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

#创作挑战赛#

前言:

当世人看到朱德被毛主席授予元帅军衔,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幼年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1)

朱德被授予元帅军衔

当世人看到照片中的朱德领袖群伦,指挥千军万马,战无不胜,又有谁知道,他是怎样一步步成为解放军永远的总司令?

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2)

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01、虽是师生,却称兄弟

1896年,年仅10岁的朱德在席家砭席氏私塾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启蒙恩师席国珍。

席国珍,字聘三,号伯谷,此时已经年过半百。

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却都名落孙山,连个最低等的功名(秀才)都没有。

最终只能在家当私塾老师,教一些蒙童读书,再种几亩薄地,以为生计。

初次见面,席国珍就对朱德说:“你我两个人,虽是师生,却也是兄弟。你看,都是‘珍’字辈的嘛!我叫国珍,你叫代珍,是不是?”

(朱德原名朱代珍)

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在那个时代,老师地位崇高,他一个刚入学没多久的蒙童,又岂敢没大没小,乱了辈分?

席国珍这玩笑开得有点大了。

朱德赶紧跪下磕头,连称不敢。

席国珍扶起朱德、拍了拍他的肩膀,抚须笑道:

“我给你起个学名叫‘玉阶’,希望你用功读书,像白玉那样清清白白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立志沿着玉石砌成的阶梯步步登高。你看如何?”

朱德闻言,向席国珍深深地鞠了一躬,郑重回道:

“我决不辜负先生的厚望!”

两人初次见面的一幕,让朱德铭记在心,终身未曾忘却。

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3)

很遗憾,席国珍没有照片流传于世,就用清朝时期私塾剧照代替

朱德已经读了几年私塾了,从来都没有人像席国珍这样,器重朱德。

一路走来,朱德不知道遭受了多少白眼。

02、寒门学习,艰辛求学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于仪陇县马鞍镇琳琅山西麓的李家湾一个贫困佃农家庭。

朱德家祖祖辈辈都是佃农,家中有二十多口人,却身无分文,家无余财。

朱德家最大的特点就是穷!

穷到什么地步?

朱德母亲有13个孩子,最后5个孩子被活活溺死!

天下哪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可朱家实在养不起这么多小孩,她只能狠下心来,否则全家都活不下去。

朱德排行第三,乳名“狗娃”!

父母给他取个贱名,就是希望他能健康成长。

或许是老天有眼,朱德是家里所有孩子最聪明、最健康的一个!

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4)

朱德故居,小朱德与母亲雕塑

父亲朱世林见朱德这么聪明,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说服全家人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送朱德兄弟3人去读书!

朱德父亲送孩子读书目的十分明确,非常功利。

晚清时期,社会黑暗,苛捐杂税,贪官污吏,欺上瞒下,横行霸道,不知道有多少目不识丁的穷苦百姓遭到他们无情的压榨和盘剥。

朱世林祖祖辈辈吃够了不识字的苦头,他再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没有文化。

他希望朱德能学有所成,考取功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可是,想到自家几辈人都是白丁,他也不敢奢望朱德能有个功名,只希望他能读书认字,不再被税吏和豪绅敲诈。

后来,朱德曾回忆道:

“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蛮横,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就这样,朱德被逼着走进了学堂。

1892年,朱世林托关系,将6岁的朱德和两个兄弟,送到了朱德选房堂叔朱世泰开的药铺垭私塾读书。

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5)

药铺垭私塾旧址

朱世泰本是一个赤脚医生,一边经营一家小小的药铺,一边收几个孩子教书,学费也不贵,一年400个铜钱。

朱德入学后,朱世秦看“狗娃”这个名字太不雅观,便宗族排行给朱德取名为朱代珍。

朱德是年龄最小的学生,却成绩最好。

读了一年,朱世泰告诉朱世林:代珍是个好苗子,我教不了了,你们还是另寻名师吧。

朱世林闻言,又喜又忧。

喜的是朱德学习天赋不错,自己总算是有奔头了;忧的是,自己囊中羞涩,又该把他送到哪里去读书呢?

