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屯堡绣花鞋(走进桂林手工艺人)

手工屯堡绣花鞋(走进桂林手工艺人)(1)

20160421001044

手工屯堡绣花鞋(走进桂林手工艺人)(2)

20160421001045

手工屯堡绣花鞋(走进桂林手工艺人)(3)

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晋献公成为一方霸主,晋国王后为了让百姓记住晋献公的文治武功,用金箔镂刻十果(代表吉祥的十种果实)花样,绣在红鞋上,称为“十果花履”,以便世世代代都不忘君主的赫赫功绩。“十果花履”此后代代相传,成为民间的绣花鞋。

近年来,绣花鞋虽然已经淡出人们的生活,但一些关于绣花鞋的记忆依然鲜活。旧时女子要负责制作一家人所穿的鞋,由于绣花鞋制作程序繁多,常常会有这样的画面:女人们晚上在煤油灯下做针线活,双腿夹着鞋板,一针一线地纳鞋底。针锥一扎,针线一穿,手挽线绳一拉一紧,一气呵成……如今这样的场面已经鲜少见到。

而在龙胜瓢里镇思陇村,却有好几个妇人,依旧不时在一双双绣花鞋上雕琢着自己的时光。

裁剪、绣花、纳鞋帮、上帮、填内底、上鞋靴、缝须。手工做鞋的周期很长,工序也复杂,她们常常一做就是一整天。

“纳鞋帮的线必须要均力拉紧,这样才会结实;撑鞋子的时候,用锤子一点点地敲,用力太大会撑破布面,用力太小形状会走样,这些细节都需要不断从实践中找到窍门。别看这一只小小的鞋,不花几年时间练下去,做出来的鞋子就会不合脚。”杨凤娇慢慢吐露着这份手艺的精髓。

她们能深刻体会到,绣花鞋是一代代妇女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县里对此颇有研究的学者说:绣花鞋制作技艺是包含造型、绘画、剪纸、色彩搭配、刺绣技艺、民俗学、历史学等诸多文化内涵的一项综合艺术。虽然目前愿意从事这项技艺的人少之又少,但大家还是希望绣花鞋的传统制作技艺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而今在村里,已经陆续有人前来跟她们学艺,杨凤娇她们也毫不吝啬自己的技艺。“现在,村里能够做绣花鞋的已经上了十个”杨凤娇骄傲地说。

首席摄影记者游拥军 通讯员谢伦干 吴生斌 文/摄

手工屯堡绣花鞋(走进桂林手工艺人)(4)

手工屯堡绣花鞋(走进桂林手工艺人)(5)

手工屯堡绣花鞋(走进桂林手工艺人)(6)

手工屯堡绣花鞋(走进桂林手工艺人)(7)

手工屯堡绣花鞋(走进桂林手工艺人)(8)

手工屯堡绣花鞋(走进桂林手工艺人)(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