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上鸣礼炮28响,在轰鸣声响彻大地的同时,很多人也不禁疑问:为什么是28响呢?这“28”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不同寻常的含义呢?

本篇文章,文史君就带大家来重温一下72年前那场隆重、庄严、振奋人心的共和国盛典!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1)

用“九四式山炮”做礼炮

众所周知,鸣放礼炮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400年以前,其原本的用途,是一个国家的战舰(船)进入到另一个国家的港口时,双方对空鸣放,用以表示相互致敬。

随着时代的变迁,鸣放礼炮成为了一种国际惯例,用途也不仅于此,大多用于国家举行隆重典礼,以及欢迎外宾场合等。

因此,中国人民为了庆祝新中国的诞生,自然也要鸣放礼炮!

不过,由于那时候国内的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百废待兴的工业还不能生产礼炮和炮弹。

所以,想要在开国大典上鸣响礼炮,首先就必须要解决礼炮和炮弹的问题!

怎么办?时任开国大典筹委会主任的周恩来,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2)

1949年7月,开国大典礼炮队正式挂牌成立,由时任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许欣之担任礼炮队指挥官。

然而,那时候的礼炮队,完全是白手起家,虽然有这么一个称呼,但却没有一门礼炮。

最重要的是,开国大典即将到来,选定礼炮和选拔炮手,都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完成。

许欣之领受任务后,当即便开始了紧张的筹划,最后决定以‘九四式山炮’作为礼炮。

之所以选择用它来作为礼炮,主要有三个考虑!

第一,九四式山炮在当时属于新式重武器,制造于1934年9月,口径小,射击精度高;弹丸重6.34公斤,射程可达8300米。

第二,九四式山炮体积小,其炮身长度仅有1.56米,重量为536公斤,便于运输。

第三,我军装备的九四式山炮数量较多,便于调集。

这种山炮,曾被日军用于二战中,而投入到中国战场的,大约有300门左右。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军一共从日军手里缴获或接收的山炮为1150余门,其中九四式山炮就有240门左右。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3)

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我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取得大胜的同时,也缴获了不少这样的山炮。

所以,为开国大典筹集54门九四式山炮,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然而,在实际调集过程中,真就出了问题——汇集的山炮竟然只有52门,缺了两门。

要知道,54门山炮的数字,象征着中国54个民族,寓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因此一个也不能少。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许欣之赶紧向驻守在河北涿县的华北军区第七十军炮兵营调集了两门。

为了让这两门九四式山炮顺利抵京,第七十军炮兵营营长党义山亲自率领一个排的战士,连夜护送山炮进京。

抵达北京后,党义山等人被留在了礼炮队参加训练,并参加了后来的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4)

我们都知道,操纵礼炮不同于战炮,因此在实际训练中非常地严格,54门礼炮要在同一个瞬间齐鸣,时间不长不短,必须与国歌的时长相同,配合国旗升到旗杆顶端为止。

为了完成此次鸣放礼炮的隆重仪式,礼炮队从选人到训练,无不精益求精。

根据礼炮队总指挥许欣之将军回忆:第一,礼炮队的炮长,必须是连排级干部,炮手是班排级干部;第二,每个炮手,必须是在战斗中立下过战功的;第三,用来鸣放的火炮必须是战争中的功勋炮。

此次任务极为光荣,因此部队中的很多炮兵都希望自己能被选上,然而由于严格的选拔条件,导致很多人落选,最后只选出了160多名炮手。

现在,用作礼炮的火炮选好了,礼炮队也组建完成,接下来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来了——炮弹该何处去寻呢?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5)

从苏联定制礼炮炮弹

按照当时我国的工业水平,还不足以造出礼炮的炮弹,因此只能向苏联‘老大哥’求助。

面对中国人民的请求,苏方欣然答应下来,并表示会全力制作支援中国同志。

而与此同时,时任旅大公安总局局长的周光,也接到了上级关于‘在规定时间内向北京护送礼炮’的命令。

为此,周光连夜主持召开专门会议,向有关人员传达了上级的命令和要求,认真研究确定了护送礼炮的具体方案和人员。

除此之外,时任中央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也亲自签发电报给大连铁路分局:“要绝对保证礼炮的运输安全,确保万无一失,中途不准停车,直达北京。”

为了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无论是礼炮的制作还是运送,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失误。

由此可见此次任务的艰巨程度。而这无疑也给负责押运的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几天后,一艘装载着礼炮炮弹的苏联军舰,缓缓驶入了旅顺港。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6)

礼炮炮弹顺利抵达旅顺后,苏联驻旅顺海军基地司令部立即派出少将参谋长赶到大连铁路分局,与苏联局长拉吉奥诺夫和中方局长张心亭联系,商定礼炮的交接事宜。

为了保证礼炮的安全,当天晚上,整个旅顺港及车站的主要道口,都布置了相应的执勤人员。

当晚21点整,装载礼炮的苏联军舰缓缓打开了舱门,几十只箱子静静地躺在舱底。

不久之后,这些礼炮将升上共和国的上空,庆祝新中国的成立。

时任大连铁路公安局副局长的孙旭东,曾激动地摸着礼炮箱,在心中默念道:

“礼炮啊,你先静静地歇一会儿,等到那一天,你一定要好好地打,打出中国人民的志气和威风来……”

这些礼炮在经过仔细的检查和封装后,接着便被转运到专列上,由孙旭东等十几名公安干警押送。

然而,这段押运之路,走得并不是那么地顺畅!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7)

由于沿途铁路在战争中遭到了破坏,因此专列行驶的速度非常缓慢,负责押运的干警们一个个心急如焚,疲惫不堪。

此外,尽管押运的干警分成两班,轮换休息,但闷罐车内空气窒息,噪音很大,因此即便被换下来,也无法得到较好的休息。

经过两天的艰难行车,专列终于顺利抵达了沈阳!

