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的记载(白帝托孤和出师表)
17世纪英格兰光荣革命之后,以议会为主导授权内阁总理或首相行使行政权力,并保留英国国王,创立了一种“君主立宪”的近现代国家政体。
它是古老的封建君主制与近现代民主政体相互妥协的结果,保留的君主一般“统而不治”“虚君政治”,仅作为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存在,不具有实际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而1800年前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在开国君主刘备因为猇亭大败(223年)忧郁而死之后,丞相诸葛亮受遗命辅政后主刘禅,之后蜀汉的政治运作和权力格局与“君主立宪”的“虚君政治”有着惊人的相似。
刘禅当时的处境,几乎与“君主立宪”制度下的国王一样,成为蜀汉政权的象征。而实际上的行政权力,几乎都操之在丞相诸葛亮手中。诸葛亮之后的蒋琬、费祎执政时期,蜀汉政权的权力格局也相差无几。
但古往今来却几乎没有人因此而将诸葛亮等视为权臣,没有像评价霍光、曹操等人一般去指责诸葛亮弄权欺主。相反人们习惯性地把诸葛亮看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代贤相,也把刘禅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视为一种良性典范而大肆褒扬。
个中缘由和奥妙其实就在于,刘禅和蜀汉朝廷上下都接受了“虚君政治”的权力安排。而这一权力安排方案正是先君刘备和诸葛亮二人共同妥协制定的,先以托孤的方式赋予其合法性,再以《出师表》的方式公之于众来固定化。
蜀汉丞相诸葛亮
【一】白帝托孤孕育了蜀汉“虚君政治”体制,也赋予“虚君政治”以合法性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以为关羽复仇为名举大军攻东吴,却不幸大败于猇亭,差一点全军覆没。狼狈逃回永安(今重庆奉节)白帝城的刘备,悲愤郁闷羞愧交织在一起,最终病死在那里。
弥留之际,刘备特地把反对他出兵的诸葛亮从成都召至榻前,叮嘱后事、托以军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托孤”。
而托孤内容有三:一是对诸葛亮交代后事,“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二是给成都的刘禅下诏,叮嘱他从此以后必须以父礼事诸葛亮,“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三是叮嘱随侍身边的鲁王刘永,再次强调以父礼事诸葛亮,并点明刘禅、刘永兄弟与诸葛亮的“共事”关系,“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
①“不孤而托”,老练的刘备定调“虚君政治”
所谓“托孤”,是指君王将逝之时,继位的嗣子幼小无法处理政务,不得已托大臣掌握实际最高权力,以保证国祚不断、政权连续。如周公辅成王,吕不韦辅嬴政,霍光辅汉昭帝等。
当时的刘禅已经年满十七岁,完全就是个成年人,按照常理根本就不需要刘备找一个大臣来托孤的。但刘备仍然选择让已经成年的儿子当“傀儡”,而让毫无血缘关系的诸葛亮执掌大权,不得不说白帝托孤是一次奇怪的“不孤而托”。
再者按照正常的托孤程序而言,既然要“托孤”就应当有“归政”,不然就无法保证封建君主家天下的延续,历史上因此而发生流血冲突的比比皆是。历经世事的刘备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他却绝口不提归政之事,反而说出允许诸葛亮自行废立的话来。
如此奇怪的白帝托孤,看似完全违背了君臣纲常和“家天下”的准则和传统,实际上却深埋着刘备对蜀汉政权延续的周全考量,那就是刘备为刘禅和诸葛亮和平共处而设计的“虚君政治”。
白帝托孤
②“虚君政治”虽说无奈,却是最佳选择
对于白帝托孤,明末清初王夫之的一番议论可以说点出了关键,“先主之任诸葛,而诸葛受任纷争之世,而后主不足有为也。两俱弗获,已而各尽其心耳。先主不能舍后主别有所立,则不能不一委诸葛亮以一后主之心。”
也就是说,在三国鼎立的态势之下,魏蜀吴之间的斗智角力容不得一点马虎大意,需要有能力、有意志的人来保证政权的延续和发展。
而刘备深知起子刘禅是个庸人,在乱世不仅不能成事,而且身死国亡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反观诸葛亮,一路跟随刘备,能力出众自不必说,个人品性和志向也几乎无可挑剔。因此,刘备在病榻之前才会做出一反常态的权力安排,让刘禅与诸葛亮从传统的君臣尊卑关系,转变为“虚君政治”下的“共事”关系。
刘备选择“虚君政治”,当然是迫不得已的一种妥协,但也不失为权衡利弊之后的最佳选择。至于后果如何,只有留待事实检验了。
对于后刘备时代的蜀汉政权,先帝的遗命具有最高权威,必须不折不扣付诸实施,“虚君政治”的合法性也会因此得到保证。所以,后来诸葛亮上《出师表》时,才会动辄“先帝”达到13次之多,也就是为了强调他的丞相权力合法性来自先帝。
蜀汉昭烈帝刘备
【二】“虚君政治”下权力分配和运作的具体方案,需要透过《出师表》的形式公开和固化诸葛亮执掌蜀汉政权后,首先修复与东吴的联盟关系,接着亲自率兵南征平定西南边境的叛乱,蜀国因此“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诸葛亮“乃治戎讲武,以侯大举”,全力准备北伐。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亲率诸军北驻汉中时向后主刘禅上表言事,即后世所谓《出师表》。
