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认祖归宗(跳蚤认祖归宗地位)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科学澄清误解。

白蚁其实是特殊的蟑螂,虱子其实是啮虫,鸟其实是一类特化的恐龙,恐龙没有灭绝!

“而跳蚤其实是一类特化的蝎蛉,其祖先不吸血!”

12月21日最新发表在《古昆虫学》(Palaeoentom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跳蚤是从吸食植物花蜜的长翅目祖先演化而来,最终成为如今吸食动物血液的寄生虫。

蝎蛉是长翅目昆虫的总称,成虫具有两对狭长的翅,现生大多在森林、峡谷或植被茂密的地区,多取食死亡的软体昆虫,捕食各种昆虫,或取食苔藓类植物。

考古学家认祖归宗(跳蚤认祖归宗地位)(1)

蝎蛉。受访者供图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阳、黄迪颖研究团队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古生物团队合作完成。

研究人员正式提出,在“界门纲科属种”分类学上,将跳蚤所属的蚤降级为蚤次目(infraorder)。换句话说,跳蚤的分类学地位“下降”了。现生完全变态类昆虫将从11个目减少为10个目。这项研究成果将对现生昆虫系统分类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考古学家认祖归宗(跳蚤认祖归宗地位)(2)

跳蚤。

蔡晨阳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目前大约有2500种跳蚤,最大的个体体长约3-4毫米。跳蚤因为传播黑死病,引起巨大疫情,造成大量人员死亡,跳蚤曾改变人类的发展进程。这一最新发表的研究结果让人们明白,跳蚤的祖先不是吸血的,而很可能是吸食植物汁液,它们寄生的对象从最初的植物,到哺乳动物,再到人。

该论文显示,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结果显示,蚤目与现生的小蝎蛉科构成姊妹群的关系,蚤目位于长翅目的内部,完全否定跳蚤与雪蝎蛉科、跳蚤与双翅目之间的姊妹群关系。

以上结果是根据目前已知最大的吸吻类(包括跳蚤、蝎龄、苍蝇、蚊子等)分子数据矩阵,以及29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与多个基因联合的较小的数据矩阵进行研究得出。

考古学家认祖归宗(跳蚤认祖归宗地位)(3)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揭示跳蚤与小蝎蛉科构成姊妹群的关系。跳蚤(黄色),蝎蛉(绿色)。

在形态特征方面,蚤目与现生小蝎蛉科具有潜在的共有衍征,如口器特征和精泵。

相关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英国皇家学会的资助。

2012年初,中国科学家发现亿年前的巨型跳蚤化石,其体长达两厘米。其很长的刺吸式口器显示了与中生代具长喙的阿纽蝎蛉科的相似性。后者可能是的裸子植物的传粉者。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研究团队完成,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化石产自我国内蒙宁城中侏罗世道虎沟动物群(距今约1.65亿年)和辽宁北票早白垩世热河动物群(约1.25亿年)。

2020年初,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团队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报道了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具长喙的阿纽蝎蛉化石。中生代的阿纽蝎蛉恰好填补了小蝎蛉科向跳蚤过渡的演化缺失环节。

责任编辑:徐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