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崩溃日常(对人类绝望的年轻人)
怪物马戏团 | 文
注:涉及相关作品剧透。
《爱死机》第三季播出已经快半个月了,这个科幻动画曾被人称为神剧,可惜到第二季,质量垮了。
好在第三季的口碑回升,引得很多人做了剧集剖析。关于第三季的内容解析,已经有太多人讨论过了。所以我们今天从一个有点特别的角度去聊聊这部剧,关于爱死机,但又不止关于它。
说到《爱死机》第三季的变化,我们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其质量的回升,限制级的风格也回归了一半。不过你发现了吗,其实这一季还有个变化——它对人类的否定,变得愈发明显。
没错,几乎每一集,好像都在否定人类的某一方面。
比如第一集,它承接第一季的故事:三个机器人在人类灭绝的地球上游荡,从骸骨和废墟,来推断人类是如何灭亡的。
第一季中,三个机器人还有点可爱,讽刺也是佐料。这一季里,它们对人类的嘲讽却直接拉满,极为愤世嫉俗。三个机器人嘲讽政治、阶级差距,嘲讽人类的AI和太空技术,仿佛人类的灭绝只是个笑话,甚至带点复仇般的快意。
这种嘲讽,延续到了《迷你亡魂之夜》。这是一个模仿《活死人之夜》的短片,说了人类被丧尸团灭的故事。短片全程用加速的方式拍摄,让人类的末日显得极为滑稽,像是《发条橙》里用加速拍摄的某个片段。
最后,人类嗝屁,视角拉到宇宙的尺度上,发现人类文明的覆灭不过是个屁——它真的用放屁的音效去展示了这一刻。让人想起艾略特的诗:“世界就是这样终结的,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叹息。”
只不过现在,连叹息都不是了。
这种对人类的嘲讽和否定,是科幻和恐怖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在《爱死机》前两季里也有很多。但这一季里,它的含量有点过浓。
我们可以看看这一季中,其他几集里对人类的否定。
第二集《差劲旅行》里,一船人除了勇气十足的船长,全是自私懦弱的人,为了自己活命,不惜将怪物引向小镇,不在意会不会引发屠戮。
第三集《机器的脉动》足够浪漫,说了一个人将灵魂与机械星球的AI融合的故事。但就像是这类作品的巅峰《索拉里斯星》,它说的不止是灵魂的永恒,还有对人类一贯存在方式的质疑,认为它是原始的。不过这一集可能是反人类含量最低的了。
第五集《杀戮小队开杀》是个没什么内涵的番茄酱片,说了一群美军士兵和机械熊对抗的故事。然而这些士兵粗鄙、自大、弱小(相比于机械);当机械熊进攻时,士兵的第一反应是溃逃,友方机器人却选择以死相搏。士兵临死前还要玩个ntr的烂梗,最后,就算士兵“战胜”了机械熊,也被一颗手雷同归于尽。
考虑到这集里有一堆《拯救大兵瑞恩》的彩蛋,它的嘲讽度简直拉满了。
然后是《虫群》:人类自大地想奴役看似原始的虫族,却触发了虫族的保护机制,唤醒了智力超高的母虫,瞬秒主角。而当母虫说,曾有多个比人类更高级的文明想要奴役虫族,却都反被奴役了时,主角依旧认为只要人类战队赶来,虫群就会被打败。
《梅森的老鼠》里,世界经过了三战,一群老鼠在谷仓中进化。一个老头为了清除这些老鼠,买了台残忍的机器,对老鼠们大杀特杀。直到老鼠让他想起自己曾经历过的战争,让他反水帮老鼠打坏了自己的机器。
这个短片倒是以老头和老鼠的和解结束了,看似光明。但就是让人想起那些糟糕的笑话:当列强停止入侵,他们就相信自己变成了恩人。然而如果人类放任老鼠飞速进化,那人类的未来又难以预料。罗马和迦太基的模板——这是文明一直以来的困境。
第七集《隧道墓穴》虽然给了一个含糊不清的结局,但不论怎么解读,它的大部分都(又)是在借一群士兵,凸显人类的自大和脆弱。最后当那个看着像克苏鲁的boss出场时,我们又回到了克苏鲁故事最标配的“人类的存在渺小如沙”。
讨论度最高的《吉巴罗》,起初被认为是对拉美历史中征服与掠夺的隐喻,后来导演澄清自己只是在展示扭曲的两性关系。而不论它到底拍的是什么,都改变不了它展示的是人性的丑陋:虚伪和贪婪、弱小而愚蠢。最后,自然是以人类的败北结束,主角一路摧毁,直到沉入前人的骸骨堆。
看出来了吧,这一季的《爱死机》里,虽然也有对人性之光的塑造,但它大半时间都在刻画人类的愚蠢和自大,对人性,以及人类社会花式否认。因为短片本身长度所决定的局限性视角,让这种立场没显得太悲观;但它好像真挺不爽人类的。
所有这些情节,都能被归纳成如今很多年轻人喜欢说的一句口头禅:“累了,毁灭吧”;想更贴切一点,可以在前面再加上一个“md”。
