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什么地方吃的多(去芜湖应该吃什么)
芜湖有文字记载已逾2500年,素有“江东首邑”、“吴楚名区”、“吴头楚尾”之称,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一。
芜湖小吃有南陵老鸭汤、百善贡酥、大闸蟹、弋江羊肉、无为板鸭、小笼汤包、无为板鸭、无为送灶粑粑、鸠江腐乳、芥菜圆子、砀山酥梨、等。
芜湖馄饨
简介
芜湖馄饨,起源于芜湖市民间,后发展为芜湖传统名点,馄饨在芜湖有自己的特色,馅大皮薄,个大。馄饨以鲜肉、开洋、榨菜制成馅心,故称“三鲜“,并以肉骨头吊汤、豆腐干丝、蛋皮丝为佐料,制成皮薄、馅多、汤鲜的三鲜馄饨。
简介
蟹黄汤包,是芜湖的传统名吃,早在20年代初期,芜湖“同庆楼”、“醉春”、“一品轩”等大餐馆供应的蟹黄汤包就享有盛名。著名的白案点心师傅刘厚富、黄家治制作的汤包尤为考究,成为商家大户洽谈生意,招待亲朋的必备名点。至今,“芜湖酒家”、“丰富酒家”等名馆仍应时有售。
蟹黄汤包是用螃蟹、鲜肉皮、五花肉、精白富强粉作原料,佐以白糖、味精、酱油、葱花、姜末、细盐等配料制作而成。芜湖蟹黄汤包用料精细,制作考究。需经过制作皮汤、芯馅、擀皮掐制多种工序。蟹黄汤包具有面细洁白,皮薄馅大,汤多肉嫩,油黄味鲜的风味特色。蒸熟的包子呈半透明状,用筷子夹起晃动时,里面的汤汁隐约可见。吃时先咬开一个小口子,再慢慢吸出汤汁,蟹黄滋味美醇,配上香醋、姜丝食用,更是味美爽口,是秋季应时的上等佳品。
做法
蟹黄包皮汤制作是:1先将鲜肉皮洗净加水煮烂,撇去皮沫后把肉皮绞碎,加入适量的酱油、虾籽、料酒,烧开后冷却成皮冻待用。2把鲜蟹煮熟,剔出蟹肉。五花猪肉洗净搅成肉泥。取适量猪皮冻绞碎,与肉泥混合放在缽内。加入适量的蟹肉、蟹油、酱油、味精、细盐、姜末、葱花和清水,顺着同一方向搅拌均匀,即成蟹黄汤包芯馅。3皮面选用精白富强粉擀制,包上芯馅后掐制成型。包子的封口上有20道花纹匀称的折子,包口似鲫鱼嘴状、逐个排列在小笼内,每笼8只,起旺火熏蒸15分钟左右即可成熟。
耿福兴酥烧饼
简介
耿福兴酥烧饼,是芜湖著名小吃,以香、酥、脆的风味特色远近驰名,誉满长江沿岸,已经近85年历史。
成品的酥烧饼两面如蟹壳黄,里外酥,型美味香,酥脆爽口。咸的腰型边呈椭圆、油葱香浓,油而不腻,甜的圆而饱满,甜润爽口,是早点及茶余饭后老少咸宜的小吃佳品。
历史文化
起初,由耿长宏兄弟在三街口内开设只有3张桌面的“耿福兴饺面馆”。专营酥烧饼与虾籽面2个品种。因做工考究,风味独特而远近闻名。连途经芜湖港旅客也趁船靠码头的短暂上岸购买带至外地。公私合营后,几经迁址扩建,这家饺面馆仍沿用老店号,在原店烧饼老师傅严开银的带领下,不断改进传统制作工艺,培训专业师傅,使这一品种继承发展,名扬四方,倍受欢迎。
做法
耿福兴酥烧饼用料精细,悍制有功,熏烤到味。经过制作皮面、酥面、心馅及熏烤等多种制作程序,以三分之一皮面包裹三分之一酥面,加入芯馅,逐个擀制成型、熏烤成熟。耿福兴酥烧饼的皮面是用精白富强粉加入50%的清冷水混合揉制而成。酥面的制作是将小磨麻油(菜籽油或花生油也可)用热锅熬至起烟时,冲入兑成的精白面粉中,使面粉案板上,上覆酥面(比例为:面皮三分之二,酥面三分之一),多次摺叠,圈滚成直径约一寸的圆面筒,摘成一寸长短的面剂备用。酥烧饼的芯馅制作最为考究。通常供应的有葱油咸酥烧饼和糖酥烧饼两种。葱油酥烧饼的芯馅制法是:将生猪花油寸余长的小段,加入28%精细盐(冬天加25%细盐),拌均拌透混合腌制,约一星期后,用绞肉机将生猪花油绞成泥状,沾上适量葱花拌合均匀成馅。糖酥烧饼的芯馅是用50%的绵白糖、30%的精白粉、20%的熟菜油和少量桂花拌和均匀作馅。葱油和糖酥两种烧饼的制作都必须做到揉面适中,逐个装馅,逐个擀制成型。按传统习惯,葱油烧饼为腰型,糖酥烧饼为圆形。