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最重要的是什么(哲新成事的目的)
这篇文章谈下对“目的”和“目标”的理解。
目的和目标“目的”和“目标”是两个“共生”的概念,虽然彼此独立,但无法单独存在,两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目的”和“目标”是完全交织在一起的两个概念,单独谈及“目的”或“目标”毫无意义,两者必须同时涉及。
所谓“ 目标”,是一个人想要达到的具体标准/具体位置/具体结果;而“目的”是一个人想要实现目标背后的原因。
想要在高考中考上700分;想要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减肥30斤;想要今年赚够30万;想要今年找到一个男/女朋友,以上都是“目标”。
之所以想考到700分以上,是因为想上清华;之所以想要减肥30斤,是因为想要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之所以想要今年赚够30万,是因为想买辆新车。以上实现目标的理由和原因,是“目的”。
“目的”是为什么要实现“目标”,而“目标”是实现“目的”的步骤和分解,是达成“目的”的目标路径,一个个细化“目标”达成的最终结果,就是“目的”得以实现。
比如高考上700分,要分解到每门考多少分,每门又有哪些知识点,其中有哪些知识点是还没有掌握的。比如概率统计错题较多,那一个小目标就是熟练掌握概率统计相关考题。
半年减肥30斤,减肥即要保持消耗大于摄入,要分解到每天摄入多少能量、通过运动锻炼消耗多少能量的每日目标计划。
今年想找到一个男/女朋友,可以分解到每月看一本关于亲密关系类的书籍,并尝试交往一个男/女朋友,评估相处过程、积累实际经验。
“目标”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目的”又是实现“目标”的动力。
“目的”动机“目的”所能提供的,正是强大的动机。
所谓动机,就是行为背后的原因或动力,只有好的理由才能激发无限的行动活力和潜能,才可能收获好的结果。
如果给你100万元让你轻轻扇自己一巴掌,我猜你九成会很乐意做,因为做这件事情的理由很充分,轻松就把钱给赚了。
现在换成给你100万元卸掉你两条胳膊,我猜你九成不愿意干,因为不做这件事的理由也很充分,代价太大。
但是电影中绑匪以儿女生命作为要挟,让主人公卸掉自己两条胳膊,我猜大多数主人公会做,因为理由足够充分,就是子女的生命安全比天大。
发现没,愿不愿做的依据就是理由是否充分,而理由就是做事的“目的”。
开始愿意轻扇自己的“目的”是多赚点钱,而不愿意卸胳膊的“目的”是想要身体健康,最后主人公的“目的”是想让儿女能活下来。
以上,无论一个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背后都有着相应的合理理由,当理由足够强大时,人们几乎愿意去做任何事情。
《童年周恩来》电影中,在一堂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
当时年仅十二三岁的周恩来缓缓站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读书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这些都是“目的”,“目的”其实就是在探索和表达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在意什么、重视什么,即一个人的价值观或信仰。
1973年6月初的一天,身患绝症的周总理已经三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在接下来要继续接见外宾的“十四分钟”间隙里,极度疲劳的周总理决定先去刮刮胡子洗把脸提提神。
结果秘书在门口等待许久不见总理出来。
当秘书推开洗手间的门时,发现周总理靠着卫生间的墙壁睡着了,手里还握着沾有肥皂沫和胡子茬的刮脸刀……
《鞠躬尽瘁》,1994年,王吉松,侵删
还有更令人震撼的一组记录数据,在饱受病痛折磨的情况下,周总理从1974年1月1日至6月1日住进医院准备接受手术期间:
每日工作12小时至14小时的有9天;工作14小时至18小时的有74天;工作超过18小时的有38天;连续工作24小时的有5天……
现在换位思考,在我们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工作学习几小时会开始感觉疲劳不堪、难以忍受?
换句话说,如果让健康的你像周总理一样在目前你所从事的工作上每天高强度的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一周又一周无歇,你持续多久会面临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崩溃?
