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活火山和休眠火山(一本超酷的立体书)
前不久带着闺女看《加古里子手绘博物百科》,其中有一本书的书名是《富士山大喷发》,从各种角度介绍了富士山。
带着闺女一起看完这本书,感叹了一下富士山真美,富士山上动植物真多,一转头,闺女开始问问题了,“妈妈,火山为什么会爆发呀?”
啊,小问题,书的最开头不是写了嘛,我信心满满地翻到书的最前面,开始给闺女介绍地球的结构,包括板块、板块运动,等等等等。
讲完后得意洋洋地一抬头,对上闺女一脸茫然又无辜的表情,我就知道,得,又白讲了。
其实《富士山大喷发》这本书对于火山爆发的原理介绍的挺清楚的,只不过文字太多,配图又不够直观,大人都得理解一会才能明白,更别说孩子了。
好在家里还有一本关于火山的书,拿过来指着书中的图给闺女又讲了一遍,总算是整明白了。
这本书就是《火山爆发了》,一本超酷的介绍火山的立体书。
为什么会有火山
这本书在一开始,先用一个立体图以及几段简短的文字,介绍了火山的由来,直观清晰,简单明了。
我们居住的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最外面的地壳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像拼图一样,由一块块板块构成。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独立,并且不断移动。
地球内翻滚的岩浆会从地壳的裂缝中涌出,并不断扩大裂缝的开口,这些开口,就是火山口,而岩浆喷出地面形成的山,就是火山。
如果让我给孩子介绍地球,我多半会把地球形容成一个鸡蛋,地壳、地幔、地核,就像是鸡蛋的蛋壳、蛋白、蛋黄一样。这样给孩子介绍地球,虽然能让孩子明白地球的结构,却无法解释火山为什么会喷发。
而这本《火山爆发了》将地球比喻成沸腾的铁锅,就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地球处在不断地运动中,以及火山为什么会喷发。
书中间的这个立体地球,既有趣,又非常直观地展示出了地球的内部构造。
后面的这幅立体火山,则逼真地还原了陆地火山爆发的震撼瞬间。
书中的岩浆颜色都是采用潘通霓虹专色印刷,和现实中的岩浆颜色十分接近,让人在看书的过程中,就仿佛在近距离欣赏现实生活中危险、不可靠近的火山。
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哪几种地球上的火山形形色色,火山喷发的形式也不尽相同。
有像夏威夷岛的火山那样,喷发时溢出熔岩流和其他喷发物的宁静式喷发。
也有喷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的爆裂式喷发。
还有能将火山灰喷洒到45公里以上的高空,然后覆盖大片区域的普林尼式喷发,也可叫“维苏威式喷发”。
大家有听说过庞贝古城吗?庞贝古城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帕尼亚地区一座古城,距罗马约240千米,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
早在公元前8世纪,庞贝就依托于自身的优良地理位置,发展成为仅次于意大利古罗马城的第二大城。
但在公元79年8月24日这一天,因为维苏威火山的爆发,庞贝被毫不留情地从地球上抹掉了。
维苏威火山的这次喷发,摧毁了当时拥有2万多人的庞贝古城,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其他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
维苏威火山喷发时,小普林尼的父母正好目睹了这一切,小普林尼的母亲看见了形状和大小都不寻常的云。
老普林尼则驾船起航,前往拯救灾民,并将自己的观察全部记录下来,以便为日后研究所用。
老普林尼出发时,并不知道维苏威火山已经喷发,只以为是一场普通的事故或意外,圆满完成科学使命后,老普林尼因吸入了过多有毒气体,永远闭上了眼睛。
直到18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将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发掘出来,古老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保存完好,庞贝古城也因此成为意大利著名旅游圣地。
那些你不知道的火山小知识之前带闺女看《富士山大喷发》时,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火山知识。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中聊起富士山,一般都是指日本的那座最有名的富士山,可事实上,在日本各地,被称作“~富士”的山有300多座,在世界各地,也有许多山被称为“富士山”。
现在看了这本《火山爆发了》,又涨了不少知识。
比如,在地球的陆地上约有1511座活火山,不过火山可并不是只分布在陆地上,海底也有火山哦,并且海底火山的数量超过陆地火山的1000倍.
另外,火山并不是只在地球上才有,在太阳系的其它星球上也有火山的存在,比如月球上就布满了大量火山的冰冷“遗骸”。
火星上则矗立着太阳系最大的火山——奥林匹斯山。
奥林匹斯山高约27km,大概相当于3座珠穆朗玛峰叠在一起,火山口直径有85km,总面积相当于半个法国。
如果你有一副好望远镜,在家里就可以看到火星上的这座巨大火山啦。
还有一点让我很惊讶的就是,一般在我们看来,火山喷发出的都是高温物质,那有没有不是喷发高温物质的火山呢?
还真有,比如海王星的卫星“特里同”上的火山,它喷出的就不是高温岩浆,而是冰块。
最后,在看这本书时有一点让我很感动,那就是科学家的献身精神。
老普林尼的观察笔记让我们了解数千年前维苏威火山爆发的场景,火山学家卡提亚•克拉夫特夫妇的研究让我们减少火山爆发受的伤害。
火山非常危险,喷发时可能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是离火山越远越好。可是作为科学家,却得“逆行”,走向火山,走近火山。因为只有这样,科学家们才能更好地了解火山。
正是因为这些艰难、曲折的探索,因为这么多献身科学的专家,现在的我们才得以预测火山,提前撤离火山,远离灾难。
而我们能做的,大概就是多了解一些关于火山的知识,不让科学家们的努力白费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