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漫话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漫话腊八)(1)

据史料记载,周代夏历十二月,就有猎禽兽祭祖先的习俗,叫作“腊”。

“腊”字是由“猎”字演变而来的,这两个字在古代写做同一个字。在年终岁尾之时,农作物收藏完毕,冬闲的人们便组织起来猎取禽兽,以祭祀神灵和祖先,祈求幸福,迎接吉祥,这种活动被称为“猎祭”。

人们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就来源于年终的祈福和酬谢神灵。而举行猎祭的日子是在腊月初八,所以就叫作“腊八日”。到了南北朝时期,很多地方都把“腊日”定在初八这天,久而久之便成了习俗。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漫话腊八)(2)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得道之前,曾苦苦修行了六年而一无所获。他自知苦修的方法不会有结果了,便到河中沐浴,却因为身体赢弱的原因无力再爬上河岸。牧女苏耶妲(意思为善生)将他从河里拉上来,并馈赠了一碗粥给他。这粥是由杂粮和野果加清泉水煮熬成乳糜状的,佛祖吃后顿觉精神振奋,就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在十二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于是,印度北部的释迦族人,便把腊八节称为佛道的“成道节”。因为佛祖的成道日与我国的腊八节正好重合,寺庙在这一天以“佛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在佛教的影响下,我国民间就形成了喝“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漫话腊八)(3)

据宋代吴自牧撰写的《梦梁录》记载:“十二月八日,寺庙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的诗句,就是对腊八粥最好的说明。到了明代,腊八粥已是皇帝赏赐给朝中大臣们的节令佳食。到了清朝,“腊八粥”已经极为普通,连皇帝、皇后和上层人士,也都喝腊八粥了。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到农历十二月初八,在宫内万福阁等处,大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把粥分给王公大臣们品尝食用。广大民间亦争相效仿,全家聚食,馈送亲邻,成了人人皆喜吃的美食!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漫话腊八)(4)

腊八粥也叫“七宝粥”、“五味粥”。

周密的《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八宝粥”。《燕京岁时记》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榛穰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这样的腊八粥,当然是色香味俱佳啦!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差异,腊八粥的用料也不一样。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地方添加了粘秫米、糯米、薏仁、百合、莲子、绿豆、龙眼肉等,不仅使粥更有营养,而且具有健脾、养胃、补气、安神、养血、清心之功效。

马上就是“腊八节”啦!最后引用一首老北京的歌谣来作为结束语吧:“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里里拉拉二十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