现在认真审视下上面纪实的数据,是否感到无比震撼和敬仰。
合理分析,伟人和成功人士的身体素质可能并不比我们要强上多少倍,他们的身躯并不是钢铁铸造的,能够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中支撑下来所依靠的,就是目的/使命/责任赋予的精神力量。
本质上讲,使命、信仰、目的和责任,都是同义词,都是“为什么而战”。
为中华之崛起,就是周总理鞠躬尽瘁、不眠不休的付出背后的动力来源和行动张力。为了达成“目的”,周总理执着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世上有这样一些人,宁愿自己承受折磨和煎熬但就是见不得别人苦,这源于内心对他人苦难和困境的关注和共情。
这些人总是怀着悲悯世间苍生、降低他人的痛苦、救人于水火的大义,甘愿奉献自己的一生。
如果你已身为父母,这种情感很容易理解,周总理虽没有儿女,却把父母心给了几亿国人。
我们之所以不具备钢铁般的意志,以及他人看来几近疯狂的努力,只是因为还没有找到让自己奉献一生的理由或原因。
如果你现在生活的很“麻木”,毫无斗志、浑浑噩噩,可能并不是你懒,并不是你意志力不足,只是你没有充足的理由,像愿为子女牺牲一切一样的冲动和决心。
一个人在追逐符合自己价值观或信仰的“目的”时,才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才会焕发无限热情。
“目的”无所谓高尚或者庸俗,可以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可以是为了追求自己班上的女神而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总之“目的”必须是渴求,最好是一生所求。
那些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的学生,这些为学的“目的”不排除是家长、老师或社会灌输给的价值观,并不一定是他们内心真正想要的,那这些“目的”便很难真正诱惑到他们。
一个人只会对自己内心真正在意,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疯狂。能真正刺激到你的“目的”才是有用的,如果只是为了高尚和崇高,但半点都刺激不到你,那毫无屁点意义可言。
你必须执着的去寻找自己必须达成的“目的”,你的生活日常才会一直像“打鸡血”一样热血沸腾。
生活实例先看看在生活中是怎么利用“目的”动机催生预期行为的。
——书籍开头推荐序的作用是什么?
推荐序的作用就是给读者提供为什么要读或者购买这本书的理由,推荐人通常会叙述自己阅读后的巨大收获和改变,比如增强了专注力,于是引导你怀着同样的渴望和目的去读这本书。
事实上带着目的读书的人,往往学习的动机会更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更好。
因此在开始阅读之前,你应该明确自己的“目的”或“期待”——想要从书中获取什么信息或知识,为什么要读当下这本书而不是其他的书。
——好的广告词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暗示。
“怕上火,喝王老吉”;“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蒙牛;“我旺你旺大家旺,旺旺雪饼”。
为什么要喝王老吉,因为祛火;为什么要喝牛奶,因为要强壮身体;为什么吃旺旺雪饼,因为要把运气旺起来。
想让消费者掏钱,只要把“理由”做到足够充分和明显即可,就像血亏清仓甩卖,人们就会因为贪图价格便宜,而买一堆自己根本不用的东西。
——当意识到“目的”性的强大作用后,我发现以往提炼概括的关键语句是无效的。
我以往阅读完一篇文章,总是要做提炼和总结关键句、或是做思维导图,比如看完一篇写“坚持”的文章,会在记事本上写下“坚持就是胜利”。
殊不知,就是在这样试图浓缩或概括文章核心论点时,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丢失”,重要的不仅仅是“要去做什么”的结论,同样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论据。
可能有时文章中触动你的“事例”、“原因”或“解释”一类的论据理由,才是最应该被记录和记忆的部分,因为这些才是真正触动你采取行动的关键。
就像数学定理,我们既要牢记某个定理的具体描述,又要熟悉定理被证明的推理过程。
比如在看关于马云的纪录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自述高考3次落榜、应聘工作30次被拒、想做互联网电商时被公司内23个人反对,马云曾一度被人当做脑子不太灵光、异想天开、病急乱投医的人... ...
