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西厂为什么没有东厂(明朝的东厂和西厂谁更厉害)

明朝西厂为什么没有东厂(明朝的东厂和西厂谁更厉害)(1)

先说结论:西厂比东厂厉害,东西厂权力都在锦衣卫之上。

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是明代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监察和刑狱的特务机构。

其中地位最低的是锦衣卫,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是太祖朱元璋设立的御用拱卫司。明洪武二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设锦衣卫。

东厂在官署级别上和锦衣卫的相同,但东厂厂主的地位实际要高于锦衣卫。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明成祖朱棣为了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任命宦官担任首领,同时监视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通常由武将担任,属于外臣。东西长首领则为宦官,属于内臣。

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者督主,由宦官当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担任。官衔全称叫“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明代大太监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都曾统领过东厂。

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也就是说,在官署设置上,两者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相互独立,互相制约。但实际上,由于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更加密切,又身处皇宫大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东厂和锦衣卫成为实际上的上下级关系,在宦官专权的年代,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甚至要下跪叩头。

最后说说西厂,也就是西缉事厂。明宪宗时期,由于东厂和锦衣卫是前任皇帝设置,已经存在很多年,现任皇帝想建立一个自己能完全信任的特务机构,玉石就有了西厂。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东西厂、锦衣卫合称为厂卫。既然是新设机构,自然更受皇帝倚重,它的权力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由太监汪直为第一任提督,势力遍布全国各地。但是西厂非常短命,只经历了两任提督,就由于大臣的反对而撤销了。

按说,先有东厂,后面才有了西厂,论权力,先给个总结,西厂要大于东厂的,但这个西厂怎么来的呢?

在明朝成化年间,大学士万安给明朝宪宗上书,要求革除特务机构西厂。一般的告状书,肯定要罗列罪状,这一上书却不走寻常路,万安没有搞列举这种老套路,而是提到了西厂的建立原因。

万安说:当年太宗皇帝(朱棣)在北京定都,命令老牌特务机构锦衣卫四处查访,因为担心外官会徇私枉法,所以设立东厂,用太监们去打探情报。这个制度已经运行五十六年了,各级运行指标正常。可是,数年前,京城妖狐夜出,搞得人心惊惶,为了怕皇帝你老人家担惊受怕,所以才加设了西厂,特别任命汪直管理。这也是临时抱阉腿。现在事情过去这么久,妖狐消失了,这个西厂也该撤了。

这是怎么回事?明朝特务排行榜名列第一,左撕锦衣卫,右打东厂督的史上最牛工厂西厂竟然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而且它的创立跟一起明建国后动物成精事件有关!是个灵异事件调查局?

在明朝的史书,确实记载了一些诡异的事件。

明史的《五行志》记载了一个在京城暴走的奇怪生物。

成化十二年,京城冒出一个小型哥斯拉,这种怪兽有金色眼睛,尾巴很长,像狗又像黄鼠狼,更奇怪的是,它的身边笼罩着一团黑气,谁要接近,马上就会被那团黑气熏倒。

古时候,将这种东西称为黑眚,是一种妖物,据说专门入室吃小孩。

黑眚一出现,全城惊扰,纷纷点起灯,敲起锣打起鼓,抄起菜刀去打。可是,怎么抓都抓不到。

这只黑眚最后竟然冲撞起紫禁城来。

那一天,皇帝朱见深正在早朝,突然奉天门外一阵喧哗,一只黑眚正在大闹宫门。

当时上朝时间又早,天蒙蒙亮,看得清又看不清,正是吓人的时候。

黑眚一来闹,皇帝朱见深吓了一跳,喊一声让领导先走就要起身跑路,可能有的亲说,这皇帝胆太小了吧。妖怪还在门口呢,怕什么?

