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如何释字(卢瑞明后山话解诂)

作者:卢瑞明

训诂学如何释字(卢瑞明后山话解诂)(1)

秋收时的后山农民。照片来自呼和浩特市反邪教协会“塞北风网”副总编杨东升老师,在此致谢。

内蒙古大青山北部后山汉族人,说话土里土气,发音半晋半冀。外地人听来觉得“菜水气”,很别扭,有些话甚至听不懂。我们后山当地人听起来却乡里乡亲,自然亲切,而且认为那些土话表情达意简洁生动,中肯形象。

后山话里那些方言土语源于晋陕,带有鲜明的晋中晋北或陕北人的语言特征,并且也受到当地居住过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突厥、蒙古)语言的影响(有许多借用词汇),形成了独特后山话。我们知道,汉语是丰富多彩的,其文字符号是象形表意的,尽管各地口音不同,但只要把汉语本字写出来,但凡懂汉文的人就能明白其义。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刚迁居到后山某地的甘肃人,到当地供销社要买一个“尼亚天袜子”,售货员听不懂,猜测他要买一双尼仑袜子,于是将袜子拿到柜台上,这个甘肃佬笑得前仰后合,连连摆手。售货员让他写在纸上,他写了“碾盐铁窝子”五个字,售货员愰然领悟了:原来他要买一个捣咸盐的“铁钵子”。

我们研究一些汉语方言土语(除却借用的外来词),应该极力地去追寻它的“本字”,而不能用同音字附会凑音节,那样域外人就弄不明白了。还有,有的词汇本来是大众化的,但后山人用嬗变后的当地语言去交流,外地人也懵懂了。如果能找出恰当的本字,土语也不土了,这些方言也大众化了,只不过有的读音走调些。过去“山药蛋”派用山西地方语写出的小说,全国读者都很赏识。

下面是我近几年收集下部分后山话词汇,通过解释和组词造句,来诠释这些词汇意义。写出来与大家共飨,并给予批评斧正。

1)搲(Wā):例如,搲米、搲面、搲粮。

2)熥(tēng)例如,揭锅盖让热汽熥了手,好疼呀。

3)汆(cuān):一种烹饪方法。例如,汆莜面、汆饺子、汆煮鱼子。

4)劐(huō):例如,劐开羊肚,把肠肚倒了。

5)攉(音同劐),例如,把土用锹攉成一堆。

6)搋(Chuāi):后山音读“猜”,动词。例如,搋糕、搋莜面。

7)欻(chuā):拟声词,例如,欻啦一声,打了一摞碗。

8)缯(Zèng):例如,把口袋缯牢。

9)揞(ǎn):动词。例如,揞炒米;胡说赛如揞麻子了。

10)擩(rǔ):动词。例如,擩袖子,擩手就打人。

11)迤(yǐ):介词,指示方位。例如,达茂旗迤南是武川县,迤东是四子王旗。

12)扽(dèn):动词。例如,把绳子扽紧。

13)戗(qiàng):逆着。例如,戗风子,戗上坡。

14)邅(Zhān):改变方向,后山音为“折”。例如,走出去又邅回来(返回来)。

15)谄附:后山人发音为“颤乎”。例如,别看他有钱有势,但人品低下,所以我不谄附他。意思是对他不献媚、不阿附、不理会。

16)佻(tiāo)货:例如,这个女孩整日描眉打鬓,不务正业,真是个佻货。

17)偾(fèn)挑:挑拨是非。

18)磔(Zhé)骶(dǐ)、磔股:都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引申为残酷地折磨。例如,没明没夜的让加班却不给加薪,真让这个狗日的老板磔骶酷了。

19)膗(Chuǎi)货(包):膗,肥胖而肌肉松弛。比喻畏琐无能的人。例如,从小就是个膗货,长大也没出进。

20)嘎渣:例如,人活脸面树活皮,墙头活得一把嘎渣泥。

21)赧(nǎn)心:后山话发“兰性”音。心里羞涩,难堪。例如,吹了半天牛却没办成,不觉得赧心吗?