我们看惯了马云指点江山的辉煌时刻,但纪录片中马云失魂落魄的样子和底气不太足的说话口吻却更打动我,并刻进了我的脑海中,因为这很真实。
你真觉得马云曾比你聪明很多吗?真不一定。
当你在日常遭遇挫折和否定时,当你感觉日子难以为续时,你不用再自我鼓劲式的强调“坚持”,你只要回味记录片中“马云的窘迫”日常即可,特别有力量,牛人也曾一度十分落魄。
同样,很多励志影片中主人公面对痛不欲生的某个时刻依然咬牙坚持的片段,最具有励志效果,因为这些是我们要坚持的最好参考范本。
《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离婚、失业,一无所有的加德纳,历经艰辛直到创立自己的投资公司;《肖申克的救赎》中被误判入狱的安迪,用二十年的时间成功越狱;《风雨哈佛路》中出生贫民窟的莉斯,一次次走出泥潭,直到走进哈佛学堂。
以上电影我都喜欢反复看,因为我看到了小人物逆袭的可能性,这些或者起点极低、或者条件极其贫瘠的主人公最终都收获了幸福和成功,这些电影都在向你佐证:
只要不放弃挣扎,谁都有可能上演一场逆风翻盘的好戏。
所以励志电影从来不需要宣讲什么哲理和大道理,只要把小人物逆袭过程中曾遭遇的困境和痛苦完整的呈现出来即可,没人曾比你好到哪去,多去模仿他们的坚毅和坚持就好了。
看多了各式各样的痛苦、奋斗和挣扎,我越来越感受到生活哪有所谓的痛苦,只是人生的正常波动而已。
人生就是由一堆破事组成的,说难听了人生就像是在吃屎,但是咀嚼的态度真的各有不同,只是你的“自怜”让自己愈加脆弱而已。
没人一辈子顺顺当当的,只不过更喜欢展现出光鲜的一面,但这会让不少人误以为自己是最不幸的。所以,仅仅是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很多比你更不幸的人,就会令你的感受好一些。
其实,有很多比你地位更卑微、条件更差、日子更苦更累的人都在咬牙坚持,你干嘛要轻言放弃呢。
生活中所有的挣扎、痛苦和失败,并不单纯是一件坏事,有时正是促使一个人改变自己、改变现状、不断进步的理由和垫脚石。
只有撕心裂肺痛苦感受会让人想方设法、拼尽全力尽快逃离;如果生活总是感觉不痛不痒,像温白开一样,绝大多数人也会选择躺平。
一个人经历的痛苦越大,汲取教训和成长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处境比较好有时也会是一种“诅咒”,因为没有改变的冲动和理由。
当一个人内心拥有不断反抗的精神、总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遭受现实压榨、被逼迫到无路可退,因为这时最容易激发出其全部潜能。
——为什么我们懂得了那么多大道理,就是不去行动?
因为理由不够充分,行动力就不会强。
听一百次“闯红灯很危险”,不如经历一次闯红灯被撞的血淋淋的事实,因为亲身的体验和创伤会让不闯红灯的理由变得充分。
强调一百次“学习不好就要吃苦受累”,不如让孩子去工厂打工一整个暑假,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终止,这样要好好学习的理由就会变得更为充分。
真正充分的理由,往往会跟亲身经历或感官体验相关联;感受大于道理,更容易让人认清现实。其实人这一生,不需要太多别人的建议,不亲身经历过是不会明白的。
我们不停的说“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真正经历过因为学会某些东西,能力显著增强或者人生中出现某些积极改善的体验。
换句话说,很多人没有因为学习而品尝过成功的喜悦或甜头,所以才在学习上很无力。
我们喜欢讲一些大道理,但是大道理是抽象的,大脑并不会对抽象做出太大反应,而经历或体验是真实而具体的感官刺激,会直接冲击大脑。
眼前诱人的甜甜圈,当你克制不去吃,脑中想象未来将获得的满意身材,但这个想象的结果是抽象的虚幻,而此刻把甜甜圈吃进嘴里,却是切切实实的感官享受。
饱口福的本能冲动会战胜虚无缥缈的美好幻想,所以你必须依赖自己的意志力。
但,如果此时的你因为姣好的身材而感受到别人的羡慕、嫉妒和连连称赞,这种成就感就是一种切实的感受,也表明了付出的回报。
那这种精神上愉悦体验会帮你战胜口欲,你便不需要太大的意志力,而是想持续体验这种被人羡慕和追捧的感受。
同样,你觉得学习苦,但是学霸学起来却是享受着学习成绩带来的优越感和他人的崇拜,这种愉悦的体验会一直维持学习的兴奋点,这就是一种越学越爽、越爽越学,不断进步的正向体验循环。
再怎么描述和形容某事物多好,都不如最直接的感官体验,真实的感官体验永远最具说服力。你都不知道贩毒和开赌场的人有多想让你“尝试”一下。
反之,如果学习、锻炼身体等等所体验到的好处一直未能满足你,那么未来你也就没有理由再继续这样做下去了。
充分的理由是促使行动的关键,而理由充分的关键,是现实中的真真切切的愉悦“体验”。
