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

自1978年电影《大渡河》里第一次出现蒋介石以来,在之后的上百部作品里,蒋介石都被不同的演员以不同的风格饰演。

比如说《革命者》中,韩庚一扫往日开朗阳光的偶像形象,在“梨园听戏”的剧情中,极尽描摹了蒋介石的纠结与毒辣。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1)

再或者被称为“蒋介石专业户”的马晓伟,则着重挖掘角色的内在,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跨过鸭绿江》中暮年蒋介石的失意展现的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演员诠释并演绎了蒋介石,包括我们熟悉的老戏骨陈道明、王劲松等。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2)

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这些饰演过蒋介石的演员中,究竟谁最出彩,哪位演得更传神。

6 张国立

对于张国立老师,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从早期《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经典力作,到后来的《金婚》、《1942》,在每一部作品中,张国立的表现都极其真实且自然。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3)

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张国立老师属于沉浸派演员。

他可以真正把自己代入到角色的人生中,然后悄无声息地通过各种细致入微的形体动作,展现人物的复杂性。

比如说在《金婚》中,张国立饰演的佟志,最后一幕夫妻两人携手在茫茫雪地里渐行渐远。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4)

这一段没有什么台词,整场下来也只有夫妻二人相互搀扶的动作和时不时流露出的笑容,但却感染了无数观众,使无数人想起自己的父母。

张国立这种极富感染力的演技在《建国大业》中同样适用。

彼时国民党选举副总统时,非常欣赏孙中山之子“孙科”的蒋介石有意让他担任此职位。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5)

在开始唱票后,蒋介石的嘴角始终挂着一抹微笑,其从容不迫的模样俨然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态。

但毕竟结果还没有公布,内心悬着的一块石头还不能放下,所以外在的表现形式就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

直到听到孙科以1295票的支持数量远超其他人后,蒋介石这才如释重负地快速眨了几次眼睛。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6)

然而紧接着,李宗仁的1438票又让他的笑容逐渐凝固,眼神也逐渐转冷。

整段戏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张国立全程表情都没怎么变过,但就是能让观众感觉到蒋介石当时的心态变化。

除此之外,在得知轰炸计划被迫取消后,蒋介石孤独地站在馆内,其背影尽显苍凉和颓废。

这段同样没有太多动作戏,但张国立却完美地表现出了日暮途穷的无奈。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7)

而在影片的最后部分,张国立再次丰满了蒋介石的形象。

白鸽在身后盘旋翻飞,蒋介石与蒋经国漫步在广场上。

“反腐,亡党,不反,亡国。”

面对儿子稍有稚嫩的想法,蒋介石一句有气无力的哀叹,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掌权者走向末路后的无助和悲凉。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8)

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固然与张国立丰富的演出经验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他在开拍前的准备工作。

除了查资料了解蒋介石的生平,年过半百的张国立还主动减肥,不到1个月时间体重就减轻了11斤。

同时,张国立每天保持16-19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长期的高压再加上刻意的控制饮食,身体经常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9)

可惜的是,哪怕他再怎么努力,外形方面也始终和蒋介石有差距。

这也成为了他在《建国大业》中遭人诟病的一个点,但平心而论,在刻画蒋介石的“悲情”这方面,张国立老师给观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10)

5 陈道明

提起陈道明,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乾清宫中那个怒斥群臣的康熙皇帝,但关于他饰演的蒋介石却知之甚少。

事实上,陈道明老师曾分别在《长征》和《1942》中两次出演蒋介石,不仅外形相像,其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与张国立“润物无声”般的表现方式不同,陈道明通常会在戏中加入一些道具,形象化地表现角色内核。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11)

比如说《长征》里许多关于蒋介石的镜头中,大部分时候都不会空着手。

有时会手握书卷,有时会执一根毛笔,有时又可能变成一杯水。

这些道具可不是陈道明随随便便加的,每一种都是他根据资料了解后的悉心安排。

熟悉历史的读者应该清楚蒋介石的文凭以及他有写日记的习惯。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12)

陈道明通过书卷和毛笔表现出的是角色内在的“文”气,而手握水杯则是蒋介石在校时养成的习惯。

这样的安排,也令之后摔水杯的剧情不显突兀。

在蒋介石来到昆明指挥追缴的那段戏里,他先是召来龙云,然后以杀鸡儆猴的手段,借王家烈敲打龙云,以确保他在军中的威严。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13)

“……我撤了他的职,罢了他的官!”

