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释文古今对照(甲骨文字圣聖)

文/王本兴

“圣”与聖字之简体同,就甲骨文字而言,“圣”与“圣”却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文字。契文“圣”读“ku”,音同窟,说文云:“圣,汝颍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从土从又,读若兔、窟。”“致力于地,从土从又”,圣的字义结体也就大致凸现与明白了。 “圣”的简体与卜文之圣一模一样,极易混淆,有人在书写甲骨文“圣”处使用了“致力于地”的“圣”字。“聖(圣)”读为“sheng”,谓崇高之意,如圣贤、圣经等。说文云:“圣,通也,从耳呈声。”圣之契文书写结体如图一所示,与甲骨文字“圣”相差甚远。

甲骨文释文古今对照(甲骨文字圣聖)(1)

值得说明的是,“圣”字在辞海、辞源等汉语大字典中有所辑录,而在一般的新华汉语字典中竟查找不到此字。因而这里遇到了一个古文字与简化字相抵触、相混同的问题,类似的情况还不止其一个,于此不作赘述,余要说的只是这个“圣(ku)”字。

甲骨文释文古今对照(甲骨文字圣聖)(2)

甲骨文释文古今对照(甲骨文字圣聖)(3)

甲骨文释文古今对照(甲骨文字圣聖)(4)

参见图二、图三、图四之契文,中华书局出版的《甲骨文编》将此三个甲骨文字分别编列,没有混同与合编为一个字例,对图二的契文作了基本肯定,应为“圣”字;对图三的契文未作明示,只是说明此契文为“从臼从用从土”,疑为繁文;图四的契文亦未明释义,则是说明此契文为“从臼从土”;徐中舒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甲骨文字典》,将图二、图三、图四的三个契文合编在一起,作为一个契文“贵”字释。诸多学者的意见也不尽相同,颇有异议。余永梁先生、郭沫若先生、孙海波先生、于省吾先生等,对图二的契文释“圣”,而杨树达先生释“掘”,图三为契文“垦”字,说文云:“垦;耕也,从土从跟声。”即用农具翻土,开垦之谓。屈万里先生释“垦”,束世徵先生认为图二之契文应为“圣”字。丁山先生、陈梦家先生释为“冀”字。胡厚宣先生释钟、搏之原字。概言之,对图二的契文“从土从又”释圣者,比较认同与一致。对图三的契文有认为是“圣”的繁文,有认为是“粪”“钟”、“搏”等字。余以为董作宾先生言之有理,他认为此字在武丁时期才有之,只是疑是圣的“繁文”,但中间多了一个“用”字:“从用,当为农具,农具乃人所常用,故以为用字,此字从臼从土,与圣同,中增农具,亦非耕殖之事莫属”(《殷历谱》下编卷四6页)。说明此字包含了耕殖开垦之谓,屈万里先生在董作宾的《小屯·殷虚文字甲编》中释定为“殆是垦田之意”。于省吾先生认为:图三所示之契文应为图二所示之契文孳乳字,“圣”乃“垦”的初文, “垦”为后起的通假字,亦是常用的俗体字,并言明: “甲骨文垦字中从用,说文谓用从卜中,殊误,用乃甬的初文。今作桶,垦字上从臼下从土,同为垦田时需要铲高填低,故用桶以移土”(《甲骨文字诂林》1196页)。释中间从用者为垦字系正确的。前面已提及,徐中舒先生将这些不同形体的契文归释为一个“贵”字,他认为贵乃隤之初文,说文之贵字即篆文之贵,其上方所从之部首和说文蒉字古文之属, “仅略有小之伪”。而《汗简》遗字下引《古孝经》所作遗,其偏旁与甲骨文圣正同(以上引文参见《甲骨文字典》707页)。胡厚宣先生对此提出了疑点:“徐中舒先生释贵,误为隤或蒉。唯贵字偏旁从臼从人,人义未详,不好说解”(《历史研究》七期67页)。李孝定先生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释粪释贵均于字形不合。贵字均从贝,唯汗简引古孝经遗字偏旁作贵与此略近,然犹多一‘人’形偏旁,胡氏亦谓‘人义未详,不好说解’。”(《甲骨文字集释》4005页)。说文云:“贵,物不贱也,从贝臾声,臾古文蒉。”“臼”部由“人”之分开,其“人”义未明,这确实是一个不好说解的疑点。但贵字与圣字确形体相近,除“人义未详”外,徐氏其余的依据都很有道理。综合上述,余以为贵字上方从臼从土,臼在上,与圣字从土从又,土在上,二者应有明显的区别与不同,圣从土从又者还有数点土粒形。因而这些甲骨文字不仅要分列,而且应正确的应用。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影响深远,无数甲骨文书法、篆刻爱好者都认可其释的“贵”字。以上是我对契文圣、垦、贵三字的一点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