一味的给自己画精神“大饼”,但现实并未予以感官以好的反馈,内心就不可能被真正说服,你就不可能有强烈的行动欲望。
要有搞清“目的”的意识。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背后都有个“目的”存在着,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行为,只是我们总是在忽略行为背后隐藏的真正目的。
我们之所以会忽略,就是“寻找目的”这个工作一直是潜意识在自动化处理着。身体会本着“省力原则”,那些潜意识能自行处理的事情,意识便很少插手干预。
所以一种行为的自动化程度越高,我们就越不可能有意识地去思考它,越是熟悉的事物,越误以为“了解”,越是容易出现灯下黑。
金玉满堂,久而不知其贵;兰蕙满庭,久而不闻其香,适应性让我们习以为常,像鱼在水中不会意识到水的存在,我们日常做事也不会意识到还有个“目的”存在。
只有小孩才会经常问“为什么”,好奇世界为何如此这般,孩子会问我为什么井盖是圆的?为什么达某园小面包的包装袋是气鼓鼓的?
你可能也不知道原因,但你因为司空见惯所以习以为常,亦或者根本就不关心,所以你不会主动思考井盖做成圆形的目的是什么,膨化食品袋充满气体的目的是什么。
每次孩子哭时,我总会问他:“你为什么要哭?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还是委屈,还是害怕惩罚,还是有什么合理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还是想要得到关注、陪伴、安慰或者谅解?... ...”
哭是一种表达需求的手段,是孩子处于语言能力与沟通技能不足时的首选。
虽然孩子说清自己的需求很难,但是不断的询问会引导他进行有意识地自我内省和自察,养成弄清情绪目的的习惯。
生活中你时常顺手就摸起了手机,看着已经解锁点亮的屏幕,然后随机打开了某个app,你原本拿起手机的行为目的是什么?
打电话?发短信?查短信?娱乐?拍照?上网?利用app提升办公效率?你也不知道,只是就这样干了。
要时刻对自己的行为保持警觉,要把潜意识下的“目的”或“理由”揪出来,不要总是不知不觉。
摸起手机解锁这个启动动作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但很可能会持续影响你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或几个小时的行为。
“当你的潜意识,不能进入你的意识,这就是你的命运。”---荣格
如果你身旁的一群人突然跑了起来,你会紧跟着一起跑起来,你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跟着跑,但就是这么做了。
你之所以会这样(从众),是因为潜意识认为“多数人的选择更为可靠和合理”,便会下意识地依赖和模仿他人的行为作为指导,“目的”是获得更佳的生存决策。
在古代,多数情况下这个隐藏的理由没有任何问题,当多数人从远处迎面向你狂奔而来,如果你在看到老虎的具体形象后再转身逃跑,可能已经为时已晚。
不过,当代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会经常遭遇“虎口逃生”,但已经刻在骨子中的过度从众行为,已经导致不少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受到了限制。
结果就是很多行为总是在遵从多数、随大流,很多行为不明不白、不明缘由,但并不影响顺畅地跟着别人做下去。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很经典的“五只猴子”的实验,实验中五只猴子被关在一个巨大的笼子里,笼子中央有一架梯子,梯子顶端放着香蕉,当一只猴子试图爬上梯子去抓香蕉时,整个笼子会被冷水喷射。
这样重复几次后,猴子便明白当一只猴子试图爬上梯子时,所有猴子都会遭殃受到惩罚。因此只要有猴子试图爬上梯子时,这只猴子就会遭到其他猴子的一顿胖揍。
接着,实验者将其中一只猴子替换为一只新的猴子,当这只新猴子看到香蕉试图爬上梯子拿时,便会不明所以地挨另外四只旧猴子一顿胖揍。
实验的最后,当五只旧猴子全部被替换掉,即使新猴子没有接受过实际惩罚,即便冷水装置已经拆除,新猴子们仍然会继续阻止彼此爬上梯子,这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习惯。
大多数人认真努力遵循着这个社会的既有规则,沿袭祖训和习俗,听从着父辈的教诲,考学、工作、结婚、生儿育女,颐养天年,然后迎接死亡,祖祖辈辈、世代轮回。
这可能没什么不好,但确实也没好到哪去。
我们从小被环境裹挟着前行,周围的每个人都忙着向前冲,就像开头看到身旁的人突然跑起来,我们也成了跟着跑起来的人。
但你是否能跳脱周围环境的局限,不是跟着跑起来,而是找准自己的路、走好自己的路?
