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超标电动车上牌(浙江电动车大换购)

昨天写了关于浙江省超标电动车面对换购大潮,在今年12月31日前全部淘汰的内容,并推荐大家在不禁摩的地区买轻便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许多朋友都在下面留言,咨询关于电摩方面的一些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性说说清楚,关于电摩方面的许多重要信息。

11月1日超标电动车上牌(浙江电动车大换购)(1)

某地淘汰超标电动车的图片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清楚的是,超标车≠电摩。上一篇内容给大家说过了,普通消费者只要用速度就可以简单的区分什么是新国标电动车、轻便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新国标电动车速度≤25km/h;轻便电动摩托车速度>25km/h但≤50km/h;电动摩托车速度>50km/h。

那么有朋友就问了,我现在的超标车电动车,速度是>25km/h但≤50km/h,从速度上来算属于轻便电动摩托车,那么我不淘汰自己的车,去考个摩托车驾驶证,上个轻便电动摩托车的牌照,可不可以?

答案是:不可以的。

11月1日超标电动车上牌(浙江电动车大换购)(2)

某超标车换购市场图片

原因听我慢慢解释。首先是新国标把轻便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被列入机动车管理,所以我们在使用时需要摩托车驾驶证。而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简单的用速度来判定属于什么产品,但是这并不代表>25km/h但≤50km/h的电动车就属于轻便电动摩托车,因为被列入机动车管理后,轻便电动摩托车从生产到上市,都有新的变化。

第一,因为属于是机动车了,所以生产轻便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的制造企业必须要有摩托车生产资质。

第二,也是因为属于机动车品类,所以有生产资质的厂商在生产好产品后,必须报备工信部,有工信部目录,并且有3C认证之后才能合法上市销售。

11月1日超标电动车上牌(浙江电动车大换购)(3)

工信部目录公告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轻便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只要是正规门店和品牌的,都是有工信部目录、3C认证这些产品资质的。所以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简单的从速度来区分,但是厂家和商家是必须要有生产资质和产品资质才能合法销售的。

但新国标执行以前的电动车,99%的超标车都是没有工信部目录和3C认证的,所以并不属于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到了超标车过渡期结束后就只能被强制淘汰,不能上路了。

11月1日超标电动车上牌(浙江电动车大换购)(4)

网络图片

接着我们就来说说轻便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怎么上牌和上路。

首先是上牌。

轻便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因为都属于机动车,所以上的都是机动车的牌照。有些地方是一样的黄色,有些地方则会有所区分,比如下面这样的,就用了蓝牌和黄牌把轻便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做了区分。

11月1日超标电动车上牌(浙江电动车大换购)(5)

蓝牌为轻便电动摩托车

11月1日超标电动车上牌(浙江电动车大换购)(6)

黄牌为电动摩托车

那么我们在上牌的时候呢,就需要带齐相关的资料,去当地车管所上牌。需要的资料有:车主的身份证、车辆的一致性证书、产品合格证、强制性3C认证、购置税缴纳或免税的凭证、正规购车发票,有的地方还需要产品工信部的公告目录

11月1日超标电动车上牌(浙江电动车大换购)(7)

网络图片

然后就是上路的问题,从几个方面来说吧。

首先,必须要有车牌。这个是上路必备的,如果没车牌,交警一眼就能在茫茫车海中找到你,驾驶无牌机动车上路,罚的可不轻哦。

其次,就是需要有驾驶证。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规定,驾驶两轮摩托车、电摩需持D、E、F证,这三种驾驶证有一个排序,简单来说一下。

D证可以驾驶电动三轮车、电动摩托车和轻便电动摩托车。E证可以驾驶电动摩托车和轻便电动摩托车。F证可以驾驶轻便电动摩托车。

如果没有驾驶电动三轮车的需求,那么建议大家考E证,可以驾驶电动摩托车和轻便电动摩托车,F证不能驾驶电动摩托车。

11月1日超标电动车上牌(浙江电动车大换购)(8)

网络图片

最后,就是上路的问题。正常上路行驶,得先确保当地不禁摩,不然就没法用。然后到底走哪条道呢?

从理论上来说,因为是属于机动车品类,所以电动摩托车和轻便电动摩托车是可以走机动车道的。

但实际上,很多用户基本还是走非机动车道,一个是因为不堵车,二是因为以前可能也习惯了。目前各地方好像都没有明确出台说电摩必须要走哪条道的规定,所以还是按大家自己的意愿。

11月1日超标电动车上牌(浙江电动车大换购)(9)

网络图片

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如果你的电动摩托车和轻便电动摩托车,已经合法规范的上牌,并且你也有驾驶证,那么按机动车管理的话是可以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

如果大家还有哪些方面的疑问,欢迎留言讨论,我会根据问题做出解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