在电话中,蒋介石越说气势越烈,最后一句话,更是直接把杯子砸了出去,直接震慑了有歪心思的龙云。

但紧接着,转过身的蒋介石看到来的人是他,又立刻笑脸相迎,满面春风的要去握后者的手。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14)

整段剧情一气呵成,在之前的铺垫下,蒋介石摔杯子的行为也丝毫不觉得突兀,只觉得是顺理成章,再加上前后不一的迅速变脸,让人看了胆寒。

不过,陈道明虽然在表演时气场很足,把蒋介石的霸气展现了出来,但有时又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脱不开“皇帝”的味道,看起来会比较出戏。

而到了电影《1942》,陈道明饰演另一个时期的蒋介石,又被网友指出气势“柔弱”,太像知识分子。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15)

其实不然,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这部影片中,蒋介石的戏份本就不多,在有限的剧本里肯定是没办法把角色方方面面的特质展现而出的,只能侧重于某个方面。

其次,陈道明主要抓住的是,蒋介石想时刻维护自己在国民和世界眼中形象的心理,做事束手束脚成为了重点,没有特别多需要陈道明表现蒋介石霸气的地方。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16)

比如说,在了解到众多臣僚联手隐瞒河南灾情,强忍怒火的蒋介石送走美国记者后,屋内突然响起了一阵杯子的碎裂声。

随后,陈布雷推门而入,里面是负手而立的蒋介石,全无半点失态,在后续的交谈中,也没有爆发出半点火气,至少蒋介石表面看起来很平静。

陈道明通过一些精心设置的小道具,具现化了人物的复杂,展现出了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17)

4 许道临

在所有饰演过蒋介石的演员中,许道临被认为是“不需要化妆”就可以上镜的特型演员。

单从外形来讲,他是最像的一位特型演员,同时,也是饰演蒋介石次数最多的演员。

据统计,从1986年《非常大总统》以来,到2006年《雄关漫道》为止,许道临曾在50余部作品中出演蒋介石。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18)

而且,他也是为数不多,演过蒋介石青、中、老年,各个阶段、各个军衔的演员。

不过,有可能是出演蒋介石的次数太多,许道临逐渐被“困”在角色中无法自拔。

曾有记者登门采访许道临,发现他的家中有许多与蒋介石相关的照片、书籍、史料等。

据了解,这些都是后者为客观理解蒋介石真实形象做的准备。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19)

在交谈中记者得知。许道临每次拍摄工作都是最早来最晚归,最苦的时候,往往一天只睡不到4个小时。

这对于年近60岁的许道临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但为了尽可能塑造出理想中的蒋介石,他又强压着身体的各种不适,直到胆结石发作被迫住院也不曾停止。

往往是早上被接到剧组拍戏,晚上又会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20)

此外,革命题材主旋律的影视作品,一般都有着极其丰厚的台词和文本量。

许道临常会为了背诵大篇幅的台词,练习到牙龈出血,甚至拍完最后一个镜头后,忍不住回到房间失声痛哭。

在感叹许道临敬业精神的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后者还曾通过血型,研究分析蒋介石的性格特点,这又让人不免感叹他的执着。

在最后交换名片阶段,记者又察觉到许道临名片中央的空白处是一张拄着拐杖的蒋介石剧照。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21)

同时旁边还附有赵朴初的一句评价:“蒋公一生功过,自有天下评说。”

“那您以后还会再次出演蒋委员长吗?”

在许道临拍完《中国命运的决战》后,曾有人问过他下一部作品的动向。

许道临显得有些犹豫,主要是觉得自己年龄太大,再继续拼命拍戏以后可能会遇到危险。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22)

但真正有剧组找到他出演蒋介石时,许道临又是义无反顾地再次出山。

按照他的话讲,“自己算是上了蒋介石的贼船,永远下不来了。”

可惜的是,许道临在出演蒋介石的时候,优点明显,缺陷也很突出。

一方面是他外形相似,演技自然,另一方面也有网友指出,许道临只适合演40岁以前的蒋介石,年龄再老一些的会显得比较刻板。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23)

3 王劲松

老戏骨王劲松在圈内是为数不多敢公开怒斥小鲜肉的演员,同时也是出了名的“千人千面”。

简单来解释的话就是,演什么是什么,观众记得住角色名,记不住演员名。

像他在《大明王朝1566》中出演的杨金水,《军师联盟》中的荀彧,《北平无战事》中的王蒲忱,《破冰行动》中的林耀东等等都令人感到惊艳。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24)

而在《大决战》中,王劲松再度为观众带来了堪称“王炸”的演技。

首先从扮相上讲,王劲松脸型消瘦,眉毛比较淡,不能说完全复刻蒋介石的外貌,但最少也有8分相似。

其次在谈气质,别的不说,同样是“拐杖”,张国立是物尽其用,真的拄拐,显现出了蒋介石的老态龙钟,让人更感悲情。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25)

而王劲松则将拐杖做剑,用于礼仪,表达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出场便是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把蒋介石的霸气和自负由内而外的展现而出。

最后再说演技,王劲松同样通过许多细节极尽丰富了蒋介石的形象,但在具体表现方式上又有所不同。

别的演员是通过语言动作等能调动的一切全力让观众“看”出他想表达的内涵,而王劲松则另辟蹊径。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26)