两种烧饼都用熟糖稀刷面,表面贴满脱壳芝麻。芝麻的加工也很精细,先将芝麻放入清水中浸泡约40分钟,在其中吸收水分膨胀鼓起来时,放入面臼内用木捶冲至芝麻的皮、仁离开时,用清水漂去浮起的外壳,取芝麻仁晒干后使用,这种脱壳芝麻,油脂充分溢出,香味浓郁。芜湖耿福兴酥烧饼的烤制火功到位,恰到好处。其方法是:先将烧饼土围炉用木炭起着,使炉温达80°C左右,待炉壁烧烫后,将烧饼顺序贴上。只听“嘶拉”一声,烧饼正胚的水分即去除三成。每炉80块烧饼贴满后,堵上炉门,使炉内温度保持在40—50°C的均匀文火,熏烤约5—6分钟后,顺序取下即可。
送灶粑粑
简介
送灶粑粑,是安徽合肥市以及芜湖、马鞍山等地,如坝镇、槐林、无为、庐江等一代的汉族传统小吃,民间节日祭品。每年农历12.23为送灶节,当天晚上居民用米粉做成饼,用豆干,肉,蔬菜或咸菜等为馅,用素油煎出举家共食,迎接小年和即将到来的吗。
送灶粑粑贴锅的一面色泽金黄,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贴锅面,光滑油润,软而不粘;馅心多汁,鲜咸味美,清香可口。送灶粑粑的馅料多变,除萝卜肉馅外,还常有“咸菜肉馅”、“芹芽炒肉丝馅”、“白糖馅”、“桂花糖馅”、“芝麻糖馅”、“辣味馅”等风味品种。
历史文化
送灶”是旧时我国民间祭“灶神”的一种风俗。中国旧时民间认为“灶神”是掌管一家人一年祸福的神灵。因此,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人们使用纸马、饴糖、米粑粑等送“灶神”上天,称为“送灶”,到除夕日又贴上新的灶神像,谓之“迎灶”。几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种习俗,“送灶神”的时间一般都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前后,而送灶神的祭品南方和北方有所不同。有的地方民间以制作米粑粑作为送“灶神”的祭品。每当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都做送灶粑粑。一般上午准备米粉、馅心等原料,下午加工成形,傍晚煎烤。煎烤好的第一锅粑粑则首先用来祭灶神。人们把粑粑盛在大盘里,放在供奉“灶神”的神龛里,然后点上香火,放鞭炮,欢送灶神上天,颇为严肃认真,灶神送走后,全家人即可进食粑粑了。如今,很少有人那么虔诚地去“送灶神”了。但每当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这两天,制作“送灶粑粑”的习俗依然流行甚广,只是大都用来自家享用,很少有人用来作祭品了。“送灶粑粑”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传统的节令食品。
做法
食材:籼米、糯米、豆干、瘦肉、蔬菜或腌制的咸菜、姜、蒜、香油、酱油、淀粉、盐、味精及胡椒粉等。
做法:
将籼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一般比例为7:3),洗净后沥水晾干,磨成细粉。
将备好的萝卜洗净,剁成碎末,再入笼蒸熟或煮熟,挤出水分。
把肥瘦兼有的猪肉剁成肉末,放入锅内加酱油煸一下,再依次加入萝卜末、盐等,边加边翻炒至熟。这里特别注意馅料一定要有胡椒粉,方能保证成品具有萝卜和胡椒粉的香味。
将米粉加热水和制成面团,分剂后,用手捏成面皮,放上馅料,包制成扁圆形的粑粑坯。
把坯入铁锅内煎烤,入锅前先在烧热的锅内壁上涂层食用油,放好粑粑坯后,盖上锅盖,用中火煎烤至有轻微油烟气从锅盖边冒出,打开盖,均匀地洒些清水,加盖继续煎烤,如此反复二三次后,即可。
乌饭团
简介
