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老师大刘(乡下老刘的梦想)

老刘是一个农民,且是一个有梦想的农民。我认识这个老刘,将近二十个春秋,因为我在市里宣传部门长期管文化,这个老刘就托人来找到我,要求参加文艺表演。那时候,按照市里部署,由宣传部门牵头,要将城市广场办成市民文化交流展示的剧场和客厅,就把市委大楼门前的凤凰广场列为了每周一次的“周周乐”广场文化活动主阵地。看到广场每周上演一次的“周周乐”,老刘就萌生了要来参加文艺表演的梦想。

乡村老师大刘(乡下老刘的梦想)(1)

空中鸟瞰沼山镇

来自梁子湖畔沼山镇的老刘,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有两个文艺爱好,一爱拉二胡,二爱写书法。还记得那天我下班从市委大楼出来,就是在广场与这位老刘见了面。老刘见了我,异常高兴,一脸笑容,连忙把自己写的书法展示给我看,还说将二胡也从乡下带来了,也可以拉我听听。老刘身边还有个三轮车,三轮车上放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还有写的书法样稿和二胡,还有一瓶散白酒、一袋花生米。也就是说,这三轮车上的几样,都是他此生几十年的爱好,他每次进城来,都要住上一段,将三轮车骑到可歇脚的区域,他就要在僻静处拉二胡过把瘾,拉累了,就将三轮车上的白酒和花生米拿下来,喝上半杯。老刘个子不高,但看上去身体很棒,满面红光,耳聪目明,平素一般与老伴一起在乡下务农,只是每年在农闲时节就进城来租间小房子,要享受城里人的快乐生活,从他的言谈中,我感受到他有强烈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考虑此时已经下班了,便请老刘将二胡带上到我办公室去拉给我听听看,老刘像进京赶考一样兴奋,随我进了市委大楼。我给老刘倒了杯水,老刘接过水放在茶几上,就迅速摆弄起他的二胡。我喜欢听二胡民乐,但对二胡艺术一知半解,就请他随意拉拉民乐《二胡映月》和《赛马》,老刘拉的很熟练,情感饱满,声音也很好听。这个过程,便是我与老刘的初识。

乡村老师大刘(乡下老刘的梦想)(2)

沼山镇畈雄村(陈正摄)

自此,老刘牢牢记住了我的手机号码,无论是回到乡下,还是来到城里,都常常跟我打电话聊聊他的梦想。考虑到“周周乐”广场文化本身就是群众文化活动阵地,为满足老刘的这一愿望,我协调让老刘将二胡带上了舞台。由这件事引起了我深深的感触,乡下像老刘这样的文艺爱好者,可能还有很多。

乡村老师大刘(乡下老刘的梦想)(3)

沼山镇张德宝塆 (张海燕摄)

有一次,我与市里文化部门协商,请来省里一个专业班子也来我们的“周周乐”广场表演一场,以提升地方群众文化水准和人气,其中,省里著名湖北大鼓表演艺术家付群刚也应邀而来登上了“周周乐”舞台,市里电视台专门来拍了新闻,还将我这个组织者也给采访了片刻,可新闻一播的第二天,葛店镇那边的一位八十有余的高龄爱好者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来到了市委大楼要找我办公室与我见面,考虑到老先生从乡下不请自至,实不容易,我便下楼去接他一行到了我的办公室,一问情况,才知道是看了电视新闻,找我就是要到“周周乐”舞台表演一场湖北大鼓,老先生很用心,还带来了市文化部门多年前给他发的一个非遗传承人证书,我让他在我办公室坐下喝喝水,老先生说想在我办公室唱一段,我便轻轻掩关上门,老先生就立马唱了起来,没想到,他将付群刚在广场唱的那段湖北大鼓《亲生的儿子闹洞房》也记得清清楚楚,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他逐句逐句的唱得非常顺溜:“有一个亲生的儿子闹洞房,你们大家猜一猜,这是一点么名堂!事情发生在我们湖北黄陂的陈家庄,陈家庄东村的头一户,住着一个农民叫陈贵香,十五年前她二十岁,找个对象叫张善良,张善良的工作在百货商场,财务科里把会计当,结婚的两夫妻相亲又相爱,三年后生下一儿一姑娘········”

尽管这位老先生唱的还不错,段子讲述的张善良与陈贵香儿子张春江“闹洞房”故事也很动听,他将这段较长的唱词还记得这么清楚,已是很不容易的事了,但老先生毕竟到了高龄,走路已经颤颤巍巍,登台有些不便,其精神追求令人钦佩!可见,乡下的老刘和这位老先生对文化的梦想,颇有代表性。

