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我们仨的经典语录(我们仨杨绛勤奋)

头脑不懒,可是手太懒,没法坚持笔耕不辍。《我们仨》大家都很熟悉,我却放到想读的时候才读。

杨绛我们仨的经典语录(我们仨杨绛勤奋)(1)

1.感动着钱钟书和杨绛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情谊和人生分别时的悲苦。

当携手走到人生尽头时,还会不会一如既往地真挚热爱当初你选的那个“她”?

越是挚爱就越痛苦。文中字字是杨绛感受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幸福和曲终人散后的她一个人人的劳累和痛苦。“劳累、离情、客栈”让人心疼。

杨绛的文字其实不止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么几句所谓的 “名言”,更是充斥着勤奋、朴素、隽美、深情和广博的知识和胸襟。

只是,人始终要离别,孤独上路,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一世相识相伴的缘分呢?

摘文:

“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力量说话,却还强睁开眼睛招待我。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太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我只记得前一晚下船时,钟书强睁开眼招待我,他说:“绛,你好生过。”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扫落到古驿道上,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2.当得知女儿去世时,钱钟书和杨绛的内心是崩溃的,但外表依然镇静自若。

看着这一句句话,让人心疼。当一个人走到古稀之年,知天命之岁,承受着亲人离世的痛苦,独自一人生活。

每个人都会遇到,现在我们未经历的还太多,如果以一个经历了百岁的人的心态去看待生活,便知道现代人到底应该追求什么?

如何不负时光,不负众爱的努力生活,提升自己,以永远年轻的心,成为一生永不干涸的生活追求之清源,成就自身如钱钟书和杨绛一般坚强,进取,却又平静如水的深邃一般的心。

“广阔的胸怀,仁善慈爱和高尚的品德”才是一生所求。都说“人有三年红,鬼神都不挡”但人这一生,终究是殊途同归,到人生最后,惟有“德行可昭天。尽管“世间好物不坚劳,彩云易散琉璃脆”,但也不枉此生!

摘文: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满腔的热泪把胸口挣裂开。我站在灯光下,发现自己手上并没有血污,身上并没有裂口,谁也没有看见我有任何寻乎异常的地方。我睁眼身在客栈,我的心已经结成一个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跳着。每跳一跳,就牵扯着我肚肠一起痛。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钟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他黯然地看着我。心上在流泪。我的手是冰冷的,他的手心是烫的,他的脉搏跳的很急促,钟书又发烧了。”


另外,还有三点小感受:

  • 1.杨绛很幸福。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遭遇的伤心事,悲苦得不知怎么好,只会恸哭,哭个没完。钟书百般劝慰,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悲苦,但是我没有意识到,悲苦能任情啼哭,有钟书的百般劝慰,我是多么幸福”。一个女人遇到如此一个疼爱她的男人,太幸福了。

  • 2.一生的乐趣所在求学,以共同进步为相处的乐趣。即使年老还用年轻的心去追求生活的乐趣。

摘文:“钱钟书和杨绛的一次吵架是因为一个英文单词的发音。我们觉得吵架很无聊,以后规定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年老了,我们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像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感兴趣。”

  • 3.两人具有可贵的并不外露的坚强骨气。

摘文:“抗战时期,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也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我很认同钱钟书和杨绛对人的看法。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环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做绳子用。”

想读才读,想写就写,就此结束,凌乱就凌乱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