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辩论技巧 道德经两千年前

“名可名,非可名”的概念,出自于《道德经》。它的意思是讲,能够讲得出自己具体特征,就一定有不同的地方,绝对不会是永恒不变。

这揭示了一种规律,那就是实体和现象,语言和真实世界的差别。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古代的百家争鸣中,对“名”和“实”就有诸多的争论版本,合乎“有无玄妙”的理念。

诸子百家辩论技巧 道德经两千年前(1)

一、儒家的观点:不能乱了名分

他们认为,所谓的语言就是名分,而世界总是上下有别的。

贵和贱都天生注定,存在于各自的社会层级、秩序和规范当中,有聪明的人,也愚笨的人,这就是等级。

孔子、孟子和荀子,就是儒家的代表,他们非常注重社会的父子、君臣,以及等级的关系。在儒家的思想观念中,无论这个世界发生多大变化,秩序都不能混淆,否则天下会大乱。

诸子百家辩论技巧 道德经两千年前(2)

二、道家的观点:名和实都是相对的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具有更多的包容心。

他们认为,这世界本来就不是个有秩序的社会,也不可以用我们目光所及的事物为标准,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看不见的道和无限。

原本世界就是混沌的,也是黑暗的,因为有了语言,它们变得清晰和光明。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能透过现象,认识到,光有语言,还无法表达出世界的无限和丰富。所以老子提出“名可名,非常名”的说法,而庄子进而提出了“名者,实之宾也”,没有否定实对名的决定性作用。

诸子百家辩论技巧 道德经两千年前(3)

三、墨家的观点:一切要以实际为先

主张经验主义的墨家认为:什么空话都是假的,只有听到的、看到的,才是真实的。

用现在的话,就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所有现实中的世界才是主导,语言充其量只是对外对真实世界的一种反应。

当现实发生了变化,自然而然,语言也会发生变化。

它的代表人物墨子,就看重对事物本身内部的把握,而不是凭空去捏造,重视客观事实,所以墨家把各种事物概念区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许多。

诸子百家辩论技巧 道德经两千年前(4)

四、名家的观点:名与实跟我无关

还有一个派别叫名家,他们很有意思,从来不去关注名和实之间有什么关系,仅仅把所有的注意力和研究目标集中在语言上面。

他们特别注重华丽的字眼,把语言的逻辑技巧,发挥地淋漓尽致。

可以说,是搞文字游戏的高手,在语言上,有很深的造诣,他们自成一派,形成古代历史上有名的诡辩论。

以庄子的好朋友兼对手惠施,还有公孙龙、邓析等人为典型的代表。

诸子百家辩论技巧 道德经两千年前(5)

无论在哪个学派,对于名和实这两个内容的关注都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都有其局限性,也都有它们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要批判性地去吸收和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