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历史的由来(二字已经用了1800多年)
关于“黄山”易名“徽州”的呼声,一度是安徽民众热议的话题,而与之对应的是,凡是以前名字带州的城市,都在一夜之间迷恋上了复古,嫌弃现在的名字太土太难听。
比方说,在安徽,有民间也想把阜阳的名字改为颍州。似乎带个州的名字就特别具有文化的味道。
阜阳这座城市出现至今已经3000余年,却没有人知道“阜阳”一词距今近1800年,而颍州这个地名距现在才有1500年。
颍州,这个名称很容易理解,这座城市有叫做“颍水”河流经过,古代就是如此,有平地、有河流即可为城。
而阜阳,这个词就难以理解。何为阜,何为阳?
而我们今天探寻的就是“阜阳”地名的来历。
阜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殷商时期为淮夷部落,西周曾在此分封数个诸侯方国。阜阳最早被称为胡子国。
随后为汝阴、汝坟、颍州、清丘、信州、顺昌等地名。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为颍州府,增置阜阳城,这也是今天阜阳历史上的称呼。
阜阳一词最早是东汉汉顺帝时候出现,他给儿子赐了一片土地,封为“阜阳侯”。
自清雍正年设立阜阳县以来,几百年来,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阜阳”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清统治者为何将新设县城赐名“阜阳”?设置阜阳地名的根源又是什么?
临泉黄岭“阜阳侯”
东汉永初二年(108年),汉顺帝封济南简王刘错之子刘显为阜阳侯,他的侯国也就是今天的临泉黄岭镇。此后,再不见史书记载。
直到清雍正时期,将颍州升为府治,而将颍州城区赐名“阜阳县”。然而,雍正为何赐名“阜阳”则成为历史之谜,几百年来成为许多史学者孜孜不倦的研究,及至今天还不能解惑。
我们往前询问:为何汉顺帝要给儿子赐封“阜阳侯”呢?史书没有给与任何记载。
归根结底,要从临泉的黄岭寻找,因为黄岭是最早出现“阜阳”二字的。
阜阳历代各种称谓,从命名规律上说只有两大类型。
一是地文类,如汝阴县,因该城位于汝水(今泉河)南面而得名;颍州,因其滨临颍水而得名。
二是人文类,如“信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江子建降唐,唐高祖李渊即改颍州为信州,寓褒扬之意。又如“顺昌”,则因宋神宗曾在颍州为颍王,即位后颍州便成为“飞龙之地”,升颍州为顺昌府,寓“顺天者昌”之义。
古代封候,多以地名为头衔,阜,字面上理解还有土丘的意思,但是黄岭并非如亳州有一处高高的地面。也不是在水之北,何况还属于凹陷地面。
但从人文地名上就可以理解了,阜阳则是吉语,“阜”字含有强健、高、丰厚、富有、敦厚、旺盛、看重、安定、繁衍生息等多种意义。常用词汇如“物阜民丰”,义为物质丰厚,人民富有;“俗阜民和”,指风俗淳厚,人民和睦;“阜财解愠”,是说民安物丰,天下大治。
《周礼》:“以阜人民”,是说帮助人民生息休养;还有“阜通货贿”、“政阜民暇”、“殷民阜财”等,这些“阜”字的含义都是美好的。
“阳”字有刚猛、强大、阳亢之气、鲜明、复苏、开放、发扬等义。刘禹锡《天论上》:“阳而阜生,阴而肃杀。”
《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
所以汉顺帝从人文地名角度出发,选用吉祥字眼以表达美好愿望,也是合乎情理的。
所以,取吉利而为名,也就可以理解了。
乾隆帝为何赐名“阜阳”?
长期以来,阜阳人们说起“阜阳”二字的来历,总会说清雍正帝赐名阜阳。其实不然,实乃乾隆帝赐名。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去世。乾隆继位后,把雍正十三年年号一直延长到年底,次年才改为乾隆元年。
清安徽巡抚王纮所奏颍州改府设县,而得“阜阳”。
为此,清道光《阜阳县志•沿革考》卷二载:“阜阳之名县恭承,高宗纯皇帝钦定嘉名……”。
这其中,一方面承袭了东汉诸侯国的名称,另一方面,阜阳东有土阜,名为郪丘,汉置新郪县,隋有颍阳县,合二县之名为阜阳。
颍州为府,阜阳为县,自然是合县名而用。
这大概就是阜阳的来历。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废州府而存县,撤消颍州府,保留阜阳县。次年设道尹,1927年撤销道的建制;1932年设阜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阜阳县同城设阜阳专员公署;1971年改为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5年12月于阜阳县城区建县级阜阳市;1979年2月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阜阳行政公署;
1992年12月撤消阜阳县、阜阳市,重新组建县级阜阳市;1996年1月,撤消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设立地级阜阳市。
时至今日,“阜阳”二字已经用了1800多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