各位这是冤枉朱见深了。

要知道,奉天门已经是皇城内门。皇城外面是午门,午门进来就是奉天门,现在故宫叫太和门。太和门后就是太和殿。

大家去故宫,看到太和殿富丽堂皇,里面的龙椅相当气派。可是,皇帝并不经常在这里办公,只有举行大朝会的时候才用这里一下。老在这办,礼仪复杂,没两天,满京城的官都得累趴下,皇帝也得累成马。

那么,不在这办公,在哪办公呢?

就是奉天门的偏殿。皇帝在这里坐着,外面大臣有事情的,进来汇报一下,汇报完了就退出去,这个叫“御门听政”。

现在这个妖怪竟然打到了奉天门外,等于杀到了皇帝办公室的门前,皇帝能不惊慌失措逃跑吗?

不过,皇帝要一跑,那问题就大了,手下肯定跟着瞎跑啊。这一乱,局势就不可收拾。

关键时刻,旁边一只苍白却有力的手拉住了朱见深的袖子。

这个人是大太监怀恩。

说起太监,那都是祸国殃民的角色,秦朝赵高,汉朝的张让,唐朝的仇士良,明朝的魏忠贤,大抵都是此类。可是,这个怀恩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因为他虽然握有权力,却不滥用权力。尤其是跟文官的关系很好,保护了不少大臣。

怀恩一看皇帝没主意了,马上拉住皇帝的衣袖,示意他别慌,不就是一个黑眚,这么多侍卫还怕拿不下它?

朱见深坐定下来,果然,外面报告,黑眚在侍卫的攻击下跑掉了。

虽然跑掉了,但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京城的守卫出现了大问题。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黑眚只是冲到了前殿,而一个妖道竟然跑到了皇帝的后花园。

一天晚上,一个道士在数名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皇宫的后花园,爬到了景山上张望。

这个道士叫李子龙,擅长旁门左道,在京城就已经混出了名头。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竟然要搞免费故宫游。现在解放了,进故宫还要买票呢,何况大明朝。

据说,这个李子龙在会法术可以帮助宫女怀孕,依我看,这不是什么法术好,主要还是腰好。而成化年间,因为皇帝朱见深宠信比他大十多岁的万贵妃,迟迟没有生下儿子。如果有宫女生下儿子,当然是麻雀变凤凰。

可以说,李子龙就是一个宫女之友。

这对皇权来说,当然是大逆不道,而且半夜三更跑到景山上,探头探脑,怎么看都不像好人。

李子龙在山上看风景,风景也在山下看他,风景就是穿飞鱼服,拿绣春刀的锦衣卫。

锦衣卫杀上来,直接将李子龙拿下。

落到锦衣卫的手里,别说李子龙,就是赵子龙也不管用。审了二回,定个图谋行刺的罪名给杀了。

这个案子虽然破了,但暴露了明朝的管理出现了大问题。一个妖怪可以直接杀到奉天门,这是天灾。李子龙直接跑到了皇宫内院,还有太监当带路党,这是人祸。

这说明,原有的锦衣卫,甚至东厂已经没有以往掌控京城的能力。

2.失控的特务机构

朱元璋时候,锦衣卫帮助皇帝扳倒了宰相胡惟庸,朱棣时候,东厂又帮助皇帝扳倒了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接下来的太监王振,锦衣卫骨干逯杲等等,同样起到了他们该起的作用。

在每个时刻,都有这两大特务机构在提供助力,它们的能力应该是很突出的,怎么这一年之内,发生了这么多奇怪的事情,两大机构毫无作为,毫无办法呢?竟然让一个道士送绿帽送到了宫里面 !

那么,这时的东厂跟锦衣卫在干什么呢?

