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一问一答(帮问您有所惑我有所答)

架设政府与市民沟通的连心桥,是党报的使命。民有所问我有所答,及时为市民群众答疑解惑,是《北京日报》义不容辞的职责。从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到智能手机普及的数字时代,北京日报记者坚持咨询权威部门,与时俱进开拓便捷渠道,将最准确的信息第一时间送到群众眼前,成为群众最信任的贴心伙伴。

两个“短波”为读者解惑

对话式一问一答(帮问您有所惑我有所答)(1)

“市场短波”为读者带来一手信息。

对话式一问一答(帮问您有所惑我有所答)(2)

“赵红短波”及时解读最新政策。

“何处有下列商品?何处有下列服务?”1980年1月25日,在《北京日报》仅有的四块版上,出现了一个占半个版的栏目,名叫“市场短波”。

栏内文章都很短,长的四五百字,短的十几个字,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每个“栏中栏”还各有特色——小调查、小消息、购物指南、小北京游市场、市场随笔、市场导游、透视镜、问讯处、答复……

当时,对于北京日报财贸部的记者来说,为人民服务的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不仅认真对待读者写给“市场短波”的每一封信,还要认真对待“市场短波”的每一个来电。

除了耐心,敏锐的市场意识和灵活的文笔也同样不可缺少。随着市场的成长发展,读者会看到“短波”不断有新的小栏目涌现,比如“透视镜”,专门揭穿市场上的假货和坑人生意;“小北京游市场”,用孩子们的口气去介绍儿童用品,表达孩子需求。“短波”编辑得学着不断变换语气,找准定位,一会儿当孩子说话,一会儿替成人写文。“市场短波”栏目就是用最短的短消息,让老百姓直观、快速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读者的需要得到满足,报纸跟读者的联系才会更加紧密。读者高兴了,就会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大家有什么需要,就会想到写信、打电话给报社。

“市场短波”栏目还让党报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党报历来是以严肃面孔出现,亲和力略显不足,而“市场短波”的创办,打破了这一局面。

为了进一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北京日报》将1997年确定为“读者服务年”,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这一年,推出了“这事儿给您问了——赵红短波”栏目,这也是本报第一个以记者名字开办的栏目。两年间,栏目共刊发了147期报道,帮读者解答了500多个问题。

栏目记者兼主持人赵红,对当年的场景仍记忆犹新。1997年初的一天,时任北京日报副总编辑的蔡赴朝把工交部主任赵文瀚和赵红叫到办公室,说现在有很多新事物新变化,政府也相应推出很多新政策,读者可能不知道到哪里能了解清楚,要办一个为读者释疑解惑的栏目,让读者提出疑问,由记者去寻求答案。

在栏目确定将要推出后,部门里的记者们就都忙起来,跑劳动局的郭栖栗马上联系了解有关下岗再就业的政策,跑建委的刘正非抓起电话去问住房公积金的政策……

1月23日,首期“赵红短波”专栏在《北京日报》一版正式与读者见面。据赵红回忆,第一期一共帮读者问了3个问题。记者们进行了多方核实、仔细求证,用了两千余字的篇幅,详细刊登出有关部门的权威答复。

首期专栏便迎来“开门红”,备受读者关注。栏目的热线电话热得烫手,听筒只要放到叉簧上,马上就又响起来。为了尽可能全面获取读者的问题,报社专门为栏目安排了接线员和录音电话。“A4纸大的记录本几乎两三天就记满一本。”赵红说。

虽然在创办初期栏目便以快速传递精炼信息为主要目标,但随着记者间磨合的日趋完善以及读者对栏目的关注度和留言积极性不断高涨,栏目涉及的问题和官方答复也分别经历了由单一到个性化,由粗到细的过程。

在上世纪90年代,大病统筹以及五险一金制度尚处在起步阶段,对于这些新生事物,“赵红短波”栏目针对性地推出连续报道。赵红回忆,在收到读者问题后,记者会依据各自所负责的领域认领问题,通过最权威的渠道获取准确的答复。由于当时读者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涉及各行各业,有些问题甚至已经超出了工交部所负责的范围。为此,当时报社内其他部门的记者们也都被动员起来,将读者提出的问题带给相关的委办局并寻求权威答复。

