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

长春市全安桥和永安桥之间,是由今天的解放大路、大经路、西河沟、伊通河围成的边长500米左右的不规则菱形区域。历史上这一片区域既有两座桥梁又有两座城门,城外又是两个长春较早的市场,城内城外街巷也历经沧桑。

全安桥与永安桥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1)

伊通河上的全安桥木桥

伊通河,满语“波涛汹涌的大河”。古称“益褪水”、“一秃河”、“易屯河”,皆为古女真语音译。伊通河是长春平原上的千年古流,是松花江的二级支流,它发源于吉林省伊通县境内哈达岭山脉青顶山北麓,流经伊通县、长春市、德惠市、农安县,在农安县靠山乡汇入饮马河,全长342.5公里,为长春历史上的第一大河,长春的“母亲河”。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2)

2018年12月的长春大桥

全安桥是长春城南门外通往双阳等方向的跨伊通河大桥。早期的长春大桥始建于清代,为长21丈、宽1丈5尺的木桥,由于该桥位于长春城南门(即全安门)的东侧,故名作全安桥,又称南大桥,老百姓习惯称其为南关大桥。为了维持木桥的稳固,两侧增加了支撑斜木。尽管如此,加固后的木桥还是抵挡不住车马和人流的重压,桩木腐朽,桥身倾斜。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3)

早期的钢筋水泥全安桥

东北沦陷时期,1932年初开始动工,工事力求坚固,全用洋灰、钢筋、巨石构成,至同年11月竣工,桥长96米,宽7.8米,荷重12吨。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4)

20世纪90年代或更早时间的南关大桥

1951年动工扩宽全安桥,同年竣工。在原桥两侧各展宽7米,车道二线6米,人行步道2米,桥宽为25.5米。竣工后改名为长春大桥。2004年3月将趋于老化的长春大桥定向爆破拆除。新的长春大桥当年竣工通车,新桥全长143.4米,宽47米,双向4车道,中间设分车带7米,最高通行荷载70吨,设计使用年限70年,设计泄洪能力每秒853立方米。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5)

2015年7月的长春大桥

永安桥南北走向,位于今亚泰大街与大经路交汇处,原来是大经路和南岭大街对接处,是跨越西河沟(永安桥明沟)通往伊通河方向的桥。因位于长春城永安门南,清代名为永安门南桥,最初是木结构桥,长4丈5尺,宽1丈5尺。东北沦陷时期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双跨连续性永久性桥梁。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6)

2015年7月永安桥东侧

1967年对永安桥实施扩建,在原桥东侧扩宽10米,实际车道比原6米扩宽7.5米后桥长20米,宽22米,其中人行步道各宽2米,桥高2.5米。2000年兴建亚泰大街时,对永安桥又进行了改扩建。2016年实施改造永安桥下明沟黑臭水体工程,兴建西河沟两侧亲水步道,使永安桥附近的环境大为改观。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7)

2018年8月永安桥西侧

全安门与永安门

从全安桥到永安桥,还有两座长春城老城门,即南门全安门和西南门永安门。同治四年(1865年)“马贼窜扰由商民捐建筑板为墙”。所筑城墙的大致走向为,南起今大马路南端,向西南经全安街至民康路,然后向西北,沿民康路南侧至西三道街折向北,穿过四道街、平治街经东侧折向东北,至大经路同长春大街交接处,再沿长春大街南侧向东,穿过大马路、亚泰大街至东门里路后折向南,顺东门里路东侧沿伊通河西岸台地向西南至大马路南端。全长约10公里左右。最初用木板修筑,高3米,筑门6座。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8)

1920年长春城,城门与城墙的位置

其中南门(全安门)原址在今大马路南端。城门朝向东,面对长春大桥。1896年重修后,城门高8.3米,宽6.6米,城门两侧各有青砖砌筑的城墙20余丈,城门上建有歇山顶城楼,城门两侧建有雉堞31堵,每堵砌有炮眼。望楼檐下题写“众山远照”四个大字,1930年整修南北大街时被拆除。南门是通往双阳必经之路。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9)

长春轨道交通2号线南关站内的壁画

西南门(永安门) 原址在今大经路南端,全安街口,永安桥西北。门外有两座西河沟与兴隆沟上的桥,西桥通向西桥外的朱家大屯(今吉顺桥、通化路一带)。南桥即永安桥,是通向南岭兵营必经之路。城门高6.6米,宽3.3米。民国十五年(1926年)吉林军务督办张作相赴南大营阅兵,嫌城门窄小,下令拆除。

从永安门至全安门,属于长春城的南墙,长550米左右。

柴草市与骡马市

这一片除了两座桥,还有两个长春城外最早的市场:柴草市和骡马市。

城南门外柴草市在大南门外街的南面,柴草市主要是供应长春城内外商民用柴,包括秫秸、树枝及木柈子等,草料也是骡马的主要饲料。

骡马市与柴草市相邻,在南门外一大片空地上,是贩卖牛马骡驴的场所,比柴草市大几倍。

艾家店就是当时骡马市上的一家著名的骡马大车店,所以附近的胡同就以艾家店命名。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10)

长春马市

由于自1861年(咸丰十一年)营口依《中英天津条约》开港后,长春至营口和辽河上游通江口商路形成,马车运输业对骡马店的需求大增,长春的骡马交易非常兴旺。进入20世纪初年,长春成为日俄两国势力在东北的分界点后,俄国人大量购买骡马与牛,运往国内,这又极大地刺激了长春的骡马市场。即使是在1911年长春增设了4处骡马市场,仍以城南门外的艾家店老骡马市场交易旺盛。

