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介绍 东北方言自带画面感

爱新觉罗,满族,1989年入伍,2010年退伍。曾经有老兵的身份,现在以新兵的姿态投入到#今日#中来,感兴趣的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与在美文、情感写作方面有共同爱好的友友,交流心得。

东北方言介绍 东北方言自带画面感(1)

东北官话跟普通话非常接近,除了一些用词,基本就是变个调而已。大家都是9年义务教育出来的,普通话都会说吧?

恭喜你,你已经会说东北话了。

说东北话最省劲了,大冷的天,嘴能少动一下,咱就少动一下,声能少出一声,咱就少出一声,一口气说5句,不费劲儿。所以东北话里平翘舌不必分那么清,比如:呲撒(吃啥),租又(猪肉),跟sei(谁)俩。

东北方言介绍 东北方言自带画面感(2)

调值也不必抠那么死,1234声都混着来,妹(没)想到,害(还)想咋滴,qí(七)个不服bá(八)个不忿。还会把需要嘴画个圆的韵母O,全都换成张开就行的韵母e,一mé(模)一样,好事多mé(磨)。

东北话表述的特点就是形象化,会让文字直接变成画面,给大脑省了处理文字的过程,别人说话是txt,东北人说话是jpg甚至avi。

难看是“磕了八碜”,脏乱是“皮儿片儿、混儿画儿”,半途而废是“半儿拉柯基”,汤汤水水叫“稀了咣汤的”,干脆利落是“七里咔嚓的”,吞吞吐吐叫“吭哧瘪肚”,指手画脚叫“舞舞喳喳”,不稳重是“毛愣三光”,大呼小叫是“狼哇的”(这词也能当副词用,表示非常)。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东北方言介绍 东北方言自带画面感(3)

我感觉东北话一点也不输给这些诗词,网上有一个经典的比喻,普通话及大部分方言说出来是txt格式的,东北话说出来则是jpg甚至avi格式的,听起来就一个感觉,简单、通俗、易懂。

比如:鼻涕拉瞎形容很脏,鼻子鼻涕很多的样子,当然不一定有鼻涕才叫鼻涕拉瞎,只是形容这个状态。比如感冒弄得鼻涕拉瞎,天气太冷冻得鼻涕拉瞎的,哭的鼻涕拉瞎的。这孩子“鼻涕落la4下xia”。落luo4下,落在了下面。落luo4,有读la4的。尤其落la4在后面。后来为了夸张鼻涕落下来的情景,落下,重读成了la1xia1。

你看,这画感多强,形象逼真的再现了那个鼻涕的形态。

比如,“嗷嗷叫”“狼哇的”“吭吃瘪肚”“七里咔嚓的”,这些词南方人大多也能听懂,即便猜也能猜出一个大概来。

说话就是一个语言传播的过程,而大脑听到一句话后通常要做几道翻译的工序,把一些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形象的画面。

比如,听到“不修边幅”四个字以后,先翻译成“不注意服饰、容貌的整洁”,然后脑海中出现一个人邋遢脏乱的形象,这样才能最终理解对方的话。

东北方言介绍 东北方言自带画面感(4)

东北话的优点就在于,自带画面感,甚至有时还带有听觉与触感等,比如“嗷嗷哭”的“嗷嗷”,“哐哐撞上墙”的“哐哐”等。绝对有带入感,让你直接想到语言表达的画面。

这就省去了大脑的翻译工作,让语言传播过程变得更加便捷,也让听到话的人更加容易理解。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