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最老的古城建筑(提篮桥除了监狱)
说到提篮桥,大家往往会和监狱两个字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块位于虹口区南部的历史风貌区内,许多住宅、店铺、学校等建筑物都非常出名,而且这里还保留着不少当年在沪犹太人生活过的历史印记,在虹口区乃至整个上海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赶紧来看看这些历史建筑和TA的故事吧!
提篮桥监狱
提篮桥监狱位于虹口区提篮桥长阳路(原名华德路)147号,是一座著名监狱,因其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享有“远东第一监狱”之名。同时也是最靠近市中心的监狱。
这里原为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监狱。大门在长阳路147号。建于1903年,工部局设计,入口用叠涩造型,厚实而有透视感,为装饰艺术派风格,监房部分用青砖砌筑。为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原为摩西会堂。位于长阳路62号,建于1927年。建筑主体高三层局部四层,砖木结构,外廊式建筑。顶部为红色平瓦四坡顶,每一层外均砌筑一圈砖叠腰,与两檐间粗细相同的同色砖带形成有韵律的水平装饰主题,门套和窗套、窗台均置有弧线,风格基本统一,但有各具特点。建筑既有正宗犹太建筑装饰风格,而其纯线条的简洁做法又似与装饰艺术派相关。是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沿着长阳路继续向南走,便来到舟山路。舟山路在1907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这条短而精致的小路连接了长阳路与霍山路。
站在长阳路舟山路口,可以看到位于闹市之中、成排的三层楼红砖犹太建筑,这便是过去犹太难民的居住地。
原犹太难民居住地
位于舟山路21~81号,约建于1910年。近代外廊式建筑,外墙主立面设有连续的清水红砖券式外廊,采用弧形券和半圆形券,局部使用简化的古典式清水红砖柱,背面为青砖清水墙,红砖清水腰线。属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原百老汇大戏院
又称罗伊屋顶花园,位于霍山路57号,建于1928年。装饰艺术派风格。1930年9月开幕,二战期间是居住在虹口的犹太难民主要休闲场所。1952年易名东山大戏院,后曾停业十年,1976年复业并更名东山影剧院。
霍山公园
位于霍山路118号,建于1917年。原称斯塔德利公园(司德来公园),1944年改称霍山公园。二战期间,日军在公园附近设隔离区,限制犹太难民行动。
原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
位于霍山路119~121号,建于1910年代。巴洛克风格,系一幢双门面三层楼房。二战期间,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在沪设立的分支机构,为支援欧洲难民最重要的国际组织。现属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惠民路117弄住宅
新式里弄。因弄道较宽,旧时曾名四德来路(以通司德来公园即霍山公园而名)。为不可移动文物。
健苑小区
位于惠民路118弄。为新式里弄,砖木结构二至三层。属不可移动文物。
海翔小区
原江海关职员宿舍。位于惠民路149弄。现为不可移动文物。
资料:上海市测绘院官方微信@图溯上海
编辑:张添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