锦衣卫就不用提了,自从东厂开设以来,锦衣卫就沦为打酱油的角色,抓个犯人,跟个腿还有戏份,要说掌控京城,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么,东厂呢?隆重介绍一下,现在的东厂厂督是一个叫尚铭的太监。这位仁兄就有点不务正业了,还想着陷害忠良,打探消息,而是开辟新市场,发掘新业务,把工作重点放到了富人身上,创立了罗织罪名,给钱就放人的商业模式。

既然不用得罪大官就能发财,为什么要去陷害忠良呢?这就是尚铭的真实想法。

碰到这种不务正业的主,朱见深也是毫无办法,他只有引入一些竞争机制,调一些新人上来,改变一下工作作风,提高一下工作效率。

朱见深看上的人叫汪直。

3.青云直上的汪直

十年前,广西大藤峡的一些百姓起来反抗明朝政府。明朝派军队平定之后,抓了一些俘虏带到京城,这里有一个小孩叫汪直。像这样的小孩, 一般只有一个就业出路:当太监。

汪直被阉之后,安排到了昭德宫上班。我们知道,干什么有时候不重要,在哪里干特别重要。比如太监这个工种,都是一样的洗马桶,但在哪里洗,差别就大了。

昭德宫是万贵妃的地盘。

万贵妃是皇帝朱见深最宠信的妃子(没有之一),朱见深小的时候比较坎坷,他的父亲就是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抓去当人质的朱祁镇。朱祁镇被抓后,明朝就另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

父亲当了俘虏,朱见深也就被剥夺了太子之后,渡过了十多年担惊受怕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他的身边有一个大十多岁的宫女在照顾他。这个宫女就是后来的万贵妃。

后来,朱祁镇回了国,又发动夺门之变夺回了皇位,朱见深重新成为太子,最终当上了皇帝。因为早年一起患过难,所以年龄不是问题,审丑不会疲劳,万贵妃依然深受朱见深宠爱。

只要跟万贵妃搭上线,自然升职要快上那么一点点。

前面要求取消西厂的万安,就是因为娶的老婆恰好是万贵妃弟弟的老婆的妹妹。这才成为了内阁首辅。

汪直被分配到万贵妃的昭德宫,也是抱上了大粗腿。

在成化十二年,就是妖怪、妖道出没的那一年,汪直已经成为了御马监的大太监。

说起御马监,大家可能有个误解,以为是放马的,跟天上的弼马温差不多。是个小差事。

其实不然,御马监确实管马,但又不仅仅管马,它在太监各部门当中,地位相当高。

我们前面介绍过,明朝的太监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帮助皇帝打理着他的帝国。最牛的是司礼监,司礼监的一把手掌印太监是太监中的宰相,二把手秉笔太监常常客串西厂的厂督。

而排名第二的部门就是御马监,原因只有一个,御马监还管着一批禁卫军。这支军队叫:“羽林三千户所”下辖四卫,又称四卫军。最多的时候有四万人,少也有五六千。所以,御马监的掌印太监也常被称为太监中的兵部尚书。

汪直当时做到这个位置,不过十五岁,可见,他的眼力劲应该是很强的。这一次,京城异动,朱见深没有用东厂的人,也没有用锦衣卫的人,而是指派汪直去查这个案子。

汪直查得怎么样呢?

出乎意料的好。

4.西厂的崛起

汪直乔装打扮,带两个小跟班,骑着小毛驴四处查访。这一行,竟然瞒过了东厂跟锦衣卫。汪直查到了很多情报,反馈了很多朱见深不知道的事情。而且他出去一查后,黑眚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朱见深大喜过望,最终决定让汪直自立门户,在灵济宫前的旧灰厂办起了新的特务机关,因为在西边,所以称为西厂。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二起灵异事件,它们真的是突发事件吗?像李子龙这个妖道,以前在宫里默默耕耘,做了那么多好事没留名,帮助了那么多的宫女都没出事。可冷不丁,他就被发现了。