艾家店胡同所在的骡马市,是全东北著名的马市,也是早于长春最早的长春人聚集区域,全安街则是离马市最近的市场。

全安街今昔

全安街曾用名南关街、南关大街,是历史上长春城的城内街,北接南大街南达永安门。

《长春县志》卷二·舆地志·城镇·长春城街巷名称表·城内诸街有“南关街:由大南门(全安门)起, 至永安门止, 长约里许。 此街早年最为繁盛, 近年尚有粮栈及杂货铺商数家, 然其情形迥不如前。”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11)

1909年地图上的全安街

《长春市南关区地名志》记载(1987年)全安街曾用名南关大街,起止点为大经路至解放大路,长359米,宽11米。《长春市志·城市道路志》记载(1988年)全安街始建于1825年,起止地点大经路至解放大路,长度365米。查看1909年长春地图,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有街巷相通,图上“南大街”疑似应为南关街。

在一幅名为《长春附近》的1920年代地图上,可见南关街属于城内街,而城墙在艾家店胡同附近。查看1933年“新京”地图,两桥之间有南关大街和艾家店胡同。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12)

1933年的长春地图

查看1946年长春地图,图上从吉林大路到大经路有南关大街。在1946年地图上,可见全安广场。全安广场是大经路、解放大路和西头道街的交汇点,建于1934年至1937年间,因位于全安门附近而得名。园广场中心岛半径30米,外半径53米。全安广场中心岛在1984年拆除。

查看1987年全安街道办事处图,全安街北起解放大路南至大经路,中部转折处有全安小学。全安街北头隔解放大路与大马路相对处有桥头副食,在全安街南头有全安副食、永安桥副食。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13)

1987年永吉街道图

在全安街与艾家店胡同之间有三条全安街南胡同,分别是全安街南一胡同长227米;全安街南二胡同长163米;全安街南三胡同长127米。(1987年资料)。在1987年永吉街道办事处图上,可见全安南一、二、三胡同的位置和分布。

《长春县志》卷二·舆地志五·城镇·城池概要中记载,“永安门即西南门,通南关街。”房友良《长春城门考》记载,永安门(西南门)原址在今大经路南端,全安街口永安桥西北。这些记载说明,全安街南头即为永安门位置,全安街为长春城城内连接全安门(南门)与永安门(西南门)的街巷。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14)

2014年7月的全安街

2000年亚泰大街的兴建,改变了全安街的形状与走向。今天的全安街处于历史上的南关大街偏西北侧,起止地点、街巷形状等均发生了较大改变。现全安街北起亚泰大街南至大经路,长235米。

艾家店胡同今昔

艾家店胡同曾用名为永安门外街、城外街,是历史上长春城的城外街。《长春县志》卷二·舆地志·城镇·城外诸街记载“永安门外街:西由永安门西桥起,至柴草市止,长约里余。”《长春市南关区地名志》记载(1987年)艾家店胡同曾用名城外街,起止点为解放大路至大经路,长515米,宽7米。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15)

《长春市志·城市道路志》记载(1988年)艾家店胡同始建年代1825年,起止地点大经路至解放大路,长度580米。

老糊涂神绘制的1890年长春城示意图上可见永安门外街位于长春城墙以外的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

在1933年“新京”市街图上,可见艾家店胡同由永安桥至全安桥,图上将艾家店胡同标注为“艾家胡同”。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16)

1946年长春市街地图

查1946年长春市街地图,艾家店胡同北段标注为关帝庙大路,胡同南段标注为安家店胡同。胡同北头有“东兴浴池”即后来的南关浴池。

在1987年全安街道办事处图上,艾家店胡同北起解放大路南至大经路,艾家店胡同北头隔解放大路与关帝庙胡同相对,胡同口有南关浴池,胡同里还有气管厂、制线厂、永安小学等。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17)

1987年全安街道办事处图

查看2018年长春地图,兴建于2000年的亚泰大街,基本是位于全安街与艾家店胡同之间,大致南北走向,从解放大路北的大马路向南直达永安桥。2014年由在亚泰大街修建了高架快速路。

今艾家店胡同在亚泰大街以东、南明沟以北、解放大路以南伊通河以西区域,不再通向解放大路和大经路。胡同西起亚泰大街向东在居住小区间转弯后向北,胡同长305米。北头与伊河家园胡同相交,胡同东侧是伊通河西胡同,胡同北端西侧有金业胡同。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18)

2018年的长春地图

伊河家园胡同位于解放大路以南,亚泰大街以东,伊通河以西。胡同西起亚泰大街,东至伊通河西胡同,长240米。

通钢胡同位于亚泰大街东侧通钢国际大厦南侧,胡同西起亚泰大街东至伊通河西胡同,长近150米。

伊通河西胡同北起解放大路南关大桥西头,向南偏东至城开小区转折向东,止于滨河路,长350米。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19)

2015年7月艾家店胡同。

金业胡同位于金业大厦东侧,南起伊河家园胡同北至通钢胡同,长150米。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20)

2000年修建亚泰大街之前的南关。

民国时期的长春城(长春市全安桥与永安桥之间的老街巷曾是长春城外最早的柴草市和骡马市)(21)

2000年修建亚泰大街之前的南关。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李春昌

编辑:马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