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一般贴哪个人物(门神为何有那么多)

门神,司门守卫之神,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在古代民间信仰中,人们将门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


门神一般贴哪个人物(门神为何有那么多)(1)

新时代,新风貌,所以贴门神更多的是去传承传统文化,是对美好的一种向往。

年俗,只要你不迷信,那都是精华,你迷信了,才有糟粕。

小年的时候,书生曾提到上古时期人们祭灶,当时只是一种单纯的祭祀形式,灶神还没有被人格化,只是后期神话体系较为完善之后,才有了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形象。

门神也是一样,早期就是对“门”的一种祭祀。


门神一般贴哪个人物(门神为何有那么多)(2)

慢慢的,人们想到了神,神能保佑大家平安,所以才有了门神的形象。

门神,有很多位,因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风俗、不同的民族习俗等原因所致,出现了不同的诸多门神,接下来我们聊一聊为何会这样。

一、何时出现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

最早的时候,百姓家中的门上挂着或者贴着的是桃木。


门神一般贴哪个人物(门神为何有那么多)(3)

桃木,可以辟邪,书生的奶奶一直在房间里放着桃树枝,每次身体不舒服,都要拿出来挥一挥。

这是奶奶那一辈人独有的信仰体现,可以说是迷信。

桃木辟邪,也是有出处的,《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

后来,桃木上有了符号,形成了桃符,再后来门神被刻到了桃木上,成了门神(大多没有形象,只是两个门神的名字神荼、郁垒)。

到了西汉时期,人们发明了纸,这才有了张贴的纸质门神。


门神一般贴哪个人物(门神为何有那么多)(4)

最早被形象化和人格化的门神,便是神荼、郁垒,《山海经》载:“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卑枝东北曰鬼门,万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众鬼之害人者”。

辟邪,始终是离不开桃树了。

《西游记》,天庭里有蟠桃园,也是有辟邪的作用的。

二、为何那么多

最早的门神是神荼与郁垒,可后期为何出现了那么多呢?

尊神。


门神一般贴哪个人物(门神为何有那么多)(5)

对神话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神话体系里有“天、地、神、人、鬼”五仙,其中的神仙,大多是下界百姓尊神。

哪些历史人物会被尊神呢?民族英雄、能征善战的大将军、朝中的清官和忠臣、古代圣贤,等等。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关羽了,百姓尊他为神。

神话体系里,被百姓尊神的凡人,需要得到玉皇大帝的认可,才能位列仙班,到天庭任职,否则只能是百姓心中的神。

人们贴门神是因他们可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因此符合这些条件之一的被百姓们尊为神的古人都可以成为门神。


门神一般贴哪个人物(门神为何有那么多)(6)

正因此,我们看到了后来出现的福禄寿、秦琼和尉迟恭、温将军和岳元帅、钟馗、加官进禄、哼哈二将、富贵进爵、桃人、马超和赵云、孙膑和庞涓、关羽和张飞、燃灯道人和赵公明等门神。

由于门神太多,古人还为他们分了类,大致有六类:驱邪类、祈福类、宗教类、武将类、文臣类、其他类。

最具特色的是金鸡和老虎,古人认为鬼畏惧金鸡,老虎能吃恶鬼等。

鸡,在古代是“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


门神一般贴哪个人物(门神为何有那么多)(7)

民间将鸡视为吉祥物,说它可以避邪、可以吃各种毒虫、可以为人除害等等,大年初一就是鸡日,可见“鸡”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老虎,百兽之王,一直有传说它吃恶鬼等邪祟。

三、贴其他可以吗

完全可以。

假如你喜欢《水浒传》,可以将及时雨宋江和玉麒麟卢俊义的保镖解珍和解宝、吕方和郭盛当做门神贴在门上,这也是史上某一时期的某一区域做过的;假如你喜欢《西游记》,也可以将孙悟空和沙悟净当做门神,只要有商家出售,你就可以买,就可以贴。


门神一般贴哪个人物(门神为何有那么多)(8)

允许古人将他们认为可以起到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作用的人物当做门神,也允许现代人啊。

当然,现如今我们讲的是传承传统文化,所以还是用史上出现过的门神,这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尊重。至于贴哪两位,书生建议神荼与郁垒,毕竟是最早的门神。

说在最后:


门神一般贴哪个人物(门神为何有那么多)(9)

门神,从无具体形象,到被形象化、人格化,这是神话体系完善的结果;从单一的“神荼、郁垒”到史上英雄、贤者等,这是人们对古代英雄、贤者崇拜的结果。

后来出现的门神,比如关羽、秦琼、尉迟恭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了,而是人们对他们的崇拜,将他们门神化,借过年的机会去拜他们。

参考文献:

1、《风俗通》

2、《山海经》

3、《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4、《荆楚岁时记》

5、《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

注: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图片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书生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