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经典20句 余秋雨135.至谊高山流水成了我们的信仰

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坐在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的讲堂上,品味中国文化的润物无声和磅礴生机。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香如兰。——《易·系辞》

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欢乐中发生而共享了。——纪伯伦

余秋雨经典20句 余秋雨135.至谊高山流水成了我们的信仰(1)

我正在讲君子之道的第一个难点,叫君子之交。我上次讲到,君子之交的最高等级是至谊。小的时候看到的那个让我震撼不已的故事,等长大以后我慢慢知道,这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里边。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神交

那个弹琴者叫俞伯牙,听琴的人是个樵夫叫钟子期。俞伯牙弹的时候,弹的内容是心在高山,钟子期马上就听出来了。 过一会儿,俞伯牙弹琴弹到了流水,钟子期也马上听出来了,这让俞伯牙非常震撼。

他在大城市里边这么弹琴,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知音。素昧平生,怎么在我手指上神秘的音乐,你一下就知道我心中在寻找什么,因为他一会弹高山,一会弹流水,所以,“高山流水”这四个字,就成为千古以来最高友谊的代称。中国人讲最高的友情,就讲高山流水。

这个故事应该是很早很早以前发生的,这是《列子》里边所写的内容,不管是我们战国时代的两千多年了,如果《列子》是魏晋人的手笔,那也有一千多年,故事的真实性已经很难考证;但是毫无疑问,这个一两千年之间,中国人凭借这个故事,建立了对友谊的信仰,这个比故事本身的真实还要重要!

因为这一两千年,代代的中国人,就像我小的时候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一样,我们被这个故事震撼是真实的。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已经不重要了,而后面几千年的震撼才是最重要的。这个重要性使得中国人成为了世界上特别懂得友谊的最高等级的那个族群,居然懂得高山流水。

余秋雨经典20句 余秋雨135.至谊高山流水成了我们的信仰(2)

我很少在其他国家的有关友谊的故事里边看到这么超越、这么短暂,又这么美好的友谊故事。每个人心头就开始期盼着高山流水一般的友情,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俞伯牙,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钟子期,但是这个机会太少了。

这个“钟子期”在哪里?这个打引号的“钟子期”他在哪里?如果遇到了,那交往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因为太精彩了,所以延续不下去。你看,他很快就走向了死亡,当他走向死亡的时候,弹琴者就把琴摔碎了。可见,友情的可贵和可悲,变成了一体化的一件事情。

最高等级的君子之交是稀有的、难遇的,因此也是寂寞的、悲凉的。但是这种寂寞的悲凉又是伟大的,不可重复的。我们有的时候想,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高山流水,世界上到底真的有没有属于我的“钟子期”?我们一直在等待,我们一直在思考,但是从来没有抱过太大的希望。

有一件事情让我非常感动。1977年,人类向外太空发射了一个特殊的飞行物,叫做“旅行者一号”,向外星人送去了一系列有关人类的自我介绍,介绍中国的就是古琴曲《高山流水》。我听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半日讲不出话来,我想我们中国人就在太空当中、在外星人当中,去寻找可能的“钟子期”。当然这只是希望,希望在茫茫宇宙间,有人能够听得懂我们的《高山流水》。不懂那不要紧,我们一直在寻找,边飞行边寻找、边寻找边飞行,一直到没有尽头的尽头,这也就是永恒。

太高太高的友情,往往会付出太高太高的风险。人类前景是如何,我们不太清楚,但是只要当我们抬起头来,看茫茫苍空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在不可想象的深远之处,有一支高山流水的情绪,在太空当中为我们寻找友情。

余秋雨经典20句 余秋雨135.至谊高山流水成了我们的信仰(3)

飞向茫茫宇宙的旅行者一号

我们在地球上也是一样,太空中寻找,地球上也是这样,我们总是在寻找着那个非常珍贵的,很不容易找到,找到以后也很快的会失去的那种友情,所以,这种友情成了我们的信仰。这个不是友情的正常状态,却是君子友情当中的一个必要成分。

它留在那,留在我们思维的深处,不一定实现,大家知道深处的东西不一定能够实现,但是它决定了我们人的高贵,决定了我们对人际关系期盼的高贵。这是第一种友情方式,叫至谊。在我看起来是君子之交中的神交,是不可多得的神交。

日常的友谊

现在讲第二个,常规的友谊,叫常谊,或者叫做常交,也就是君子之交的寻常状态。千古至谊不可得,但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以缺少友情,所以我们仔细一想,身边总有一些熟悉的名字,总有一些亲切的面容,总有一些具体的帮助,总有一些轻松的诉说,这就是日常的友谊。日常友谊的好处就是实用,随叫随到,随取随放,用不着恭恭敬敬地邀请,也不必要苦苦地等待,也不要太隆重地感谢,大事小事都在身旁。

远在天边的最高友情要叫是叫不到的,叫来了以后也未必管用。和它们相反,我们所说的寻常友谊一叫就到,这构成了我们的九成的日常生活的基本方式。这种友情在起点上一般是不深刻的,多数是一些小事。但是往往是这些小事,通过不经意地帮助了他人,或者不经意地被他人帮助了,就建立了人际关系的起点。

余秋雨经典20句 余秋雨135.至谊高山流水成了我们的信仰(4)

我曾经读过一个长辈的文章,我觉得他讲得很好。如果你想与有位新来的邻居建立友谊,一时找不出出力的机会,最好的方法是寻找被帮助,被他帮助。譬如向他借一本书,或者向他借一件工具,这个做法稍微有一点设计,但是却表现出对友谊的主动性。即使这种主动未必实际有用,也即使这个邻居未必有这本书,也未必有这个工具,但是由于你被帮助的信号一发出,友情建立就有了基础。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不难拥有很多朋友,只要有心,就能轻松地建立友谊。一旦建立,用不着辛勤的浇灌,友谊就会自然生长,这是人类向善、人类求群的自然本性决定的,非常自然,也是儒家君子之道里边叫“德不孤,必有邻”,这种信心的自然流露。

君子之道里边,它的核心是德,他们又相信,德永远不会孤独,德永远有邻居,由这样的思维,造成了儒家对于人间友情的充分的信心,他觉得随时可以得到,反而是那些傲世独立、缺少友情的情况,在儒家看来,变得非常不自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