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国家级博物馆(山东全省博物馆总量)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金珊 实习生 徐卓群 济南报道

10月9日,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会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王廷琦介绍,近十年来,山东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全省博物馆发展到647家,博物馆总量、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革命纪念类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等6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山东省国家级博物馆(山东全省博物馆总量)(1)

王廷琦表示,山东全省文物系统坚持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省文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各级对文物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构建了文物保护利用新格局。文物工作纳入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考核体系,纳入省政府安全生产考核指标,纳入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完善,重点文物保护不断加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机构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公布第一至八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第一批水下文物保护区,开展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全面实施“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文物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为实证中华文明提供有力支撑。深入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西孟庄遗址、跋山遗址、稷下学宫遗址、赵家徐姚遗址、琅琊台遗址等取得重大考古发现,在实证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构建山东古代历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定陶汉墓、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章丘焦家遗址、滕州岗上遗址等,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省累计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四。开展山东沿海、威海湾定远沉舰等涉水文物考古,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甲午海战研究提供了崭新资料。

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让文物活起来”赋能添彩群众美好生活。山东全省博物馆发展到647家,博物馆总量、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革命纪念类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等6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考古山东”“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向海图强—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先后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博物馆免费开放不断拓展,参观博物馆成为新时尚,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年接待观众8000多万人次。2021年全国博物馆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在山东召开,推广山东经验。

革命文物工作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形成新亮点。山东省93个县(市、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数量居全国第一位。近年来,通过创新举办“山东省红色文化主题月”,开展“8个100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成立全国首个省级革命场馆和高校融合发展联盟等,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不断拓展。围绕激活红色文化资源,全省布局打造沂蒙、胶东、渤海、鲁西四大红色文化旅游片区,沂南县沂蒙影视基地、聊城孔繁森纪念馆等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