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第一悍将(这个榆林人与岳飞齐名)

民族英雄、抗金名将韩世忠,北宋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农历四月六日,出生于今绥德县崔家湾镇纸房沟村。是继世良、世恩、世宽、世惠四个哥哥之后的第五个儿子,乳名韩五。

岳飞第一悍将(这个榆林人与岳飞齐名)(1)

贫苦出身 功劳盖

韩世忠的出生,并没有给他以务农为业的父母带来任何快乐,却使这个原来贫穷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在以后的岁月里,韩五像一棵无人关爱的小草,饥一顿饱一顿、冷一阵热一阵,靠着大自然的恩赐、山川的馈赠、乡亲们的关照,在困境中艰难的成长,在苦难中一天天长大。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韩五5岁那年,一场瘟疫,夺去了父亲和四个哥哥的性命,母子二人沿路乞讨,后来在名州城砭上安身下来。

母亲贺氏给大户人家当佣人,他则在街上习拳练武、打架斗殴,从而留下“泼皮韩五”的浑号。但也留下了诸如怒惩席三、九里山葬母、勇降野马、杀食蟒蛇等传说,有的已成为我县的一大人文景观。13岁时,回家给父亲兄长烧纸,遇到本村三教庙和尚,和尚长老发现韩五虽泼皮好斗,但天资聪颖,一身豪气,便收留在庙中,教他习字练武。

17岁那年,他报名从军,从此以身报国,经历了银州城大战西夏,邦源洞生擒方腊、临淄河平定胜捷军,重创伪齐政权、铲除苗刘兵变、剿灭范汝为等重大军事行动。一生经过“大战数十,小战数百”,“浑身伤斑如绣,十指仅存其四”,成为陕北人的化身、绥德汉代表,受到人们世世代代的尊崇和祭祀。

到晚年,由于岳飞冤狱,他看清了南宋政权“昏君误国,奸臣当道”的本质,而一片雄心化为消极,满腔壮志变成悲愤。从此交出兵权,口不言兵,采取了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这也许是他论战功超过岳飞,而论名声远逊岳飞的主要原因。

子孙绵延 满门忠烈

据史料记载,韩世忠一生共经历5次婚姻,先后娶纳5位夫人。她们依次是:结发夫人白氏巧莲,绥德白家沟人,生有二子,被封为秦国夫人。第二夫人梁氏红玉,祖籍楚州北辰坊(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新城村)。出身“军武世家”,因家庭变故,沦为军妓,流落京口(今江苏镇江),以卖唱献艺为生。和韩世忠相遇后喜结良缘。在以后的日子里,夫妻二人同心协力、并肩作战,打了许多惊天泣鬼的大仗恶仗,谱写了一曲夫妻唱和的感人故事。生有一子二女,封为杨国夫人。

第三夫人周氏爱爱,本是江南小镇周员外的小女。幼时被歹徒劫持,卖于青楼,后被韩世忠收纳,先后生有一子三女,封为楚国夫人。第四夫人吕氏小小,本是建州城郊一户茅姓人家的女儿,小名毛毛。过继吕家为养女,并改名吕小小。因诬获罪,后被韩世忠解救,纳为妻妾,被封为蕲国夫人。

韩世忠的四位夫人,先后生了四男八女十二个儿女。长子彦直,字子温,为白氏所生。官至左朝清大夫、光禄寺丞,兼尚书屯田员外郎、户部尚书。平常收辑宋朝史事,为书一百六十七卷,名《水心镜》。还著有《永嘉桔录》一书,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柑桔专著,历代相传不绝,清低收入《四库全书》。次子彦朴,白氏所生,官至朝奉大夫右奉议郎、知黄州。三子彦质,为梁氏所生,官至奉议郎,早逝。四子彦古,字子师,为周氏所生,官至复朝奉大夫、充敷文阁待制,知平州府兼节制水军。

所生八女:长女从嫁右朝散郎,通判饶州曹霑;次女嫁于左迪功郎,充广安军教授冯用休;三女嫁于左迪功郎,充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王万修;四女嫁于左迪功郎,新授福州怀安县主簿刘苜;五女嫁于左迪功郎,新授婺州东阴县尉胡南逢;六女嫁于承议郎、充集英殿修撰,主管佑神观张子仁。七女、八女情况不明。

《忠武王碑》记载,韩世忠有孙男十七人:

曰梃,官至奉议郎、太社令;曰木大 ,官至奉议郎、直秘阁。曰格,官至宣教郎;曰枢,官至承务郎;曰松,官至通仕郎;曰相,官至承事郎;曰椿,官至承务郎;曰楷,官至承奉郎;曰林,官至将仕郎;还有森、休、杰、本、梓、楫等。

此外,另有孙女若干人。

由于政治、军事、经济、自然等原因,致使韩世忠的子孙、曾多次迁徒,多数去向不明。元朝时,韩世忠的后代迁移至无锡,传承至今已有二十八世。大别山韩氏为韩世忠6世孙韩荣卿后人,分居河南光山、新县、湖北黄陂、红安等地,现有两万多人。分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而且都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有的还漂洋过海,到达中非、西欧等十几个国家,为当地的人文历史、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正能量。

韩氏家训 光耀后世

韩世忠的儿女 、孙辈及后人,900多年来尽管随着沧海桑田的变迁,政治风云的变化,不断迁徒辗转,但人丁兴旺,子孙延绵,不下十数万,且多是忠勇爱国、诚信敦厚的栋梁之才。这和韩世忠本人的品质、修养、人格等不无关系,更与其传统的家风、家规、家训等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据迁居河南新县、湖北红安等地大别山区的韩氏后代编写的《韩氏宗谱》中有《家训》的记载。虽然不是韩世忠亲手制订的,但其内容,体现了韩世忠的思想,其宗旨物化了韩世忠的理想,今天读来,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家训共十六句,共112 字。这些家训精华与糟粕併存,智慧与愚昧共生。我们必须批判性地继承,选择性地发扬,切忌兼收并蓄,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第一句“敦孝悌以重人伦”。说的是家庭内容的伦理道德,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切勿祸起萧墙,才能“兄弟同心,力可断金”。