22)更脬(pāo):有人写作“圪泡”。脬,尿泡,借代为生殖器;更,更换。骂人话,意为野种。

23)抬腰:后山人发“待耀”音,动词,动宾合成词。这是在古代农耕社会产生于黄土高原农民中的一个词汇。他们经年累月弯腰劳作,挺腰擦汗。所以活动腰是一种常态。一抬腰表明在干活,不抬腰说明在休息。后来引申为一切活动。例如,“不抬腰”,指懒得做,不想动弹。

24)擖(Kā)肋:动词,动宾合成词。擖,刮;肋,这里指代腋下。挠痒痒之义。

25)嗔(Chēn)叫:嗔,生气不满意,普通话为“嗔怪”。例如,他嗔叫我不按时服药。

26)牾(wǔ)强:牾,形声字,本指雄性畜兽争强角斗,即牾架。后转义为抵触冲突。这里指性格强悍霸凌。例如,这个人太牾强,少跟共事。

27)坼(chè)脱:指墙壁裂开将要倒塌,转义为办事拖拉疲沓吊儿郎当。

28)晷(guǐ)误:晷,时光。耽误、延误了时间。例如,在家晷误了大半天,误了定点班车。

29)圪蹙:普通话为“颦蹙”。例如,“柳妈的脸颦蹙得像个核桃”(鲁迅《祝福》),指柳妈的脸收缩褶皱。

30)捶揳(Xiē):并列合成词,后山音为“出习”,就是打的意思。

31)撵督:后山音为“撵段”。督,督促。并列合成词,就是赶走。

32)受窒:窒,阻塞不通窍。动宾合成词,引申为不痛快不高兴。

33)踅(Xué)摸:来回寻找。

34)瀑潭、泓滥:比喻一片。例如,一瀑潭水,尿泓滥褥子。

35)掴挞:例如,把身上的土掴挞掴挞。

36)围襻:例如,出门把孩子围襻好,小心着凉。

37)磬净:例如,锅里的饭被吃了个磬净。

38)捩着、慊着:都是指生气不搭理了。

39)撺促:普通话为撺掇。

40)酷啬:特别抠门。例如,做人不能太酷啬了。

41)央霁(jì):央,恳求;霁,消除怒气。用好言抚慰。例如,孙子哭闹不休,奶奶说:“乖宝宝听话,奶奶央霁央霁。”

42)圮(pǐ)塌:建筑物颓败,与疲沓义不同。

43)格淫:有人写作“圪淫”。淫,污秽,特别闹心。

44)阳鹜:偏正合成的形容词,享受阳光的鹜鸟痴苶状。转义为痴苶呆滞。

45)抟(tuán)玩:抟弄。

46)惬乎:合适,舒适。

47)枵(xiāo)薄:比喻地方贫瘠,人情不厚道。

48)客凉:难为情。主人不热情,把上门客凉困在一边,使客人心情窘困尴尬。

49)圪郅郅:郅,副词,极、很。例如,天冷得圪郅郅的。

50)巷廊廊:仄逼的小巷。后山音黑廊廊。

51)还有黑黢黢、圪攘攘、鸦眠静雀、鬼打猱扒、眍䁖凹齿、埂塄洼堑、气短咽齁(hōu)、呷吻饕餮(贪吃状)、毬迷性眼、死眉恙眼、杵头砍脑、水漫八汊(后山音水麻不采)、圪顶酪蛋、忽昕忽暗、阁落缝隙、豉豉(chǐ)瓣瓣、阊门不开(一年无雨,颗粒不收)、舂(chōng)牙料嘴、匙箸碗盏……这些一看就懂,不一一解说了。

据有人考证,汉语中有几句熟语用字是错误的,只凑足了音节而没顾及本义。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句中的“臭皮匠”应该是“凑裨将”,裨将是副将,皮匠与军事无瓜葛,十个抵不上军事家诸葛亮。再如,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句中孩子应该是“鞋子”。湖南人把鞋子读成海子,我们后山人也叫鞋“海钵子”。狼很狡猾,猎捕者要跑很多路,磨鞋费袜。有谁将自家孩子作诱饵去捕狼呢?这些将错就错词语已约定俗成,应用弥久,只能清谈异议,不可能改正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