语言不多,但足够精辟,表情变化少,但极为传神,在到达一些关键剧情时,王劲松往往会给镜头一个眼神,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并感悟角色的内心。

比如说,蒋介石坐飞机赶往陕北根据地的那段戏。

当飞机出现一些颠簸时,蒋介石先是用手固定住水杯,紧接着喉咙上下滚动了一下。

简单的一个小细节却透露出他的慌张,具体原因究竟是由于飞机还是战事,那就有的观众思考了。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27)

随后,在发现毛泽东故居后,蒋介石看到纺织车,不顾阻拦,执意上前尝试了一番。

这段旨在表现蒋介石性格中争强好胜的一面,但同时也暗含了对于革命者的态度。

除此之外,还有与卫立煌产生冲突后,蒋介石下意识松衣领的动作,又表现出了他当时对部下即将失去控制的不安。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28)

虽然都是一些小细节,但在王劲松老师这种内敛的表演方式,和外在的强大气场加持下,完美地展现出了蒋介石的精气神。

也正是因为他在这部剧中的精彩表现,获得了众多网友的认可,被认为是“未来20年内,扮演蒋介石第一人”。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29)

2 孙飞虎

孙飞虎老师饰演的蒋介石一直是无数人心目中难以超越的经典。

众所周知,对于饰演历史人物的特型演员而言,除了获得观众的夸赞以外,最大的褒奖便是来自于伟人或亲友的认可。

孙飞虎便是同时获得邓小平同志和蒋经国认可的演员,而他最早与蒋介石结下不解之缘还是在1980年。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30)

为纪念周恩来总理去世,北影厂筹划拍摄《西安事变》。

那时的影视作品本就力求真实,更何况还是关于周总理的影片,所以,每一个选角都必须是精挑细选的结果。

其他的演员已经有了着落,但在蒋介石的选角上却犯了愁。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31)

厂内有演技的形象上和蒋介石完全搭不着关系,无奈之下,只能全国招人。

也是这个时候,冯淳超突然想起孙飞虎曾在话剧舞台上表演过蒋介石,外形方面也比较相似,便顺势推荐给了北影。

在试镜时,化妆师和导演也没觉得有太像,表演倒是有几分意思,决定先暂时备选。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32)

这一举动可急坏了孙飞虎,他只怕拖得时间太长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于是出了门,直奔理发店。

他之前研究过蒋介石,在孙飞虎看来,如果有什么不太像的地方,那只剩下头发。

在对理发师撒下一个重病需要做开颅手术的谎后,孙飞虎的外形也越发接近蒋介石。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33)

直到第二天再次回到剧组,摘下帽子的孙飞虎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导演成荫更是双眼放光的叫了两声“好”字。

不出意外的,孙飞虎获得了出演蒋介石的机会。

除了追求外在的形似以外,孙飞虎还把蒋介石的“神”拿捏的极其到位。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34)

他找来无数的录像和资料,研究蒋介石的文章,一一拜访曾见过蒋介石的人,询问他们对于委员长的印象。

此外,上级领导对这部影片同样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破例让孙飞虎查看一些比较私密的文件。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孙飞虎对于蒋介石的认知也在逐步提高,演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35)

据说,有次孙飞虎在剧组中排戏,有个曾在蒋介石手底下任职的警卫员见到后,立马神色一肃,下意识的稍息立正。

一直过去十几秒,这才反应过来不对,连忙擦掉了头顶的虚汗。

由此可见,孙飞虎版蒋介石的真实传神。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36)

1 赵恒多

赵恒多是最早饰演蒋介石的特型演员,也是最深入人心的版本。

实际上在《大渡河》剧组选中赵恒多老师时,后者受外界因素影响,已离开舞台将近10年。

而且在此之前,也从未演过电影,主要还是在话剧舞台活跃。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37)

但好在,赵恒多在出演话剧时,也曾饰演过蒋介石,这次重新出山演相同角色勉强也算轻车熟路。

不过,他真正出名的作品却不是《大渡河》,而是《血战台儿庄》。

在这部影片中,赵恒多沉稳的演技为观众带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蒋介石形象。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38)

他不再是其它作品中阴险狡诈的样子,反而处处体现了他的爱国。

面对强敌,蒋介石英勇果决,军人的铁血气魄在那一刻展露无遗。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蒋介石在烈士王铭章追悼会上对手下将士们的呼吁。

“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39)

任凭头顶日军的轰炸机嗡鸣,远处炮火的轰声响彻半边天,蒋介石与将士们同生死,始终不曾退后半步。

这部影片不偏不倚的复原了历史,在后续还对修复海峡两岸的关系起了一定影响。

当然,对于一些比较年轻的观众而言,印象比较深刻的可能还是赵恒多的集大成作品——《大决战》三部曲。

同样是演蒋介石(同样是演蒋介石)(40)

除了这些演员以外,如果有其他你喜欢的演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