再说说黑眚,那更简单了,古代人口稀少,华南虎都有可能下山,像狗一样的野生动物,比如黑狼狐狸之类的,完全有可能不买票就进故宫玩一圈嘛。

那这些事情之间有联系吗?有的,他们都指向了一个结果:帮助汪直成立了西厂。

做为御马监的太监,汪直一直想插手东厂的业务。可是东厂的业务一直是司礼监的工作范围。东厂也已经有厂督了:尚铭。

尚铭是太监中的老前辈了,工作很有特色。

所以,汪直想要动尚铭的蛋糕,似乎不太容易。

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这一切其实都是汪直安排的,或者至少有一件是汪直在推动。

而且,成化年间的京城气氛是很诡异的。

朱见深的宫里曾经有一个妖僧叫继晓,被封为国师,经常在宫里表演点石成金之类的法术,又在西市建了一座大永昌寺。除此之外,朱见深的宫中还有道士,喇嘛,全部封为国师。这些人出入宫廷,有高档马车,有禁兵开道,甚至有的国师手中的佛珠是用荒郊野外的弃骸头骨做成,法碗则用整个骷髅做成。活脱脱就是沙僧再现。

这些人在京城里招摇而过,无疑会使成化年间的京城笼罩着一股神秘的气息。稍有事变,百姓就惊慌不定,妄加猜测。

极有可能,汪直从中发现了恐慌是树立权威的好机会。于是,他搞了一只野生动物进宫,进一步强化这种恐慌。而李子龙这种事情,可能早就看在汪直的眼里,他只是知而不宣,然后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再将李子龙暴露出来。

总而言之,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汪直成功创办了西厂,从而拥有了自己的特务机构。

当然,相对东厂的深厚历史,西厂起步晚,基础薄,要奋起直追,就需要不走寻常路。

于是,为了打探情报,汪直是大案不嫌大,再大的官也敢直接抓,小案不嫌小,谁家有个狗打架之类的事情,也被汪直整成了邻里不和谐的案便。

而为了树立西厂的品牌,当然需要抓一些典型的案例。

好在,大明朝别的不缺,案件总是层出不穷的。

汪直收到了一个消息。

京城来了一个流窜犯,此人叫杨勰,他本人倒是知名度不大,但有一个很牛的太爷爷,英宗朝的三杨之一的杨荣,以前曾经为大家介绍过,第一个霸主级太监王振就曾经斗争过杨荣。最终以杨荣气死告终。

杨勰为什么跑到京城呢?说起来,老杨家毕竟也是名门大族,虽然杨荣老爷子去了,但家底很厚,难免有点仗势欺人,鱼肉一下百姓,横行一下乡里。这不,在老家背上了杀人罪名,朝廷正派人捉拿他。他一看不对劲,就跑到京城他姐夫礼部主事董序家避一避。

董序一看,小舅子犯了这么大的事,不找人打点是不行了。于是,找到了宫中的太监韦瑛。

事实告诉我们,走后门不一定正确。韦瑛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了汪直,表示是不是出手帮帮忙。

汪直大喜,公司刚开张,正愁没有大单,大单竟然自己送上了门。

既然是杀人犯逃到了京城,那还等什么?立马抓人。

西厂的人冲到了董序家,起用西厂特制的刑具:弹琵琶。千成不要以为这是一种类似六指琴魔一样的声波武器。这其实是一种弦状刑具,用牛筋弹人的筋骨,一弹魂散,二弹骨散,三弹就是石头都会开口说话。

果然,董序马上交待,家里确实有巨额财产说不清来源。

那么,这笔钱在哪呢?西厂已经把他家翻了三尺都没有找到。

董序想了一下,应该在我的叔父杨仕伟家吧。

杨仕伟是兵部主事。西厂的人冲到了杨仕伟家,因为执法相当粗暴,杨家乱成一团。正当西厂的人寻找巨额财产时,旁边的墙上突然冒出了一个人头。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是什么人,难道就不怕国法吗?”