第二句“笃宗族以昭雍睦”。说的是一个人与左邻右舍的关系。应当对人忠实,才能事事和谐,处处安泰,时时平安。绝不能耍奸使滑,以邻为壑,成为不安定的因素。

第三句“和乡当以息争讼”。其中“乡当”疑为“乡党”之误。对乡人邻居应以友好相处为目的,不要到处树敌,以影响邻里关系。

第四句“重农桑以足衣食”。说的是生存之道,只有勤以农事,多务桑蚕,就会丰衣足食。这既是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的立国之本,又是人民发家致富的首先之道。

第五句“尚节俭以惜财用”。说的是崇尚节约,爱惜钱财,积少成多,细水长流。

第六句“隆学校以端士习”。说的是要大办学校,重视教育,用正当的理论教育子孙后代,才能匡正世风,端正士子们的言行,社会风气才能好转。

第七句“黜异端以崇正学”。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尊崇正当的学说,反对一切邪学邪教,弘扬社会正能量,保证社会舆论的正确,不被一些歪教邪说所迷惑。

第八句“讲法律以敬愚顽”。“敬”拟为“禁”,即不论做什么事都根据法律而行。法律不允许做的事坚决不做,要禁止一切渺视法律的愚昧无知行为。

第九句“明礼让以厚风俗”。要教育子弟,与人相处让人为先;待人接物大度为要,不要事无巨细无理争三分,更不能有理不饶人。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温馨和谐,社会风俗才会文明厚道。

第十句“务本业以定民志”。说的是各尽其业,恪守本职,人们的心志才会平衡,心情才会舒畅。不要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第十一句“训子弟以禁非为”。意思是要时时告诫子弟,应守做人的本分,不要胡作非为;要遵纪守法,不要违法乱纪;要诚实守信,不要耍奸使滑。

第十二句“息诬告以全善良”。意思是做人要凭良心、讲道义。要事实求是,既不能无中生有,又不能凭空指造,更不能诬告害人,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善良的人。

第十三句“诫匿逃以免株连”。我国古时候,实行“株连法”,即一人犯罪,株连“九族”,家人首当其冲。因此,为了避免株连家人,所以韩世忠告诫子孙,不要包庇、藏匿犯罪的人,以免自身获罪。

第十四句“完钱粮以省催科”。就是说要自觉地去交纳皇粮国税和各种摊派的钱粮任务,免得有关部门上门催收。韩世忠认为这是一个臣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种爱国精神的表现。

第十五句“聊保甲以弥盗贼”。“保甲制”是中国古代普遍实行的一种地方管理制度,相当于现在的乡、村政权,是古代最基层的政权单位。其任务是防火、防盗,维护当地的社会治安。韩世忠要求子孙应主动响应保甲的号召,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不给盗贼留下可乘之机,以保一方平安。

第十六句“解隹言隹岔以重身命”。说的是人应大度,不计小恶,不蓄私忿。否则,凡事记仇蓄忿,心存芥蒂,难免失去理智,干一些一时冲动,酿成大祸的傻事,难免给自己带来囹圄之罪、杀身之祸,这是对生命不珍惜的表现。

以上十六句话,总结概括了韩世忠一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并制成家规、家教,谆谆告诫子孙后代遵守践行。我们的理解虽不准确全面,也不能完全体现韩世忠的真实心态思想,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他的良苦用心和对子孙后代的殷切希望。

韩氏家训 启示深刻

读了《韩世家谱·家训篇》感慨彼多、启示深刻。主要有:

启示之一:中国是一个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深厚,文明成果灿烂,而家风、家教、家训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到今不知感召了多少炎黄子孙,成为民族的脊梁、时代先锋、社会的中坚,中华民族才能永立世界之林,成为引领历史潮流的楷模和先声。家国一理、家是小国、国是大家,治家如治国,家兴国才盛,这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一大原因。

启示之二:家教、家训、家规、家风等家庭内部的规矩、准则,必须符合当时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实际,必须服从当时的政治需要,体现当时的时代特征。所以各个时期的家训、家规等无不打着时代的烙印,“韩氏家训”也未能跳出这个历史的轨迹。这并不奇怪,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具有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评论各种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才不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才能立足当代,放眼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启示之三:良好的家风是严格的家训、家教等结出的丰硕果实,是一个家庭传统美德的外在表现,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社会风尚。但必须与时俱进,跟着时代的脉搏跳动而跳动,随着历史的进步而进步,在保留其基本精神的前提下,一些具体内容、具体作法,应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才能常说常新,永葆鲜活的生机。如果一陈不变,永远墨守陈规,就会成为时代的“废料”历史的“垃圾”。

启示之四:良好家风的形成,家长的模范带头作用至关重要。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是孩子的第一教科书。父母长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模仿的楷模,在无形中影响浸润着孩子的心灵,塑造着孩子的灵魂。作为长辈家长,为了后代子孙,一定要在生活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决绝不能放纵自己,起反面教育的作用。

启示之五:优良家风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凑效的,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不断的胼手胝足、前仆后继的共同努力。如果其中某个“链条”出现了差错,就会前功尽弃、劳而无功。所以子孙后代都要恪守家训,并努力践行,才能发扬光大,使古老的家风闪烁出时代的光彩。

(LKK)

岳飞第一悍将(这个榆林人与岳飞齐名)(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