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晚年失误原因(对弟弟下手更狠)
三国三巨头,曹操刘备孙权,其中曹操被称为篡汉奸雄,刘备被称为一代枭雄,孙权既没有曹操奸诈,也没有刘备仁厚,我们细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他的人品还不如刘备和曹操:看孙权对兄弟的态度,就知道他太刻薄寡恩,他不但愧对大哥孙策,更对不起父亲孙坚,孙坚有五个儿子,为啥最后只剩下孙权了?
孙权对三个弟弟有多狠,咱们看看三国正史就知道了:孙权的两个弟弟死得蹊跷,剩下的一个弟弟也不许姓孙,至于孙策的儿子们,能活命就算烧高香了。
孙坚孙策寿命不长,孙策很够意思,并没有把基业父死子继,而是来了个兄终弟及,如果孙策知道自己并没有被弟弟追封为皇帝,肯定会后悔当年的决定——在这一点上,孙家做得远不如司马家族。
如果孙坚九泉之下有知,也会出离愤怒:这个碧眼黄须的“朮赤”果然不是好东西,我那宝贝小女儿,居然被他送给了老刘头儿——孙权“进妹固好”的时候,刘备已经四十九岁了!
孙权对不起父兄,对自己的弟弟更狠。孙策英年早逝,他肩膀下有四个弟弟,分别是孙权、孙翊、孙匡、孙朗,《三国志·卷四十六》说“坚四子:策、权、翊、匡。”这是因为孙朗被二哥孙权开除了家籍不许再姓孙。
裴松之注引《志林》记载:“坚有五子,策、权、翊、匡,吴氏所生;少子朗,庶生也,一名仁。”
有人说被孙权嫁给刘备的那个妹妹叫孙仁,看来是不准确的,孙仁是孙朗的别名或曾用名。
不管这位庶子叫仁还是朗,反正最后是不许姓孙了,在这件事上《三国志》和《江表传》的记载出现了疏漏和矛盾,误把孙匡当做了孙朗,裴松之进行了纠正。
按照裴松之的考证,孙匡在二十岁就已经早卒,被孙权开除家籍的只能是孙朗而不是孙匡:“权别其族为丁氏,禁固终身——匡未试用卒,时年二十余,而江表传云吕范在洞口,匡为定武中郎将。既为定武,非为未试用。且孙坚以初平二年卒,洞口之役在黄初三年,坚卒至此合三十一年,匡时若尚在,本传不得云卒时年二十余也。”
即使是孙坚遗腹子,孙权那个被开除家籍的弟弟也至少有三十岁了,所以他只能是孙朗,因为犯了一点小错误,孙权就把孙朗改为“丁朗”,这处罚实在是太严重了。
孙朗变成了丁朗,但毕竟还活着,而孙翊和孙匡就没那么幸运了,有史料显示,他们都死的很蹊跷。
孙匡很受大哥孙策疼爱,当年孙策应该承继父亲孙坚的乌程侯(那是大汉朝廷的正式爵位),但是这位大哥很有大哥的样子,他把世袭爵位给了嫡亲小弟,于是《魏书》留下了这样的记载:“策当嗣侯,让与弟匡。”
这样看来,孙匡他原本也是有机会继承大哥孙策基业的,但是这位小老弟,在二十出头就不明不白地死掉了,有人因此怀疑是孙权下的手。
不管是不是二哥孙权暗害,反正孙匡连正式官员都没来得及当就没了,但他的后裔中有一个人,成了孙家两千年来最有名的人物——比孙坚孙策孙权还有名,这一点有家谱为证,我们熟知的那位孙姓名人,就是孙匡的后裔(不是孙权嫡系后裔)。
孙匡死因不明但绝对不应该英年早逝,他的三哥孙翊则有确凿史料可以证明是被杀掉了——下手的不是孙权:“孙翊字叔弼,权弟也,骁悍果烈,有兄策风。建安八年,以偏将军领丹杨太守,时年二十。后卒为左右边鸿所杀,鸿亦即诛。”
孙翊之死充满了诡异色彩,综合《三国志》《江表传》《吴历》《典略》等史料,我们发现孙翊也是有资格继承孙策之位而且是差点真正继位的:“翊名俨,性似策。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而策呼权,佩以印绶。”
原本有希望继承家业却被二哥外放,孙翊对自己被刺杀是有预感的,所以他在丹阳太守任上刀不离身,但是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只有一天忘记带刀,就被手下刺杀了,在整个刺杀过程中,孙翊的贴身侍卫都没有上前救护:“翊出入常持刀,尔时有酒色,空手送客,洪从后斫翊,郡中扰乱,无救翊者,遂为洪所杀,迸走入山。”
孙权的三个弟弟或早死、或被杀、或被开除家籍,于是孙家就剩下了孙权这一根独苗,再也不用像大哥孙策那样把基业传给弟弟了,后世的宋太宗赵光义好像也是这么做的。
看了孙家兄弟的下场,我们就能理解孙权为什么会背弃孙刘联盟了:对自家兄弟尚且心狠手辣,对便宜妹夫刘备,他又怎会手下留情?
不管怎么说,孙权嫁妹的做法都令人不齿:把正当妙龄的妹妹嫁给年近五旬且一向“克妻”的刘备,孙权是一点手足之情都没有的,孙小妹不过是哥哥宏图霸业的垫脚石和交易筹码。
在三国三巨头中,最受人喜欢和尊敬的,当然是皇叔刘备刘玄德,细看史料,我们发现曹操有时候也不那么令人讨厌,只有江东孙权这个“碧眼紫髯(正史中就是这长相)”的家伙几乎找不到亮点,而他怪异的长相,也能让人产生很多联想和猜疑:孙坚和吴夫人都是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土人士,孙权怎么长得像高鼻深目的中亚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