乡村老师大刘(乡下老刘的梦想)(4)

张裕钊书法文化博物馆

后来,乡下老刘常常利用农闲时节进城,每次进城都要给我打打电话。我有时跟他见见面,唠唠家常,有时因为公务较忙,也只能在电话里跟他多交流几句,但有时也提醒他,随着年岁增长,尽可能多在乡下与老伴在一起有个照应。老刘尽管有这些难能可贵的爱好,但受一些网络信息的影响,大脑有时也容易犯迷糊,对一些名利方面的诱惑把控不住。有一次,老刘跟我打电话,说是北京有家什么国际文化传播公司给他寄来了通知,已将他纳入“世界名人”辞典一书,我当时听了心头一震,就劝他不要上当,并直接跟他说,这些都是骗人钱财的公司。可这个老刘执迷不悟,他后来还买了武昌到北京的火车票,说是要到北京去参会领奖,他到了武昌火车站还跟我打电话兴高采烈说起这件事,我试图阻止他不要去北京受骗,劝他立马退票返程。

可老刘后来还是去了北京,被那里骗人的公司“组织”参会,在一家宾馆住了两天,领回来一个“奖杯”、一个“证书”、一条挂在脖子上的“红飘带”,却被骗交了几千块钱。老刘从北京回来,将这些“奖励”的物品带给我看。我跟老刘说,这些都毫无价值,劝他把这些东西扔掉算了,老刘在我面前嘿嘿一笑,可我已经无以言表。老刘念及我关心他多年,几次邀请我去他沼山镇的老家吃顿农家饭、喝点小酒,我都没有应承,倒是他进城来,我特地抽空要请他吃顿小餐,可他决意说要请我坐坐。他来了城里,第一时间就赶到广场来等候我,而我实在已安排请他坐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跟他开导一下思想,规劝他一定不要再去北京受那些所谓编撰“世界名人”辞典的公司的骗了。我将吃饭的地点定在离办公楼不远的一个叫农家粗粮的小馆子,知道老刘每餐都要喝点小酒,我便跟这个小馆子的老板娘提前说了,小馆子的农家菜虽然做得还好,但我考虑到这个重情义的老刘很倔强,恐他强行去买单,只点了简单的两菜一汤,老刘看到我能如约而至,情不自禁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而我的目的并不是来与老刘仅仅吃这顿饭,我的良苦用心就是要让他活得更明白一些,千万不要去做那个虚假的“世界名人”梦想,告诉他天下“世界名人”确实是有,但一般人不要有这个不现实的奢望。这顿饭在农家粗粮一结账只有五十元,我掏出一百元交给餐馆里的服务员,可这个耳聪目明的老刘一把将服务员扯住,并很有力气地拦住我,他拿出自己的五十元,坚决地要付账,我实在扯不过,便悄悄地将我手里的一百元塞给了他的衣袋子里,以了却我的一份心情。

再以后,老刘在乡下还常常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再也没有到北京那些招摇撞骗的公司去赴会了,也没有想进“世界名人”辞典的事了。我一次次叮嘱这位有些艺术天赋又有些迷糊的老刘,在梁子湖畔好好过自己的日子,该写书法、该拉二胡可以继续,都是很好的情趣,世界是美好的,属于我们大家,梦想也是可以有的,而对有些玄乎的“世界名人”及其辞典,未必一定要往这里面去挤。

乡下老刘以后还会跟我打电话,也许还会跟我聊他的梦想。但他还有自己的绿色田野,乡村风光已经愈来愈好,农耕文化也愈来愈充满勃勃生机,他的二胡和书法在美丽乡村还可以发扬光大。当然,他的梦想还有些天真,只要不再迷糊,这种天真的梦想,也许能让他比常人活得更快乐。

乡村老师大刘(乡下老刘的梦想)(5)

【作者简介:庞良君,现供职于湖北省鄂州市委宣传部。系第四届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湖北日报》《芳草》《长江文艺》《长江日报》《诗歌报》《杂文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等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800多首、散文300多篇,随笔、报告文学、文学评论200多篇。作品先后入选《当代诗先锋作品选》《世界华语新诗选》《中国诗歌精选300篇》《中国散文精选300篇》《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中国散文大系》《湖北新诗百年诗选》等国家出版社20余种出版作品专集。先后荣获《诗歌月刊》优秀作品奖、《散文选刊》全国散文奖、中国散文学会“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和“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等10余种省级以上奖项。创作歌词《亮剑蔚蓝》被海军部队选定制作海军鄂州舰舰歌。已结集出版诗集《母亲河》、散文集《山外山札记》等6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