在栏目创办的两年时间里,除了“给您问”,栏目有时还兼有了“帮您办事”的功能。1998年,北京市交管部门开始对机动车驾驶员建档登记,赵红根据读者电话问询,采访市交管局后写出《机动车驾驶员建档登记有何规定》。没想到,之后大量读者来电反映基层部门不执行规定,使众多非职业司机无法按规定建档,只能到收费的某服务中心建档登记。赵红将读者反映的情况汇总后,提交至交管部门,短短几天后,交管局就在媒体上公开了监督电话、收费标准,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违规行为。

赵红说,当时各个部门大多是通过接待窗口为市民答疑解惑,北京的交通也远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栏目的出现,帮助不少市民免去了跑腿的烦恼,也架起了政府与市民沟通的连心桥。

市民测核酸有了便捷指南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1月24日,北京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和紧跟疫情迅速调整的防疫政策,不少市民感到担忧又疑惑,各类疑问、求证纷至沓来。

北京日报新媒体编辑部记者杨萌和同事们发现,疫情初期普通民众刚刚知道“中高风险地区”这个概念,具体哪些地方是中高风险地区,全靠各地自己发布。疫情逐渐平稳后,人们可以跨省流动了,哪些地方是中高风险地区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杨萌便和同事们尝试汇总相关信息,在北京日报客户端推出“一图读懂”系列报道。这一系列报道得到基层防疫人员的好评,有不少人还加入了读者微信群,为“一图读懂”的完善建言献策。

为了做好这张图,北京日报的记者编辑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每天我们的记者都要通过省、市、区不同层级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的疫情变化信息。这些信息通常会在当天0时进行更新,这也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时间会集中在后半夜。在整理完成后,相关的信息还需要与国务院客户端的数据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进入编辑和制图的流程。”杨萌说。

今年5月5日,北京进入常态化核酸检测模式,到哪儿做核酸最方便这件小事,成了市民关心的大事。就近核酸检测、减少排队时间、为老幼等特殊人群提供更多便利,本报持续关注市民核酸检测的槽点痛点,探寻解决办法。

6月2日,《北京日报》与腾讯健康联合推出“北京核酸检测地图”小程序(下称“核酸检测地图”)。进入“核酸检测地图”,可以实现核酸检测机构查询、一键预约检测等。除了常规服务功能外,“核酸检测地图”还提供了夜间核酸专项查询、弹窗人员服务、营业状态提示等更精细化的服务功能。

随着采访的深入以及广大市民在后台的积极留言反馈,“核酸检测地图”运营团队发现,市民快速寻找核酸点位、查看营业状态的需求得到满足,但随之而来的是针对“排队太长、等待太久”的新诉求。为此,《北京日报》于6月24日对“核酸检测地图”进行了更新,增添了繁忙程度查询功能。《北京日报》联合腾讯健康、腾讯地图,通过腾讯位置服务的功能,把核酸检测服务点的繁忙程度搬上了地图——以不同颜色展示空闲、较忙、繁忙和休息4种状态。市民参加核酸检测前,观察“红黄绿”,即可掌握核酸检测服务点的繁忙程度,从而判断去哪儿检测花费时间最短。

“核酸检测地图”功能日益成熟完善,今年9月,该小程序还“登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航站楼东、西两个国内到达口最新更换的提示牌上,增加了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旅客扫码关注后即可进入“核酸检测地图”。预计每日约有2万名国内抵京旅客享受这一方便快捷的核酸检测点查询服务。

“北京核酸检测地图”自今年6月上线以来,已陆续实现检测点位置、咨询电话、开放时间、繁忙程度、夜间核酸、营业状态等多项查询功能,累计查询量近2000万次。

对话式一问一答(帮问您有所惑我有所答)(3)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陈圣禹

编辑 实习编辑 高悦

流程编辑 刘伟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