其实,这个现象,还不止发生在《爱死机》第三季身上。仔细想想,近五年来,好像越来越多的作品都开始走这个路线了。
当然,不是说之前没人写这种故事,或者它一定在变多。既然有人能在150年前写出《马尔多罗之歌》这种热情似火,又极度反人类的诗集,这种主题肯定不是新东西。我也没法做个数据统计来证明这种倾向。
只是说,从体感上来看,这类作品的数量好像在增加。
比如,2016年,我们有主角拯救小镇被毁的《你的名字》,2019年,我们看到了“干脆让人类面对灾难吧”的《天气之子》。
13年,大家在为《进击的巨人》爆燃;去年,我们看着艾伦发动地鸣灭世。就算幸存的人,最终也走向了一个虚无主义的结局:一切都是没意义的,人类注定困在互相毁灭的轮回里。
以前的灾难片,讲的是人类如何面对天灾求生,偶尔出几个反派,可能都要展示下一闪而过的人性之光。
而最近最火的灾难片,是同为网飞的《不要抬头》。它说的是愚蠢的人类和政客就是不愿相信有陨石要撞击地球了,于是,电影变成描述人类一路作死,作到让人咬牙切齿,最后终于毁灭——人类的灭绝被拍成了爽片里的发泄点。
而且,这题材不止是数量在变多,性质好像也变了,它变得更愤世嫉俗,更虚无主义。
在科幻的黄金时代,对人类的否认就是个流行的主题,但当时它是不一样的。阿西莫夫和克拉克代表了当时对这种主题的两种处理方式:阿西莫夫喜欢用人类自身的潜力,衬托当下的人类有多原始,就像《永恒的终结》。
而克拉克,则喜欢用一个强大的外部力量来衬托人类的渺小,比如《与拉玛相会》。就算人类变得更高级,也会彻底摆脱现有的存在方式,比如《童年的终结》。
《太空漫游2001》也是
然而他们很少否定人类的意义,更不会把人的末日描绘成一个笑话,让人类的灭亡显得像复仇。
《进击的巨人》中,不少东西其实有点像漫画版的《风之谷》:末世、巨神兵、被改造过的人类、地鸣和王虫海啸,以及最初是个正派,最后却在某种程度上灭世的主角。
地鸣
《风之谷》
漫画版的《风之谷》和电影版完全不同,其实很致郁。它和《进击的巨人》一样,把人类放到了一个几乎注定灭绝的困境中。可《风之谷》选择了就算在绝境中,人类也要延续自己的存在,在一个绝望的开放结局中,为生命赋予了意义。
就连赛博朋克都变了。现在提到赛博朋克,大家好像就觉得很消极,就像《上行战场》和《赛博朋克2077》:所有人都被无形的资本力量压迫,社会无法改变,一切都是徒劳的,你只能带着心伤逃离夜之城,虽然你其实无路可逃。
这几年很火的赛博朋克漫画《东京幽灵》,更是直接否定了科技的意义,它把靠高科技生活的人,以及科技本身,都刻画得危险又丑陋。
但你去看早一点的赛博朋克,比如《雪崩》《神经漫游者》和《黑客帝国》,它们的结尾,都迎来了某种进步,也有某种东西被治愈。这种风格的开山作《真名实姓》结局更是震撼,而且它开创了《机器的脉动》这类故事的先河:一个临死的人类(艾莉)将灵魂献给AI,使它觉醒。
“几年、几十年、上百年之后……是千年盛世和艾莉”——我至今依旧记得故事的最后一句话,仿佛在向萧瑟的未来宣战。
就连罐头游戏大哥育碧,好像都没逃过这个潮流。虽然《孤岛惊魂》系列一直就在让主角当工具人,混淆反派和正派的边界,但其主基调是代表善的一方对抗罪恶,只是有时善会被利用。哪怕在《孤岛惊魂5》这种人类差点玩完的剧情里,善其实也没被毁灭,只是被打倒了,你能在众多同伴身上看到正义。
可到了《孤岛惊魂6》,你面对的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拉美国家,从头到尾,你看不到这个国家的出路,它只会继续下坠,无法被拯救。你的队友、敌人,都是自私且虚伪的,只剩下一副虚无主义的人类绘卷。
这份名单还可以继续,但应该没必要了。可能真的从某一刻开始,我们对现代社会,对未来,甚至对人性,乃至人类生存的现状都产生了失望。这种失望是全人类的,所以它影响了这几年我们看到的各种作品。
疫情、战争、纷争、萧条……阴影在宏观尺度上笼罩,被高科技支撑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但我们好像没变得更幸福;而信息摄入渠道的升级,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负面信息。
回到微观,生活的压力和压抑转为人之间的争吵,攻击性和无力感在网络和现实弥漫,人们魔怔到了甚至把魔怔这个词都变得随意。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怎么会不失望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做什么?或者说,能做什么?
