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拆十座庙也不拆一桩婚的报应(解决问题要符合积极性目标)
目标法则有五要素,即具体、量化、可行、相关、时限,对于心理问题而言,还要增加两项要素。
这两项要素为心理的、积极的,即要解决的问题是心理性质的和积极向上的。
这里重点强调积极性这个要素,所谓积极一是积极关注,发现一个人好的变化和亮点,二是积极引导,促进一个人向好的方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搞好人际关系。
也就是说,给人家出主意,解决心理问题,或者处理现实问题,最要紧的就是积极引导。
举两个例子。
一个故事是反例,让人多想别人不好之处。
某人离异后无法忘记前妻,甚至因此出现心理障碍住院治疗,经了解其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前妻脾气暴躁,疾言厉色,有了外遇坚决提出离婚。共同养育几个孩子,由男方全部抚养。
详细了解,不难发现所谓忘不了背后是离不开,这是因为求助者心理年龄幼稚无法自我担责,而离不开背后还有不能信任别人,认为没有别人会真心照顾自己孩子。
由此,建议调整忘不了离不开前妻这个不合理念头,方式之一就是尽可能写出前妻不好的方面,增加厌恶和反感,避免藕断丝连般的心理挂念。
这个方式类似“惩罚”性质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试图通过批评惩罚减少行为发生。
我们知道用惩罚方式减少某个行为,并非上策甚至是最下策,这是日常生活都要避免的,作为对策多是无效。
更大问题在于,这个方式不是积极引导,不符合目标法则的“积极性”,有潜在有害性,通过仇视厌恶别人,只会让关系更加糟糕,让当事者备受打击。
因为,仇视厌恶别人,就是投射自己想法,这些被仇视的内容本质上每个人都有的,会让自己更加痛苦。
这真是一个够糟糕的主意。
再看一个故事,如何处理年轻人和父母的糟糕关系。
年轻大学生在其幼年时父母离异,名义上跟父亲,但实际由奶奶养大,没有体会到家庭温暖,父子关系一直不好,现在父亲有重病,希望孩子假期陪伴,孩子很不乐意又觉得要孝顺,非常痛苦。
此类事情很常见,如何处理也有代表性。
一个方式是增强个人权利意识。年轻人缺少独立性,边界感差,需要平衡好自己权利和别人权利,能面对问题还能享受生活。比如可以给建议,处理假期事情有很多方式,除了回家和留校,还可以兼顾。
按照边界感方式处理,突出的是独立性,但不可避免回避父子关系,问题在于父子关系现实存在,不可忽视回避。
另一个思路是提高双方共情能力,促进亲子理解和关系和解。共情学生成长之路不容易,看见即疗愈,同时不能破坏父子关系,指责抱怨批评惩罚都是消极方式,要不得,甚至回避也不对,要同时共情父亲不容易,毕竟为孩子长大没有不管不顾,只是能力缺乏罢了。
古人云,“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劝和不劝离背后,蕴含着积极思维模式,如果婚姻还可以解除相忘于江湖的话,但亲子关系是永久存在的,这个只能保护不可破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