网图,侵删
谁都会在生命的某个时刻好奇并探究过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自己奔跑的意义,这其实就是在思考生而为人的“目的”和使命。
不过,多数人浅尝辄止、想半天得不到答案以后就不了了之,从未得到过最终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多数人活得茫然也是正常的,因为他们可以忍受茫然而并不影响过这寡淡的一生。
你现在还是不是一只只会“盲从”的新猴子?你是否每天在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学习,重复着不知如何习得、并早已习以为常的行为,但从未质疑过自己究竟为什么要这样?
探讨人生“存在的意义”概念太大,具体到每个具体的特定行为,也有不少人对自己某些“目标”或决策背后的“目的”性只是想当然,其实并不是真的清楚。
一个女生决定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瘦10斤,我们先假设这个行动“目标”很具体,她也很自律地在努力坚持,现在要问她的“目的”是什么?
女生思考后可能回答想要一个更加完美的身材。这是目的吗?可能还不是。如果继续追问她为什么想要一个更加完美的身材?
女生思考后回答想让自己心仪的男生喜欢上自己,原来这才是她真正的目的。
清楚“目的”是制定“目标”的前提目的清晰以后才能判定“目标”是否合理,如果女生心仪的男生就喜欢微胖,那女生制定的目标就是在远离目的。
或者说女生心仪的男生其实更在意女生的气质和谈吐,对外貌和形象并不那么关注,那女生努力达成瘦身“目标”的过程,就是在白费力气。
我们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很容易就犯这种“本末倒置”的错误,在没有弄清“目的”的情况下,就制定了“减肥”这种看似有利无害的目标。
我们要极力避免的就是制定了一些看似正确的“目标”,实则对于“目的”的达成毫无用处的问题出现。
制定“目标”的前提,是搞清“目的”。讲个小故事:
一个富翁看见渔夫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便问他:“大好的时光,为什么不出海多打点鱼呢?”
渔夫问道:“为什么要打那么多鱼呢?”
富翁说:“多打的鱼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就能挣更多的钱啊。”
渔夫问:“我挣更多的钱干什么呢?”
富翁说:“你挣到钱,就能像我这样,悠闲自在地在这片美丽的海滩上散步晒太阳了啊。”
渔夫问:“那你看我现在正在做什么呢?”
如果富翁通过不懈的拼搏努力,达到了跟渔夫一样享受生活的状态,是否有些可笑。知道“要什么”,比马不停蹄地做什么更重要。
赚钱是一种达成各种“目的”的普世手段,但故事中的渔夫如果浪费大好时光去费力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非但不会达成享受生活的“目的”,反而会有碍“目的”的达成。
多数人在职场打拼,等经历心脏骤停或罹患绝症后才意识到,自己想要的竟然是多陪陪家人和孩子,竟然是健康无病无痛的身体。
对于“目标”的执着,很可能掩盖了“目标”下真实的“目的”,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发现自己为“目标”付出的一切努力,对实现“目的”一文不值。
世界上有三大成瘾的祸害:海洛因、碳水化合物和每月领一次的工资。——塔勒布
赚钱很重要,但是比赚钱更重要的是,清楚赚钱的“目的”是什么?
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和保险保障以后,就进入了享受的范畴,但是享受没有尽头,享受之后还有奢侈,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有赚“够”的钱。
如果目的是满足自己的欲望、实现所谓的财富自由,那你会发现欲望是会增长的,自己没有但是想要的东西总有很多很多。
当你实现年入百万的时,会发现自己比年入十万时更缺钱,因为满足自己欲望所消费的物质或服务价格更高了。
能够脱离低级的攀比和在意他人评价的奴性,脱离物欲的控制,人在年入十万时与年入百万时所获得的幸福感、自豪感与自信是几乎一样的。
不要苦拼到年入百万时才发现,原来一生所求的就是个跟富翁一样的笑话。
再讲一个从《了不起的我》中看到的故事。一个女生每天晚上下班都会搜寻当地有名的小吃店,大吃特吃,直到吃撑了还不能停手,她为此很苦恼,却控制不住自己贪吃的毛病。
为什么她会这么喜欢美食呢?