首先,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做,拥抱这份虚无主义。
对于疲惫的人来说,躺平是最好的选择,但躺平只是个乌托邦,甚至末日没准都是个乌托邦。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曾在《撒旦日记》中写过一句话,大概是:他害怕的不是人类将灭亡,而是他们将永远坠向末日,永远到不了终点,永远堕落。
就像是博斯著名的《干草车》:三联画中,左边为天堂,右边为地狱,而中间是背离了天堂,向着地狱进发的人间。然而画是凝固的,人间永远到达不了地狱,只会停滞在那永恒的乱舞群魔中。
或者,我们可以直面这份警示,然后尝试改变。
如果这世上真的存在预兆,那它肯定不是从天而降的青蛙雨,而是藏在我们创造的故事里。而现在我们从预兆中看到的东西,不怎么好。
很多人说,《爱死机》第三季该改名了,它只有死亡和机器人,没有爱。但没准,它的爱就在这份爱的缺席中。
辛辣的嘲讽源于愤怒和失望,如果不是对那些被摧毁的美好事物抱有遗憾,谁会如此尽力地嘲讽呢?
但愤世嫉俗和虚无主义真能导致什么好结果吗?互联网上大量侮辱性和攻击性的“抽象文化”,难道最初不都源于对某种恶劣现象的不满?但它们最后总是只剩下歹毒的恶意,没有改变任何事;它让人发泄,同时让更多人变得需要发泄。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厌倦这些自我嘲讽和否定的。自嘲总是无法摆脱无力感,那种对改变命运的无力。但既然这么多人都开始自嘲和自我否定,那是不是其实,已经有足够多的人无法忍受现状,愿意做出改变了呢。
应该没人知道到底该做什么,才能让事情变得更好。但至少,在我们触手可及的范围内,不要展现那么多的恶意,不要抛洒这么多的愤怒,不要对温和和信任这么嗤之以鼻,可能真的会有用。
这是个非常天真的想法,但至少它比让老人和老鼠坐下来喝啤酒要成熟一些。
透过《爱死机》第三季,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个有点糟糕的东西:虚无主义正在蔓延,虽然我也希望这是错觉。看完这九个短片,我确实有点怀念那些没这么虚无主义的末世作品,哪怕它们同样在描绘人的丑陋和毁灭。
在《尼尔:机械纪元》中,人类早已在谎言背后灭绝,留下的只有一句空洞的“为了人类的荣耀”。但在游戏的credit中,游戏却用一个奇妙的方式,发掘出了玩家心中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你会在那首三个人种合唱的《Weight of the World》中,想起那句原本空洞的口号。所以我想哪怕是横尾太郎这种刀片专业户,也没那么虚无主义。
我们是玩游戏、看漫画的一代,在传统的观念下,“不愿长大”、“过于天真”这样的标签和我们如影随形。那既然我们如此天真,身负这么多虚幻的英雄梦,没准恰恰更该相信那些天真的英雄和希望:灾难可以被拯救,世界能被改变。
说到底,不过是又一次信仰之跃罢了,和《机器的脉动》中一样,选择跃向勇气,跃向改变。
时代可能会变得更糟,但这些老派的光明,要是依旧能有人孜孜不倦地讲述它们,该有多好。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