朱世林想了又想,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决定继续供朱德读书,为他找一个好的私塾。

1893年,朱世林把朱德3兄弟送到了丁家私塾。

丁家私塾的主人正是朱德家的地主,私塾先生是一个秀才,知识广博,教学水平很高。

可丁家私塾的学生大多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朱德3兄弟是家庭条件最差的一个。

因此,他们坐得位置最差。

富家同学经常想方设法地嘲讽他们,取笑他们是“三条水牛”,并且故意将朱德的姓写成“猪”!

朱德经历了种种校园欺凌,苦不堪言。

好在先生对朱德不错。

可朱德遭遇欺凌,他也对这些少东家无可奈何,只能劝慰朱德道:

“你们要学会忍耐。你们在丁家读书,不忍怎么读下去……你们要刻苦用功。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们要能吃得下常人吃不下的苦,要能受得住常人受不了的气,将来才能出人头地,有所作为!”

先生的话,让朱德挺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可惜,丁家私塾的学费实在太贵了,朱世林已经承担不起了。

没过多久,朱德两个哥哥辍学在家务农。

朱德年龄最小,成绩最好,朱世林不忍心就这样断送了朱德的学业,将他过继给了伯父朱世连。

朱世林和朱世连两人合力,才勉强让朱德在丁家私塾读了两年。

1895年,南充爆发一场百年难得一见的旱灾。

朱世林已经完全交不起田租了。

这年除夕夜,朱世林租的田地被地主收回,并赶出了房子。

朱世林夫妇被逼无奈,带着其他孩子迁居到了陈家湾;

朱德则随朱世连夫妇迁回祖居地朱家大湾。

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6)

朱德故居

生活已经如此困苦,朱世连却对朱德视若己出,并没有放弃他的学业。

1896年,朱德被送到了离朱家大湾只有4公里的席家砭私塾,继续求学。

之所以选择席家砭私塾,不仅因为近,而且还很便宜。

就这样,朱德有幸拜在了席国珍门下。

03、顽童恩师,诲人不倦

朱德断断续续地跟着席国珍读了8年书,这8年,极大地影响了朱德的一生。

因为,席国珍和其他老师,不一样!

他明明勉强维持温饱,可他教授学生,不以赚钱为目的,当学生家里有困难他会主动减少学费,后来朱德一度交不起学费,他不仅没向朱德催收学费,反而尽最大的能力帮朱德度过难关。

他明明没有任何功名,连个秀才都不是,可他却是一个“对外部世界颇有远见卓识的学者”,还是一个“周身叛骨、朝气勃勃的评论家”(朱德语)。

他明明一大把年纪了,却是个老顽童。

初次见面,他就特别赏识朱德,和朱德称兄道弟,搞得朱德一愣一愣的。

接下来的教学方式,更是令朱德感到不可思议。

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7)

晚清时期,私塾老师教诲学生场景

平时的时候,席国珍一脸严肃,一板正经地教授学生科举要考的“四书五经”,

在他的教导下,朱德读完了当时的启蒙教材,广泛涉猎二十四史和诸子百家经典。

等正课教完,席国珍就变了一个样。

席国珍会给学生讲二十四史。

他说史书记载的那些光鲜亮丽的帝王将相都是独夫民贼,这些所谓的丰功伟绩或夸大其词,或虚构伪造,当不得真。

席国珍会和学生谈人生、谈理想、谈抱负,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学点经世致用的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对科举毫无用处,其他老师从来都不会浪费时间,误人子弟。

有一次,席国珍托人从四川省会成都带回一本欧洲人写的《数学》汉语译本。

全仪陇县能看懂这本书的都没有几人,席国珍也不懂,他带着朱德还有一帮学生,挑灯夜读,日夜研究。

最后得出结论,洋人确实很厉害,我们得向他们虚心学习!

