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相信什么(关于北上广依然相信爱情)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相信什么(关于北上广依然相信爱情)(1)

熙熙攘攘的车流在街道穿行,帝都胡同的巷陌内,刚出炉的包子香气四下弥漫。

这是他来北京的第五个年头,来时风华正茂,现已增添几分沧桑。

结束周末的饭局,短暂的热闹仿佛是他们的,自己什么也没有。回到15平米的出租屋内呆坐,家电尚未配齐,与世界的唯一窗口仅剩手机屏。

成年人的朋友圈袅袅几笔,却诉说当下最直观的感受:孤独,一种仿佛全世界仅剩自己的孤独感。

有人概括这种无人问我粥可温的生存状态:

水果一次只买三四个,因为买多了吃不完尴尬;家里的猫猫狗狗成为日常的精神寄托;快递寄到公司因为家里没人收......

关于逃离北上广的命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当我们讨论去留,其实讨论的是人生选择的问题。

01 北漂五年,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上大学时,我憧憬北京女子图鉴里的女主,由于不满四川老家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奋斗打拼的故事。

我在北京一家上市公司做活动策划,从初入职场的茫然到现在混得算风生水起,想起那段熬夜加班做方案的日子,可以说是人生路上的宝贵经验。

每年春节回家,和已结婚生子的发小聊天,我感受到显然的格格不入:她们只关心家长里短,谁家闺女找了对象,谁家鸡飞狗跳......

如果我没有去北京,大概率会像她们一样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全职带娃,但像我这样有野心的人是关不住的,只有像北京这样的地方才能给我自由呼吸的空间,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性。

02 从北京回到小县城,我选择了踏实的生活

2013年初,小钟开始北漂,租住在清河,“集体宿舍、12个隔间,一个床铺700元/月”,每天上下班挤地铁公交的,要花两三个小时,来不及吃饭就在楼下随便买两个包子解决。

有时候走在人流如潮的马路上,会觉得这个城市好大,好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当中,不是没想过逃离“北上广”,回到老家过优渥闲适的生活,但对充满无限可能未来的憧憬和大展拳脚的志向。

直到2016年,感情、事业都不顺,夜里因为忘记关集体宿舍的门被东北房东大妈要赶出去,顿时急得智库。“反正我也买不起房,也不可能永远在这扎根”,她决定“离开北京,把所有受伤的过往埋葬在这里”。

后来,毅然回到了小县城,托家里的关系找了一份国企文员的工作,虽然工资没有北京高,但也清闲,没有KPI,没有日报和周报,不用24小时守着手机回微信,也不用天天外卖泡面,一日三餐能吃到妈妈的饭,也是一种幸福。

她以前紧绷着的情绪,放松之后,发现了小地方的好:

周末偷个懒,一觉睡到自然醒,和三五好友骑个自行车在江边溜达,晚饭散散步吹吹江风,她说,这种生活是有美感的,也许有些平庸,却也叫人踏实。

【写在最后】

关于是否逃离北上广的问题,一千个人总有一千种答案,也没有所谓的对错与否,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所向。

总而言之,住在北京,人生百态;离开北京,百态人生。我们居住的城市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意味着选择哪一种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而活的权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