词的人打破了不少的传统的迷障的。”近现代治词大家龙榆生“词学四种”之一的《唐五代词选注》,选有《云谣集杂曲子》(案,龙选时未注明来自《云谣集杂曲子》)“风归云”两首、“洞仙歌”一首、“破阵子”一首等,其中“风云归”的“征夫数载,萍寄他邦。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月下愁听斫杵起,塞雁南行。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就是郑振铎所说的苏辛派的词,“在唐五代的时候就有人写作了”。说词史,不论《云谣集杂曲子》,显然有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