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记者实习小结(记者编辑实习周记二)

停课不停学, 老人准时上网课

时间回到新中国成立之初,那时我国人口文化程度极低,全国80%的人口都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足20%,能够上学的都是当时家境极好的孩子,有背景、有资源。如今,六七十年过去,当时那群想上学却上不起学的孩子还是保有如当年近疯狂般的求学精神。

今天的他们,不仅每周奔波于学校与住处,而且还开始接受起了网课,每天准时准点看直播,无论何时何地,那种求学的精神一直都在。

他们,是老年大学的学生,几十年风雨过后,学校还是那个最能让他们静下心来汲取营养的圣地。因受疫情影响,今年全国的学生由原有的线下上课方式改为线上上课。老年人作为最易被传染的人群,老年大学更是不敢轻易开学,但在家里待了好几个月的学生们实在忍不住了,多次询问学校何时开学,学校也都理解老年人想上课的迫切心情,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给学生们上网课。

电视台记者实习小结(记者编辑实习周记二)(1)

作为接受高科技难的一个人群,他们是如何上网课的呢,期间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有何需求和期盼,学校接下来的打算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和亚玲姐一起采访了目前网课上得如火如荼的四川老年大学和成都市老年大学。

四川老年大学,在校学生9000余人,5月25日首次开播,开播前一周以花絮的形式提前预告,每班班主任提前在班群通知、倡导,每天直播前半小时将网课链接发送至班级群里,学生只需点击链接就可直接进入网课界面,每堂课时长1小时,45分钟上课,15分钟答疑。截至6月10日前,上课总人次已达到两万人。

电视台记者实习小结(记者编辑实习周记二)(2)

问及给学生上网课的原因,教务处的陈主任回应说,首先,学校3年前就有此想法,但由于缺乏此方面的专业人士,一直搁置,正好今年碰上疫情,将线上教学的计划提前了;其次,老年人抵抗力弱;每日忙于家庭琐碎之事,接触人群多;子女多在国外,现在国外疫情还是较严重,部分人群会选择回国,对在国内的老年人有一定的传染风险;然后,我们的学生对学校有极强的依赖性,天天催着上课,渴望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最后,老年人对现代信息接受程度比较慢,可用此方法帮助老年人接受现代电子产品,所以,综合考虑,我们还是决定给学生上网课。

对于上课期间学生遇到何种问题,文学系主任童老师说:“主要是操作上面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懵,虽然是点开链接就可以,但是点开之后还需要进行报名,很多学生就不知道,不能评论,不能送花,当时就比较慌,然后马上给自己的子女打电话寻求帮助或者给自己班主任打电话请求解决,但只要上过一次之后,学生们就都懂了,其实他们的学习能力都挺强。”

对于学校接下来的打算,陈主任回应说:“线上线下相结合,因为目前学校场地有限,所以学生的容纳量也有限,不能满足更多老年人学习,而网课可以打破时空限制。通过网课教学,可以为全省的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的免费教学,这也可以为更多的老年人扩大视野,增长见识。”

成都市老年大学,在校人数900余人,5月18日试课,课程严格按照春季教学大纲进行,内容不变、标准不变、要求不变。因复学时间较晚,由以前的一周一次课变为一周两次课,课程总数不变。对于不想上网课的学生,学校进行退还学费,提前一次试课,看个人意愿,每班报名人数达到开班人数才会开课。

针对老年人上学年龄问题,教育宣传科的白主任答道:“我们学校规定的是50-80岁,原则上超过80岁的老年人不接受报名,如果实在要来,需要家人签订责任书。”

问及学生线上上课与线下上课的区别,书法创作班的班长马益刚说道:“我们班上34个人,34个人都在上网课,线上上课可以减少劳顿;课程内容可以回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家上课都比较顺利,期间也没遇到什么问题,网课真的太方便了。”

电视台记者实习小结(记者编辑实习周记二)(3)

而舞蹈男班的巢燎原还是坚持认为线下上课更方便,线上上课不直观、老师不能及时、直接进行纠正,因为每年都会给市里面表演,需要集中练习,网课只能教一些基本动作,虽然老师线上上课比线下更仔细,但效果赶不上线下。在电脑使用方面也有问题,比如如何安装软件、注册登录等。

提及巢燎原的心愿,他直呼:还是希望尽快开学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