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为人处世的名言(小人无错君子常过)

小人总无错,君子常思过。

意思是君子常常反省自己的过失,有问题往往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而小人却从不找自身的毛病,只会责难他人 。对待所犯错误的态度却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小人总是把错误推卸给别人,而君子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也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圣人与普通人的不同。

世人都会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然而,对多数人来说,最难的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

德国大诗人海涅认为,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反躬自省,静思己过的品质,小人不常有,君子常有。

《论语》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说,人应该多反省自己,不要总是责怪别人的是非和错误,这样,才能远离一些怨恨。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由于连续下了几天雨,孔子一间漏雨的书房遭了殃,淋湿了很多书。

天气刚放晴,孔子和弟子就将书搬到院子里进行晾晒。

子路很抱歉地说:“都是我的错,书房一直是我在管理。近逢雨季,我应该多检查几遍书房,如果我没有懈怠,老师的书就不会被淋湿了。”

颜回赶忙说:“不不不,不是你的错。我这几天一直在书房看书,明明看到屋顶有破损却不管不顾,如果我上点心,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孔子摇摇头说,按照惯例书房每年雨季都要重新加固的,我这几天忙忘了,没有提醒你们,是我的疏忽。

《大学》有言:小人求诸人,君子求诸己。

认错,不是示弱。

在繁杂的世事中,能看到自己的问题,能主动承担自己该负的责任,何尝不是一种能力呢?

懂得自省,勇于认错,不将所有过错归咎于人,亦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小人常有理

《道德经》说:宠辱若惊。意思是听到别人的赞美就很高兴,听到别人的批评就很生气,甚至恼怒。这是小人的常态。

小人无错时,喜欢搬弄是非,说别人的长短。有错时,总是强词夺理,把错误推给别人,或找各种原因,以推卸自己的过错。

若是吵架,君子是吵不过小人的。若是都有错,君子也是吵不过小人的。即使小人完全无理,凭借着刁钻、无耻、恶毒,君子依然吵不过他,因为君子理性、善良、宽宏、大度。

不是说君子吵不过小人,就是小人的胜利,恰恰相反,在众人眼里,君子更加高尚。忍让和宽容才是真正的赢家。

在一处公园里,一女子带孩子游玩,面对盛开的花朵,孩子一边走,一边摘花,并把花朵和花瓣撒的一路都是。女子丝毫不制止自己的孩子,当管理人员对女子劝说时,女子却说;“我是花钱进来的,摘你一点花算什么。”

一男子在公路上遛狗,没有栓绳的狗出门后很是兴奋和野性,将一女子吓哭,女子责怪男子时,男子却说:“狗不懂事,你还不懂事吗?你不会绕着走?”

以上两例,明显看出做错了,却还指责他人,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君子常思过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三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之所以是君子,就是凡事善于审视自己,检讨自己。

有一男士骑自行车春游,由于只顾欣赏美景,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太太,让人想不到的是,老太太爬起后,向男士弯腰鞠躬道:“对不起,对不起,是我挡了你的路”

男士很吃惊,心想:“是我碰倒了她啊,她怎么向我道歉了?应该是我向她道歉才对啊?”

男士对老太太的行为十分感动,向她深深鞠了一躬。

小人喜欢赢在口舌上,而君子却赢在了人们的心目中。

人们并非生来平等,人善恶感也生来各异。

但是一颗自省之心,应当人皆有之。无关地位,无关富贵。

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很多时候,一个人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自己没有错。

小人总无错,君子常思过。

分享一段李雪健老师的人生格言,共勉:

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

人不容我,是我无能;我不容人,是我无量。

人不助我,是我无为;我不助人,是我无善。

君子之道为人处世的名言(小人无错君子常过)(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