他劝学生们一有机会就要出国留学,跟洋人多学点科学。

当然,科学是什么,他也不清楚。

(26年后的1922年,朱德真的去德国留学,找到了革命真理,走上革命之路)

席国珍会给学生们讲故事,他会讲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社会悲惨故事讲给学生们听,鼓励孩子们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将来学有所成之后,不忘初心,为民谋福。

在席国珍的启蒙引导下,朱德这才跳出了课本,知道了很多大山以外的事情,明白了许多道理,他开始不再只是单纯为改变自己家人命运而读书。

席国珍还会跟学生们谈时政。

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惨败,1895年签订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腐朽无能、统治黑暗的清政府,内忧外患,民怨沸腾。

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8)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时局图

一些有识之士积极倡导进行变革,拯救时局。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主张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主张进行维新变法,改良政治。

不满清朝统治的席国珍居然对学生们说:“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人”,既然大家都不喜欢满清,满清又攻击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那么我们就应该和他们一伙。”

其实,孙中山主张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实现民主共和;而康有为、梁启超坚决反对暴力革命,戊戌变法后,已经变成了保皇党,和革命党格格不入,经常打口水战。

但是席国珍不懂这些,他单纯地认为他们就是一伙的。

(其实,毛主席年幼时的想法和席国珍差不多,他也曾想着让孙中山当总统、康有为做总理、梁启超管外交,以为这样中国就有救了)

尽管席国珍的思想很不成熟,他的很多观点也与事实不符。

可他的反抗封建统治意识、维新变革精神,为朱德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门,对朱德后来走上革命之路,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影响。

因此,朱德把席国珍视为启蒙恩师。

试想,如果没有席国珍的谆谆教诲,懵懵懂懂的朱代珍,日后能成为大名鼎鼎、功勋赫赫的朱德吗?

答案谁也不知道。

04、新征程、新开始

1905年,在席国珍的尽心教导下,朱德以“朱建德”的名字,报考了清朝最后一届科举考试。

他如愿考上了秀才!

多年寒窗苦读,终于有所成就,有功名在身!

这对朱德一家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他们含辛茹苦,紧衣缩食,想的盼的不正是这天吗?代珍这是为全家人争了一口气啊!他们全家的命运即将得到改变

就在这时,清朝宣布废除科举。

朱德在席国珍的影响下,报考了顺庆府中学堂。

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9)

顺庆府中学堂求学的朱德

这是一所新式学堂,在校长张澜(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和老师刘寿川的影响下,朱德第一次接触到了同盟会革命思想。

毕业后,朱德又到仪陇县立高等小学当了一年体育老师。

而后,他报考了云南陆军讲武堂。

接下来,朱德将成为名将蔡锷的得意门生,开始自己的军事生涯!

新的旅程开始了,朱德回到马鞍场,辞别了家人。

谁也没有想到,朱德这一离家,就是50多年。

1960年3月,74岁高龄的朱德回老家四川仪陇县视察工作。

此时的朱德,担任人大委员长、政治局常委,是全国军民拥戴的解放军总司令。

名满天下,高山仰止,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不外如是。

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朱德的启蒙恩师有多野)(10)

1960年3月,朱德荣归故里

朱德回到老家后,第一时间奔赴席家砭,来到了老师席国珍家中。

此时的席国珍,早已仙逝多年,是他的孙子接待了朱德。

游子归家,故地重游,朱德感慨不已,思绪万千,往事历历在目。

那一刻,他仿佛回到了64年前,初见恩师席国珍的场景。

PS:

进入近代以来,国人昏睡百年,屈辱了百年。

中华民族迎来几千年来最严重的挑战和民族危机。

是什么让无数中华儿女、革命志士,猛然惊醒,为求民族独立,为了救国救民,不计荣辱,不惧牺牲,抛头颅、洒热血,历经百年奋斗,终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革命之所以能成功,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上复兴之路。

像席国珍这样的默默无闻,扎根乡野的普通老师所做出的历史贡献也不容忽视。

是他们培育了朱德,培育了无数默默无闻的革命先烈。

这就是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秘密。

我们也曾软弱,但我们不甘沉沦,我们的国家有太多席国珍这样诲人不倦的良师,有太多朱德这样以天下为己任的热血学生。

我们始终自强不息,薪火相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