这里介绍一下,明朝抓人的手续,如果是六扇门这样的三法司机构,如果要抓人,则必须要正式的公文,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逮捕证。到了锦衣卫时代,开始流行一种驾帖。

所谓驾帖就是由皇帝发出的直接逮捕证,这个证一般由司礼监写好盖上章子,然后锦衣卫拿着这个文件到刑部“佥签”,也就是复检一下,检查什么呢?就是要把驾帖跟原弹劾文件对比一下,要抓什么人,必须有人弹劾。如果对应不上,刑部就不会认可,这样这个驾帖虽然出自皇帝,也是不具备法律效率。这当然是给锦衣卫上了一约束。锦衣卫很不爽,老子都有皇帝的批条了,还用得着刑部批不批?

于是,到了后面,锦衣卫直接拿着皇帝的驾帖拉人。如果有人不满?没问题,打到午门外打一百下屁股,着实打,打到服气为止。

而到了西厂,西厂连这个驾帖也省了。上门就喘门,见人就拉人,要逮捕证?要驾帖?先进西厂聊聊音乐再说,比如弹琵琶。

冲到杨仕伟的家里,马上将老杨绑了起来,连老杨的老婆都羞辱起来。这就太过分了。

这样一搞,围观群众相当不满。于是,这个人大着胆子在墙外喊了一嗓子。

结果西厂的人毫不含糊,立马顶了回去:“你又是什么人?难道不怕西厂吗?”

此人胆子也确实大,回了一句:我是翰林陈音!

看到激起民愤,西厂的人拉起杨仕伟就跑。没过多久,杨勰在狱中病死,杨仕伟、董序被抄家。

一个案子,汪直就把礼部、兵部的两个人给搞下了台。但整整官员这种事,锦衣卫可以干,东厂也能干。西厂不过是复制前辈的成功。这样的程度是无法超越前辈。

要超越前辈,必须做一些特别的事,具体来说,东厂不敢抓的人,西厂来抓,东厂不敢管的事,西厂来管。

只要有胆子,这种机会到外都是。汪直又收到了一个消息。

5.新厂开张三把火

有一回,南京镇监覃力朋上京办完差,回南京公车私用,用一百艘船只载了私盐,准备捞一票。这一路上,无人敢问,毕竟太监势力熏天。到了武城县,一位典吏可能新上任,不知内情,或者他特别勇敢,敢跟邪恶势力做斗争,就查问一番,结果被覃力朋打断牙齿。覃力朋还射杀了一人。

这种事常见,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眼就过去了。可是正赶上汪直要树立威信,也只好委屈一下同行了。

汪直把覃力朋抓了起来,判了一个死刑。本是同阉生,相煎何太急。朱见深出来打圆场,够了,够了,适可而止。打发去扫地,劳动改造吧。

西厂的品牌顺利打响, 而就在这时,一封弹劾书摆到了朱见深的面前,表示再不把汪直搞下去,天下就要大乱了。

这是一封集体署名弹劾书,列了汪直的十一条罪状,由内阁首辅商辂牵头,所有阁臣署名。商辂是明朝历史上第二个三元及第的人,历任数朝,人称本朝第一贤臣。阁臣集体署名告一个太监,这也是比较罕见的,尤其是里面还有一位叫万安的阁臣。这位万安我们说过,他是万贵妃这条线上的,同时,汪直的背后靠山,也是万贵妃,可以说,原本是一个山头的,可竟然也署名要告汪直。

这不能怪队友出卖,实在是汪直搞得太过分了。官员抓了,太监也对付,还守边关的武将也被汪直搞下数位。甚至西厂连民间鸡狗配种这种事也要管。

可以说,除了皇帝等少数人,汪直把天下人得罪光了。

朱见深很不理解,自己派一个人出去打探一下消息,怎么就将天下搅成大乱了。当年,妖狐冲到了我的前面,你们怎么不说大乱了。

愤怒之下,朱见深叫来司礼监掌印司恩,让他跑去内阁问一下,他们是什么意思。

如果派别的人还算了,派上了怀恩,那汪直就倒霉了,我们介绍过,这个怀恩还是一个比较正派的人,怀恩跑到内阁一问,回来报告,内阁这些大臣是齐了心要告汪直了,汪直确实搞得太过份,再不治他,只怕事情要闹大了。话音刚落,九卿的集体告状书也上来了。实在是没办法,汪直的牢里还关着这些部门的人呢,再审一审,说不定九卿要集体一锅端了。

