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可以买多少(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自从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之后,理财产品破刚兑、向净值化管理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而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银行的保本理财也将成为历史。在这个趋势下,银行的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近几年成为较好的替代性选择,我们今天主要讨论下结构性存款相关的问题。

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是指将理财资金一部分用于存款,一部分用于衍生品投资,通过与衍生工具波动挂钩,可以实现较高收益的存款产品。结构性存款挂钩的对象种类丰富,可以与利率、汇率挂钩,也可与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股票市场指数等挂钩,且具体的挂钩方式、对象、期限结构、存款起点金额等均可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针对单位购买结构性存款,银行还可进行量身定制。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3月份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77%,而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仅为2%左右。

我们可以看一下某行app上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期限30、60、90天左右不等,挂钩标的种类也比较丰富,包括外汇、黄金、股票指数等。

结构性存款可以买多少(什么是结构性存款)(1)

以其中一款挂钩中证500指数的看涨产品为例,来进行具体分析:

结构性存款可以买多少(什么是结构性存款)(2)

这款产品的投资者评级为R1,产品说明书中明确提供产品正常到期时的本金完全保障。它的浮动收益与中证500价格指数挂钩,设定了两个障碍价格,分别为障碍价格1:期初价格的90%,障碍价格2:期初价格的110%。如果中证500指数期末价格低于障碍价格1,产品到期收益率为1.45%(年化);如果高于或等于障碍价格1且低于障碍价格2,则产品到期收益率为3%;如果高于障碍价格2,产品到期收益率为4.04%。其中期初价格为起息日4月23日的中证500指数收盘价,期末价格即规定的观察日7月21日中证500指数收盘价。

针对这个产品,如果投资者判断未来3个月中证500指数将呈现上涨趋势或者小幅波动不超过10%,那么到期将获得3%以上、最高4.04%的年化收益率。但即使判断失误,也可获得1.45%的保底收益。考虑到年初的这波回调,预计未来三个月获得较高收益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结构性存款可以买多少(什么是结构性存款)(3)

当然在指数看空压力比较大的时间段,也可以相应选择挂钩看跌类期权的产品。各大银行app上产品类型都比较丰富,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与市场判断进行选择。

结构性存款的市场发行状况

有人说既然有些结构性存款挂钩的衍生产品根据判断未来使投资者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更大,为什么银行还会热衷于发行此类产品。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结构性存款规模大幅增长。总额从2017年底的7万亿快速增长至2019年9月的11万亿,在总存款的占比也从4%左右跃升至7%。其实银行发行此类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揽储、留住客户,资管新规明确禁止理财产品刚兑之后,银行为了满足客户对于保本理财的需求设计的替代性产品。

但在结构性存款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较多问题,引发了监管的关注。比如新冠疫情期间,有些企业将获得的低息贷款购买结构性存款获取高收益,进行资金套利。部分银行发行“假结构”产品变相高息揽储,所谓“假结构”即未嵌入金融衍生品或者将挂钩的衍生产品行权条件设定为几乎不可能触发事件,使结构性存款变为事实上的固定收益产品,违背了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基础上获得相应收益的产品设计原则,扰乱了市场秩序、抬高了资金价格。

2020年中以来,银保监会出手压降结构性存款,要求2020年底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压降至年初的2/3,之后结构性存款规模逐月持续下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各大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规模仍比较充足,年初规模又有一定回升,亦有较多上市公司发布购买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公告。在目前理财收益率下滑、信托产品违约、频繁爆雷的情形下,投资银行结构性存款也属于企业理财较为稳妥的做法。

如何买?应注意什么?

首先,购买结构性存款产品跟任何一种理财产品一样,都需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明确产品的风险评级、了解风险收益情况、投资期限等各项要素。国内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都是100%保本型的,但还是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对自己可获得的收益区间有个预判。

其次,选择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发行银行时,应关注相关资质与投资能力。发行结构性存款需具备衍生品交易资格,尽管银保监会加大监管力度之后,不具备相关资质的银行发行的产品已被叫停,但部分银行仍存在制度规范、风险管理、定价能力等与发行规模不匹配的问题,因此从风险角度考虑,还应尽量选择大行购买相关产品。

最后,因结构性存款的最终收益取决于挂钩衍生品标的的价格变动情况,建议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范围内选择相应产品,并对挂钩标的的市场状况进行一定预判,以提升获得高收益的概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