女生说自己在一个世界500强的大公司工作,压力很大,经常要加班到八九点,她一个人租着房子,回家后空荡荡的没什么意思,所以寻找美食成了她唯一的娱乐。
每次吃完,一想到要回到那个空荡荡的家,她就觉得不如再多待一会,反正回去也没意思,结果就是放不下来筷子,每次都会吃撑。
每个行为都有表层的渴望和深层的动机,表面上大多数人会以为女生贪吃是因为意志力不足,控制不住美食带来的感官享受的欲望。
事实上,这个女生贪吃的“目的”其实是通过吃来缓解压力、逃避孤独。
当这个女生意识到自己贪吃的真正“目的”后,便找了一家羽毛球俱乐部,每晚运动,她在打球过程中顺便结识了几个朋友,慢慢的,贪吃的问题没有了。
当隐秘的“目的”明确后,女生的“目标”便从每晚搜寻一家美食店享受美食改成了打羽毛球。
“寻找美食”和“打羽毛球”都是能够缓解压力和排除孤独的手段,但把后者作为行动“目标”,通过运动排解压力、通过社交排解孤独明显更为健康且有效。
回到上面顺手就拿起手机那个问题,有时我会下意识的拿起手机刷视频,当我有意识的寻找行为“目的”时,才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喜欢看各种视频,而是想逃避繁重的任务,忘掉烦恼。
很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根源,就是没搞清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只有在搞清“目的”后,才会发现更多实现“目的”的替代方法和更好的手段。
不要再“瞎猫碰死耗子”般的赌运气,先搞清深层次的动机和目的再行动,不要再继续那些与达成“目的”南辕北辙的事。
“目标”策略。“目标”是达成“目的”的手段,“目的”清晰后,“目标”必须具体化和步骤化,能形成一条从“目标”到“目的”的完整通路。
“目标”就是实现“目的”各阶段或各方面所需的结果,而策略就是取得这些结果的过程,所以目标其实是对“目的”策略性分解的过程。
把大象装进冰箱这个任务可以分解为三个目标策略:
一、把冰箱门打开;二、把大象塞进去;三、把冰箱门关上。
达成以上三个具体“目标”后,就能实现任务目的。再看个复杂“目的”的“目标”策略:
2003年,戴夫·布雷斯福德(Dave Brailsford)担任英国职业自行车队的绩效总监,在他任命之前,英国职业自行车手已经碌碌无为了近百年,为带领自己的队伍夺冠这个目的,布雷斯福德分解的(某些)具体的目标策略如下:
——通过风洞测试和数据模拟分析,不断优化车架结构,确保骑手能够保持最佳的力量输出和舒适度;
——让骑手穿着电热套鞋,以便在骑行期间让肌肉维持理想的温度;
——通过生物反馈传感器来监测每个运动员对特定训练模式的反应,提升训练效果;
——通过手把位置、躯干倾斜角度等身体姿势调节身体重心,提升骑手的灵活性和操控能力;
——通过分析比赛路况特点,设计好各段骑行速度,合理分配骑手体能,提升全程持久力和爆发力;
——另外,他还聘用了外科医生,教给每个骑手最佳的洗手方式,以减少患感冒的概率;
——给每位队员专门选配不同类型的枕头和床垫,确保队员们获得最佳睡眠;
——聘请专业营养师,根据比赛日程和个性化需求,提供针对性的饮食配餐,满足营养和能量供应;
——还有心理师提供心理训练方面的支持,提升心理稳态;
... ...
