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触电伤亡(郑州9岁女孩暴雨当天在小区触电身亡)

采写/陈冬艳

编辑/石爱华

郑州触电伤亡(郑州9岁女孩暴雨当天在小区触电身亡)(1)

女孩触电的地方已经被围了起来

在7月20日的郑州暴雨中,一个9岁的女孩因为触电,倒在了距离家门50米的地方。

种种迹象表明,早在女孩倒地前的两三个小时,就已经有人发现了小区电线杆漏电的情况。因为这座始建于1986年的学校家属院始终没有专业物业管理,漏电的消息仅在小区部分业主间“口口相传”。

虽然小区传达室的保安已在事发前半个小时将漏电的情况反映给学校后勤处的直管老师,但郑州东里路14号院里的这场意外还是未能避免。

郑州触电伤亡(郑州9岁女孩暴雨当天在小区触电身亡)(2)

出入东里路14号院,只有一条南北向主路

妹妹触电了

东里路14号院位于郑州金水区,7月20号晚上8点,暴雨普降郑州的时候,这座始建于1986年的老小区,路面积水也已经达到了40厘米。

此时,小区东北门的传达室已漫进了水,加上屋顶在漏雨,保安刘师傅干脆搬了张椅子,坐到传达室门口。

突然,一个女孩淌着水从20米外的配电房附近跑来。刘师傅认出,那是程家双胞胎中的姐姐程佳善,今年9岁。程佳善跑得很急,她气喘吁吁地告诉他,“有人被院里的电线杆电到了。”

“谁被电到了?是不是你妹妹?”得到肯定的回复后,刘师傅起身,在笔记本上翻找到了女孩父母的电话,拨了过去。通话记录显示,刘师傅于晚上20:23联系上了女孩的父亲程裕康。

东里路14号院是一所学校的家属院,从南至北共有三栋居民楼,程裕康一家7口住在中间2号楼。出入小区的主路是一条南北向的水泥路,道路东侧是小区内唯一一根电线杆,旁边立着几个垃圾桶和一个蓝色的织物回收箱,程裕康的小女儿就倒在了电线杆旁边。

程裕康回忆,那天晚上7点多,见雨势比白天小了些,两个双胞胎女儿吃完饭便去了1 号楼的朋友家玩。“谁知道不到一个小时就出事了。”

接到刘师傅的电话后,程裕康和妻子立刻跑下了楼,从单元门出来,穿过楼前小路,拐到大路上,前后不到一分钟。他们很快看到了电线杆旁的小女儿程佳欣。夫妻二人淌着水想要靠近,但距离女儿一米多的时候,程裕康突然觉得身体发麻,“有电!”他大喊了一声,马上拉着妻子往回跑。

刘师傅记得,程裕康发现水里有电后,先是来到传达室,向他要配电房的钥匙。“钥匙不在我这里,他又跑去找清洁工要。”要来配电房的钥匙后,他切断电源,再次跑向女儿。程裕康估计,从赶到现场,到切断电源,他前后花了有10分钟。“当时的积水有40公分,她倒在水里,趴在电线杆旁,已经喝了很多水了。”程裕康回忆,他过去抱起女儿的时候,女儿没有动,任他大喊,女儿也没有回应,“但她身上还有余温,腿能打弯,就是没有呼吸了”。

程裕康把女儿抱回家里,放到床上,自己给她做心肺复苏,妻子给她做人工呼吸。过程中,他们也尝试拨打120,但大雨干扰了信号,电话始终没有接通。没过多久,女儿身上的余温散去,身体也逐渐僵硬。

程裕康说,与妹妹一同出门的同胞姐姐曾在事发第二天向姥姥回忆,事发当晚,她和妹妹从朋友家回来时,在巷子口碰到一位下楼倒垃圾的阿姨,对方让妹妹帮忙扔垃圾。

程裕康观察到,女儿的脖子上有触电留下的痕迹。他猜测,女儿是因为丢垃圾时接触了垃圾桶旁漏电的电线杆,最终触电身亡。

事发两三小时前,漏电早有征兆

事实上,这场事故并非毫无预兆。

传达室的刘师傅回忆,当天下午5点左右,一位郭姓居民经过传达室时曾告诉他,“电线杆附近漏电,经过时感觉麻麻的”。

刘师傅称,他知道情况后,就坐在传达室门口,一边招呼来往的居民,一边用手机发微信信息告知大家:小区电线杆漏电,走路避着点。“过一个人,我说一个人。”同时,他翻出了小区居民的电话,没加微信的居民,他就打电话告知。