乌饭团,是安徽地区汉族传统名点,节日食俗。在安徽沿江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吃乌米饭的习俗。据传说,此饭有驱魔、避邪的作用。相传,古代有一孝子名叫目莲,其母因犯罪入狱,目莲常去给母亲送饭,都被狱兵吃掉。后来目莲做成乌饭送去,狱兵见是黑色的饭不敢吃,便送给目莲的母亲吃了。此小吃流传至今。
历史文化
在安徽沿江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吃乌米饭的习俗。据传说,此饭有驱魔、避邪的作用。相传,古代有一孝子名叫目莲,其母因犯罪入狱,目莲常去给母亲送饭,都被狱兵吃掉。后来目莲做成乌饭送去,狱兵见是黑色的饭不敢吃,便送给目莲的母亲吃了。此小吃流传至今。
做法
1.将乌饭树叶在石臼中捣碎,放入缸内,加冷水2500克,浸泡24小时,见水质呈深黄色时,用纱布过滤成乌叶水。取糯米600克放入乌叶水中,浸泡12小时,待米粒呈淡乌色时捞出,沥干水分。
2.豆腐片成1厘米厚的薄片,下油锅炸至呈金黄色浮起时捞出,切成黄豆大的丁。猪肉、鸭肉也切成黄豆大小的丁。
3.锅置旺火上,加入菜籽油75克烧热,下豆腐丁、肉丁、鸭丁炒熟,再放入酱油、葱末、姜末和水750克烧开,加味精,用淀粉勾芡待呈糊状时盛起成馅料。
4.粳米中加入糯米200克淘洗干净,晾干,磨成细粉,过筛后,加入适量开水拌匀,晾凉,揉成面团。另将剩余的糯米淘洗干净,倒入冷水浸泡10分钟左右,捞起沥干,用石臼捣成米粉,掺入面团中,拌匀揉透搓成条,摘成每个重35克的面剂100个,按成面皮,包入馅料,做成圆形生坯。将生坯蘸水,放入乌米中滚粘上乌米,上笼蒸熟取出即成。
酒酿水子
简介
酒酿水子,是芜湖特有的小吃,在芜湖已有百年历史。它选用上等白糯米粉用热水拌和搓揉,用扁筛成大小似棉子的小圆子。另将酒酿捣碎和白糖一起放入碗中,将煮熟的圆子连汤盛于碗中即成。酒酿棉子圆软糯香甜,是市民的可口小吃。
广善酥
简介
南陵广善酥,是安徽省南陵县的特产,国内著名产品,南陵特产广善酥是在佛教经典的有关素食记载及中医食疗的基础上,按照现代营养学研制的纯天然食品。
芜湖腊味鸭肫
简介
芜湖腊味鸭肫,是安徽芜湖传统腊味菜,口味咸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做法也简单。
做法
原料:
鸭肫500克,盐25克,酱油35克,白酒50克,白砂糖15克。
制作方法:
选用整齐肥大鲜鸭肫,沿进食孔中间剖开,除去内容物,刮去黄皮和肫外附着的油皮。再用少量食盐进行抹擦,搓揉,清水漂洗,直至无污物,无异味,沥水。用部分精盐将鸭肫逐个擦抹,放入容器中,腌制1天。取出沥去卤水,再放入另容器中,加入盐、酱油、酒、糖、-(2.5克),腌制2天,期间翻几次,起卤。腌好的鸭肫,再用清水漂洗,去净杂质和污物,沥干水分。
沥好水分的鸭肫每10个穿成1串,晒至七成干,取下,整型。将鸭肫平放在案上,用右手掌后部用力压搓2~3次,使鸭肫两片的肌肉压平。再放阴凉通风处保存,一般小雪后制品可晾挂半年,过长会干缩变味即可。
芜湖烧卖
简介
烧卖,是芜湖的传统名点之一,历史悠久。选用猪腿肉、猪板油、荠菜或青菜嫩叶,加调料拌成菜肉猪油馅心(也可以用肉汁糯米制成馅心),用精白面粉加水揉合制成边皮薄,底层厚的皮张,再包入馅心,经蒸熟即成。
芥菜圆子
简介
芥菜圆子,是安徽芜湖地区汉族传统小吃。
做法
食材:豆腐,香菇,胡萝卜,芥菜,鸡蛋。
调料:盐、胡椒粉。
做法:
1.香菇用清水泡发,胡萝卜洗净去皮,二者均切细丁;芥菜洗净,梗切丁,叶切丝;
2.豆腐捏碎,加入香菇、胡萝卜、芥菜、鸡蛋、盐、胡椒粉搅拌均匀;
3.锅中多倒些油,小火烧热,取适量豆腐蔬菜泥用手和勺子配合做成丸子,轻投入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用厨房纸吸油后即可食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