布雷斯福德制定了上百项类似的“目标”策略,以上每个细项“目标”的达成,其结果就是推动了整体“目的”的达成,从此英国车队在国际自行车赛事上出尽了风头,斩获奖项无数。
正确的做事步骤,就是明确细化各个“目标”策略,然后认真执行策略,然后成功。
带领一支自行车队夺得世界冠军难不难?应该很难,不然布雷斯福德职教前的110年间英国车队没有斩获任何国际奖项。
但如果说达成布雷斯福德制定的以上上百项小目标就能夺冠,这样再看夺冠难不难?其实不难了,因为每一步都很明确,实现起来也不难。
这就像在没有地图导航和路标前,想要从北京走路到上海,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你只能朝着一个大概的方向前进,但路上肯定会走很多弯路、进很多死胡同和断头路,甚至可能错过上海一直走到广州去。
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只要时间一长,你会不自觉地开始怀疑自己最终能不能到达目的地,想要放弃的念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强烈。
相反,当路径已经十分明确时,你就不会觉得有任何困难了,如果你手中有个精准的地图导航,不论你走路有多慢,你知道到达目的地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不再是能不能到达的问题,这很不一样。
“目标”策略清不清晰,两者的心态和结果会存在绝对的差异。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会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马云
让你倒在“黎明前的黑暗”的并不是你毅力和耐心不足,而是没有会到达目的地的绝对自信,这种绝对的自信只能来源于你清晰而明确的“目标”策略。
很少人会在摸不清前路、反复尝试看不到结果的情况下还毅然决然地选择坚持。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新中国的“目的”过程中,制定了很多军事目标策略,以夺取革命胜利:
——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策略,不断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扩大革命力量、对城市施压。
——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采取游击战,充分利用地形优势,采用灵活、奇袭的方式,确保每次以多打少,有效消耗敌人有生力量;
——坚持枪杆子里出政权,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组建和领导自己的人民军队,进行革命战争,推翻旧政权,建立新中国;
——强调“人民战争”,实行"武装人民、战争动员、全民抗战"。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赖人民,把群众作为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要坚决“打土豪,分田地”,为人民谋利益,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不断补给和扩充革命队伍。
胜败乃兵家常事,军队不怕打败仗,只要能获得充足的补充、恢复力量,就总有翻本的一天,中国巨大的农民群体基数就是革命军队战损的补给源。
——提出"全民抗战",积极与其他抗日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来。
... ...
以上仅列举了部分的军事目标策略,这些具体策略的贯彻和实施,对于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主席制定的目标策略明确有效,所以从战争初期便笃信胜利肯定会到来,虽是持久战,但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毛主席写的《论持久战》,就是把心中确保抗日战争胜利的“地图导航”共享给了大家,凡看过《论持久战》的人,就像是打了一剂必胜的强心针。
思考下你为什么会时常迷茫?因为你的前路都是未知数。
人生就像走迷宫,有些人不知道出口在哪;有些人知道出口在哪,但是不知道通往出口的具体路径。
少数人有高人指点,或是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具备了俯视全局的思维高度,这些人对于出口和路径都门清——拥有清晰的“目的”和“目标”策略,即像是带着答案入局,这些人成功的概率明显要高太多。
那些没有明确“目标”策略的人,在生活的迷宫中做得每一分努力可能都是在拼运气。
试问,没有确保到达目的地“导航地图”,你如何保证自己在做有效功?你怎么知道自己现在不是在迷宫的各种弯路、岔路上频繁地绕来绕去?
如果有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策略而成功了,那多半要归功于其不断尝试的努力和误打误撞的超级好运气。
不过,要知道这样的成功在未来很难复制和重现,他也没有办法将自己(走出迷宫)的成功经验清晰的分享给你,因为他也是糊里糊涂的。
人这一生时间和精力有限,你最好确保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在执行目标策略、每一分努力都有目的性,而不是在瞎忙和赌运气。
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没有达到不了的目的地,有的只是还未找到确保成事的“目标”策略。
人生之中没有比优先明确“目的”和“目标”更重要的事情了。
在我彷徨和迷茫的时候,我总会再次核对和确认下自己的“目的”及“目标”策略,确定自己的目标策略到底对不对、行不行的通,如果没错,心态就会稳下来。前路清晰,脚下才有力量。
比忙着学习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而学,怎么学;比忙着工作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而工作,怎么工作;比匆忙上路更重要的是规划清楚未来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步该怎样走。
END...
如果感觉文章有用的话,敬请打开微信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哲新ii ,获得更多往期内容。
作者丨哲新,微信公众号“哲新ii”(ID:zhexinii),爬坡青年,价值创造者,努力用文字改变自己、影响他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