刘师傅的聊天记录显示,他曾在晚上19:44给自己的主管领导,家属院后勤部门的常主任发了微信,告知了漏电的情况,对方20:01时回复他说,将马上汇报领导,采取安全措施。

小区2号楼的居民王绡印证了刘师傅的说法,在女孩倒地事发前,他也在楼下经历了“触电”。

下午5点多,雨势变小。王绡挂念停放在马路边的车,于是下楼查看。

下楼时,王绡发现路上的积水已经漫到了自己的小腿。但因为心系爱车,他还是决定淌水出去看一眼。据他回忆,自己出去时走的是道路西侧,“没什么感觉”。走到小区门外的马路上,王绡发现积水快要没到大腿,于是他改变主意,掉头往回走。刚到小区门口,便遇到了和他一样淌水出来的邻居。邻居告诉他,“院里出来的路上漏电了,他刚刚还被电了一下。”

起初王绡并不在意,但经过传达室的时候,刘师傅也对着他喊:“那路上的电线杆漏电了,已经有好几个人被电了。”

王绡立刻警惕起来,但出于习惯,他还是沿着左手边、路的东侧往回走。虽然走得小心翼翼,经过电线杆附近的时候他还是感觉自己触电了,“腿立马就麻了,我赶快跑开。”

有居民提起,7月20号那天,不是电线杆第一次漏电。

据王绡回忆,电线杆旁曾设有一个阅报栏。约四年前,有人在阅读报纸时不小心抚摸到了金属框架,立即感到一阵麻。但当时触电的是一个大人,对方反应及时,并未造成大的伤害。约三年前,阅报栏被拆除,只剩下地上的两个洞,至于拆除的原因是否与漏电相关,王绡表示并不知情。

程裕康则说,每次下雨,电线杆附近都会漏电的情况。程裕康在医院的配电室工作,“上面电线老旧,很容易漏电,平时没事,下雨后电线杆沾水,很容易传电,”出于职业敏感,程裕康对小区的电线杆一直很警惕。

程裕康告诉深一度记者,小区里之前有人触电的时候,就曾有居民跟管理方(学校后勤部门)反映过电线杆的管理问题,但始终没有彻底解决。

郑州触电伤亡(郑州9岁女孩暴雨当天在小区触电身亡)(3)

东里路14号院一直没有专业物业管理,现在由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后勤处暂管

没有物业的老家属院

事发前的种种征兆没有避免9岁女孩触电的现实。意外发生后,小区才关闭了电闸。

居民王绡说,东里路14号院一直没有专门的物业公司管理,因为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家属院,小区的管理方实际上是学校的后勤处。

公开资料显示,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艺术院校,其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河南省艺术学校、1956年创建的河南省文化干部学校和1979年创建的河南省电影电视学校,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王绡介绍,如今的东里路14号院,便是曾经的河南省艺术学校的家属楼,于1986年建成。自四校合并以来,东里路14号院便更名为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家属楼,小区的管理工作由学校承担。

王绡的家人是学校的老师,他从小在东里路14号院长大。在他印象中,学校校址离14号院较远,后勤处也并未在14号院设置专门的办事处。小区的居民反映问题,通常会找到住在小区里的后勤处工作人员。

深一度记者调查发现,2018年,河南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摸底调查及试点工作的通知》,计划用3年的时间推进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其中,老旧小区居民自治和物业管理的现状被列入排查对象。2019年11月,郑州市印发了《郑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方案》要求老旧小区改造“落实物业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针对上述问题,深一度记者致电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后勤处处长陈丛。陈丛表示,近年来,校方一直在积极联系各家物业公司,但由于东里路14号院只有3栋楼,体量小、居民少、楼龄长,管理相对困难,所以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单位,只能暂由学校后勤处管理。

7月23日下午接受深一度记者采访时,陈丛称相关领导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并表示会妥善解决程佳欣触电身亡一事。

23日早上10点13分,小区居民王绡给深一度记者发来消息,“院里来电了,电工把电闸推上了”。

大雨停了,电闸推上,电和网又重新回到了东里路14号院居民的生活中。除了电线杆旁黄白色的警戒线,一切看起来和以前没有什么不同。

程裕康一家已经不再圆满,这两天,程裕康正在查证当天的监控,他希望搞清楚,女儿出事之前发生了什么。

传达室的刘师傅偶尔也会坐在门口,看着小区里的孩子蹦蹦跳跳,只是那个每次都甜甜地喊他“刘伯伯”的大眼睛女孩,永远留在了20号的那场风雨中。

(为保护采访对象隐私,文中除陈丛外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青深一度】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