众望所归,汪直只好光荣下岗,西厂开张不到半年,就倒闭了。

但必须要说,汪直办的这些案件确实有些程序上的不合法,比如没有驾帖就抓人,执法也很简单粗暴。但是他办的这些事情,又确实没有冤枉多少好人。

比如覃力朋这样的,抓了也是为太监清理门户,为社会除害。还有杨家一案,说实在,就是动作太粗暴了,真说冤枉杨家,那可能还不至于。而商辂这些大臣联名上告,也未必没有私心,毕竟杨家的案子,汪直要再查下去,可能真的整个官场都要翻过来。

了解了这一切,我们才知道朱见深为什么愤怒,这绝不是简单的正义与邪恶力量的对抗。因为这个原因,接下来的事情你就不会奇怪了。汪直下岗后,很快有官员上书,热烈要求重开西厂,并高度评价了汪直的工作,不但是时下腐朽政坛的一股清风,还可以流传百世,成为万世之楷模,这不是就是东厂那块牌坊上写的,流芳百世吗?东厂没做到了,做到的西厂却关张了。

朱见深大喜,终于有人跟我的世界观,用人观一致了。

于是,西厂重新开张,汪直满血复活。

商辂彻底晕了,自己混了这么多年,竟然还斗不过一个小孩?最后,他祭出了绝招:辞职。

不干了,我回老家。潜台词是有我没他,有他没我,皇帝你看着办吧。

皇帝很快做出了答复:商大人,慢走,不送。

商辂走了,尚书、御史等等纷纷提出辞呈。朱见深没有任何犹豫,来一个批一个,批到最后,朝中再没有反对汪直的人。

难道没有任何人可以挑战汪直的权威?

事实上还是有的,要对付太监,还得是太监。

6.东厂的反击

太监尚铭出手了。我们说过尚铭是东厂厂督,原本比汪直辈份高、资历老,但无奈汪直半路杀出,另开了一个西厂,生生抢走他的市场份额。

尚铭当然很不爽,但汪直有皇帝罩着,他也只有忍了。可是,这一次,尚铭决定反击。为什么呢?

因为他跟汪直的感情破裂了。

有一天,一个盗贼潜进皇城,被尚铭东厂的校尉抓住了。平时,尚铭都要跟汪直打声招呼,有功算大家的。可是,这两天汪直生病没来上班。尚铭一看,好不容易有个独占功劳的机会,就不打招呼自个上报皇帝了。

朱见深很高兴,发了一大批赏金。

汪直听到后,大怒,老子只是病了,你就当我不存在?行,你等着,放学后别走!

尚铭听到后,十分恐慌,从此开始搜集汪直的一些把柄,做了一个汪直事迹汇编,告了汪直一笔。

这个时候,汪直恰好不在京城了。

汪直干嘛去了?

他跑到外面打仗去了。

汪直是一个很有理想的太监。除了抓捕官员,刺探情报之外,汪直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带兵去打仗。在京城干了没多久,汪直就提出来,自己要去边关负责跟蒙古女真打交道。

于是,在朱见深特批下,汪直跑到边关,指挥边关的将领打了两个胜仗。本来仗也打完了,汪直打报告要求回来。朱见深一看,嗯,打得不错,你继续去下一个地方,接着干。

这就倒霉了,做一位特务头目,留在京城,呆在皇帝身边才是正经事。太监说白了,干的是狐假虎威的事,不在老虎后面,狐狸还有什么威风。

被尚铭一告,汪直就是想反驳,打报告都要迟一步。

不久后,朱见深罢免西厂,将汪直调到南京当御马监。也就是提前退休了。

不过,汪直本人却软着陆了,拥有权势的太监在失势之后,下场一般很惨,比如魏忠贤最后是自谥而死。

汪直在朱见深去世后又活了很久,甚至又调回了京城,只是再也没有担任过重要职位。

汪直能够善终,跟朱见深的保护有很大作用,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汪直其实并不是一个太坏的太监。