诸葛亮精明务实、不讲求虚礼,在北伐付诸行动的关键之际,郑重地向刘禅奉上《出师表》。可以想见绝不仅是为了表达忠心,也并非要对刘禅做出单纯的道德说教。而是将酝酿多时的蜀汉权力分配和运作的具体方案,以上表这样一种公开的方式,向刘禅和内外臣工和盘托出。
在白帝托孤四年之后,先主刘备虽然确定了“虚君政治”的原则,但是已经成年的刘禅可能未必就会乖巧顺从,宫廷内外、朝廷上下也不一定清楚。同时,具体的权力分配和运行方式也不明确,无疑会带来诸多不必要的困扰和质疑,影响蜀汉君臣的和谐关系以及政权的运行。
因此,诸葛亮选择以一种近乎公开的方式,把本来只是一种默契或者约定俗成的东西,用白纸黑字的表章来加以固定化,不得不说是一着妙棋。
通过上表,向蜀汉整个政坛宣布大后方重要机构的权力分配与人事安排,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运行准则,以保证蜀汉的政局稳定,从而有力地支援前方的战事。
出师表
【三】刘禅作为成年之君,难免对自己摆设的位置有情绪,需要规劝《出师表》开篇不久就规劝刘禅,“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乍一看“妄自菲薄”和“塞忠谏之路”似乎是矛盾的,如果一个皇帝看不起自己,那么他在臣下看来就不会有什么正形和威仪,臣下就会敢于对这个皇帝议论纷纷,所谓的“忠谏之路”应该很畅通无阻才符合逻辑。
相反,一个皇帝如若威福自操、任性妄为,臣下才会因此惊惧万分,不敢出声,才会“塞忠谏之路”。
而《表》中所言的逻辑,要如何才解释的通呢?不妨做一个推断,作为成年君主的刘禅,因为先帝和丞相达成的妥协而事实上成了一个摆设,心中或许多少总有一些不甘心或不情愿。然而他又无可奈何,只有选择一种看似很无理的方式进行情绪宣泄,那就是诸葛亮所说的“妄自菲薄”,用作贱自己来发泄不满。
发泄难免会将矛头指向丞相诸葛亮,久而久之皇帝的心思就会从宫廷流向朝堂,再传向民间。一旦形成舆论趋势,刘备和诸葛亮好不容易达成的方案,势必会因为反对声浪而遭受质疑,进而引发包括皇帝刘禅在内的反对行动。这样的后果,很有可能就是诸葛亮身败名裂,蜀汉政权加速土崩瓦解。
诸葛亮显然不会允许这样的局面出现,因此开篇就抬出先帝刘备,并以此名义给刘禅上上思想课。
而在《表》末,诸葛亮进一步要求刘禅“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意思就是要善于自处,为自身考虑要听得进劝谏,好好回忆并牢牢记住先帝的遗诏说了些什么。
刘禅读到这里,刘备在白帝城对着诸葛亮说的“可辅”、“可取”的声音恐怕就会在耳边想起。这是诸葛亮摊出的底牌,也是对刘禅最严厉的警告,目的就在于保住刘备当初定下的“虚君政治”。
后主刘禅
【四】在皇宫内庭、城中军队两处关键位置,需要可靠的人事安排来保证对刘禅的规范对刘禅在言语上提出了劝谏之后,紧接着就要有具体的权力和人事来规范刘禅的行为。
蜀汉的权力格局集中在皇帝刘禅的宫中,以及丞相诸葛亮的府中。而按照“虚君政治”的安排,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依然掌握在诸葛亮手中,因此无需赘言。真正需要安排和规范的,是刘禅的宫中。
诸葛亮提出的要求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意思就是刘禅皇宫之内的事务,也不能自外于国家法律,应当与丞相府一样,接受诸葛亮的约束。这是权力的再一次分配,将皇宫内务一并纳入管理。
而约束和管理靠的是掌握宫中的人事安排,《表》中提到侍中董允、将军向宠,就是诸葛亮能否实现宫府一体化管理的关键。对于董允,诸葛亮要求刘禅“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等于宣布宫中的一切权力归董允等人实际掌管。
在虚君政治下,宫中并无太多权力,而最经常要办的“事”是什么呢?就是根据“府中”的意图和决定发布诏令,履行法定的“批准”手续。因此董允等人的中心任务就是“制约”、规劝刘禅与丞相府能够相互协调配合。
防止皇帝身边集结不利于丞相府的势力,防止有人从中作梗,构成对诸葛亮行驶权力的潜在威胁,防止刘禅主动或被动地破坏“虚君政治”模式。
而关于“营中”之事,也就是成都城中护卫军队的调动管理事宜,刘禅同样需要咨询时任中部督的将军向宠,“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其实军队中的日常事务,与身为皇帝的刘禅没有什么关系。而有关系的则只可能是关系到军队将领任命、军队调动等重大事项。
诸葛亮对刘禅的要求,实际上是告诉刘禅,不能随便在军中安插人事,也不能随意调动军队,为的就是防止刘禅一时情绪上来做出对丞相府不利的事情。
在对宫中、营中的人事安排和权力归属作了交待之后,更重要的就是让刘禅切实执行。应当对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亲之信之”,不能重蹈依靠小人宦官、迫害忠良大臣的覆辙,阻挠董允等“贞亮死节”之臣行使权力,不要成为桓、灵那样令人“叹息痛恨”的皇帝。
诸葛亮
结语
一个政权,尤其是蜀汉这样的政权,强敌环伺之下生存危机才是最大的矛盾。因此,以刘备之老练,在现实情形中也不得不与诸葛亮妥协,选择“虚君政治”这样看似违背封建君臣伦理,而实则却又最能维持蜀汉生存的方式。
《出师表》作为对“虚君政治”的具体权力分配和人事安排,无论从字面意思还是深层含义来看,都远不是那么温情脉脉。但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诸葛亮终其一生都是刘备父子的忠臣,也难怪古往今来多少人对其推崇备至。他虽然大权在握十余年,却始终洁身自好,不称王、不结私党、不贪钱财、不为子孙谋私利,也最终得以善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