结果刚到沈阳,铁道部又发来电报:专列加快行驶速度,中途除了上煤、上水之外,一律不准停车。

此外,为了保证专列顺畅行驶,沿途还布置了军警严密警戒。

然而,当列车行抵锦州后,由于沿线很多路段正在修复,因此专列只好走走停停,行驶的速度非常缓慢。

而专列上负责押运的干警们,经过3天的艰苦行车,体质已经大大下降,有的干警甚至患上了感冒、发烧和呕吐。

此时,干警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皆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在此危急关头,孙旭东副局长将大家组织在一起,相互勉励,让大家意识到此次任务的光荣,为了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现在累一点、苦一点也无所谓。

在孙旭东的鼓舞下,大家的疲劳和疾病减轻了很多,欢声笑语再次响彻整个车厢。

当然,整个押运过程依旧是非常艰苦的,但我们的干警同志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即便是身患疾病,也始终咬牙坚持着。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现在所做的这一切,不仅是有意义的,更是很有可能载入史册的光荣事业。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8)

最后,经过长达7个昼夜的行驶,运送礼炮的专列终于安全抵达了北京车站,将礼炮如数交给了华北军区,孙旭东和其他干警终于顺利完成了此次押送任务。

周恩来为此非常高兴,接连称赞大连铁路公安干警此次押运任务完成得好。

接着,周总理还亲自写了一张条子,让工作人员送到时任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将军手中,要求他好好接待押运干警,让他们在北京多玩几天。

杨成武将军将全体押运人员接到司令部,设宴款待,并亲自作陪。全体押运人员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之前的所有疲倦,现在全部都一扫而光。

当然,让他们感到更为高兴的,还是这批礼炮终于顺利安全抵京,而不久之后,它们将全部在共和国的上空鸣响……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9)

礼炮为何是28响

在了解完礼炮和礼炮炮弹的问题后,紧接着,就是礼炮鸣响的数量问题了!

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鸣放礼炮既不是27响,也不是29响,而是28响。

那么,为何是这么一个数字呢?这个数字又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呢?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10)

事实上,关于开国大典鸣放礼炮为何是28响的问题,在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的理解都不一样。

首先是美国人的理解!他们认为:毛泽东是将‘共产党’的姓氏用礼炮写上了中国的天空。

因为汉字中的“共”字,就是“廿”与“八”的结合。

“廿(niàn)”字,本身就是“二十”的意思,因此开国大典上的28响礼炮,就是“共”字。

苏联人也有不一样的理解!

他们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汉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时,有功臣28人,即所谓的“云台二十八将”。

此外,中国自古以来又有“二十八星宿”之说。毛泽东成为新中国的领袖,也有功臣28位。

除了美国人和苏联人的理解之外,英国人也按捺不住站出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11)

英国人认为:毛泽东是一位非常崇尚个性自由的人,他非常尊重自己的感情,当然也包括爱情。

1917年,毛泽东与发妻杨开慧初恋时,杨开慧正值中国人所说的“二八少女”的年龄,即16岁。

所以,“28”这个数字,表明了毛泽东在辉煌庄严的时刻,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爱妻,于是便以此来纪念杨开慧。

不得不承认,英国人的想法确实很有新意,但这些都只是巧合和臆断而已,并不能当真。

但不可否认的是,关于开国大典上为何鸣放28响礼炮的争论,却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来自各方面的猜想又开始多了起来。

不过,在文史君看来,开国大典上为何要鸣放28响礼炮,最佳的答案,还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给他做的那番解释。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12)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曾再次提起了这件事。

当时,周恩来陪尼克松在钓鱼台国宾馆的院子中散步,期间,尼克松突然问道:

“贵国23年前的28响礼炮,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多猜测,但我认为他们都不得要领,这次想听一下你这位开国大典总指挥的解释。”

周恩来听后,笑着说道:“我想首先听听阁下的高见!”

尼克松故作停顿,然后笑着取出钢笔,在自己的白手绢上写下了“毛泽东”三个繁体字,接着说道:“请问这三个汉字有多少笔画?”

周恩来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二十八画”。

尼克松信心满满地说:“毛泽东有个笔名,叫作‘二十八画生’。因此这个二十八,指的就是毛泽东。”

“二十八画生”确实是毛泽东年轻时候用过的笔名。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13)

1917年,毛泽东在第三卷第二期《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名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其署名就叫作“二十八画生”。

而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他名字繁体字的总笔画数,“生”则是‘青年学子’的意思。

原本以为会得到周恩来的肯定,不料周恩来在接过手绢后,笑着说道:主席确实有一个‘二十八画生’的笔名,不过我们建国后就考虑推广简化字了,在简化后,主席的名字就不是二十八画了!

尼克松不解地问道:“那您的理解是什么呢?”

周恩来说:“……在距离开国大典之前90天,主席曾这样说过:‘中国共产党已经28岁了,28年来,我们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但我们的事情还有很多,就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14)

所以,开国大典上鸣礼炮28响,并非其他什么别的含义,而是寓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

至于其他的那些猜测,不过是出于巧合而已!毕竟历史总是充满着巧合和相似性,因此这些猜测,并不能当作准确答案。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1949年开国大典期间,关于鸣放礼炮几个问题的简单概述了。如有不正确、或表述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开国大典鸣礼炮有什么意义(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何是28响)(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