比如有一回,兵部给事中孙博上疏告了西厂一状。要求东西两厂一起关掉算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位给事中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的罪状,只说像东厂的工作人员,品阶又低,凭什么用一些小事就中伤大臣。

事实上,纪检部门最重要的用人法则,就是用品阶低的管品阶高的啊。

汪直知道后,把孙博叫了过来。本以为孙博要进诏狱搞搞弹琵琶了。结果汪直说道,你是兵部的,那就跟着我到边关去,当个书记官,把我干的工作记下来。

一趟跑下来,孙博竟然服了汪直,上奏给汪直请功。

可以说,汪直就是大明朝的韦小宝,看上去坏,骨子里却可能比一些文臣武官还要好。所以,当他被贬后,意外的,痛打落水狗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真正专注陷害忠良不动摇的其实是尚铭。将汪直拉下马,尚铭得意过一阵。一年后,尚铭被弹劾,调到明孝陵扫地去了。

此后,东厂归太监陈准管理。这位陈准是司礼监掌印怀恩的亲信。陈淮重新调整东厂业务结构,突出主营业务。下令:有逆反的事情,再来找我,其它小事,不要再折腾了。

这一下,京城真的安宁了。

那么,随着尚铭的失势,东厂真的就老实了吗?而西厂这个明朝历史上最具权势的特务机关真的就此消失了吗?

不是的,二十多年后,西厂死灰复燃,这一次领导西厂的是明武宗的八虎之一谷大用。而更为厉害的太监是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刘瑾。刘瑾在重开西厂之后,又开了一个内行厂。形成了明朝四大特务机构并行的局面。

明朝重回特务政治,四大特务机构将掀起前所未有的血雨腥风。

刘瑾是怎么利用这些特务机构掌控权力的, 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明争暗斗,谁又是最后的胜利者?

东厂是明成祖在1420年设立的,是一个专门缉拿叛逆的特务机关,而西厂是明宪宗于年设立的,主要是为皇帝打探消息的,二者同时存在过,但西厂是昙花一现,仅仅存在五个月就被明宪宗紧急叫停。明成祖夺位登基后,为了巩固政权,捉拿叛逆,决定成立一个强有力的专政机构--东厂,起先是他自己亲自领导,后来交给宦官中的二号人物掌管,他认为宦官比较可靠,东厂抓到的嫌犯先是交给锦衣卫审理,后来东厂权势扩大,也有了自己的监狱;东厂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比锦衣卫用奏章的方式进行汇报方便得多;东厂的权势后来居上,东厂深处皇宫大院,深得皇帝信任,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甚至锦衣卫的指挥使见到东厂厂主都要下跪。明宪宗成花年间,一些道士与太监相勾结图谋不轨,明宪宗认为东厂和锦衣卫办事不力,于是指派太监汪直出宫打探消息,这个汪直可是捡到鸡毛当令箭,到处捕风捉影,以莫须有的罪名罗列大案,小案当重案办,鸡毛蒜皮的问题无限扩大化,采取刑讯逼供的方式办成了铁案;西厂针对的主要对象是京城内外官员,仅仅5个月就搞得朝廷内外人心惶惶,恐怖万分,明宪宗非常震惊,迅速撤销了西厂。

西厂相对东厂而言权力更大,西厂是皇帝直接掌管,而东厂是太监掌权,西厂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在其管辖范畴,全国范围全覆盖,无需报告皇帝直接缉拿,审讯,动刑。

不管是东厂、西厂还是锦衣卫都是皇帝用来对付官员和百姓的工具,他们实行白色恐怖,搞得全国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他们通过这种铁腕统治来达到他们政权的长治久安。

来源:历史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