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

小布施町是日本中部长野县北部的一个小镇,面积19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人,距离长野县18km,是长野县面积最小的镇。但是这个小镇年接待旅游客群却高达100万人次,成为日本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典范。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1)

日本小布施町

小布施町历史简介(从发展到鼎盛到衰落再到崛起)

小布施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江户时代(1603~1868)就是一个繁华的小镇。1640年,该地区新建了一个“六斋市场”,每月举行六次,分别在3日和8日开市。六斋市场的诞生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武士阶层、富裕的农夫、寺院僧人等富裕阶层在此定居。

在江户时代末期,以富农兼商人的身份活跃的高井鸿山在家中开设了沙龙,吸引了各国文化界人士来此交流。1842年,当时日本知名浮世绘(浮世绘是指一种日式风格绘画和木刻版画,在 17 世纪末至 19 世纪末期兴盛起来)画家葛饰北斋也应邀来到了这里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2)

画家葛饰北斋

葛饰北斋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很大,德加、马奈、梵高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尤其他的代表作《神奈川冲浪里》更是在艺术界镶有盛名。1960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会议上,葛饰北斋被评为世界文化大师。在千禧年之际美国《生活》杂志曾评选生活在1000年至1999年之间对全人类有巨大影响的著名人物,即“百位世界千禧名人”,位列其中的日本名人仅有一位——葛饰北斋。由此可见北斋在艺术界的影响力。当时已经82岁高龄的北斋先生来到了小布施,立即被这里美丽的风光所吸引,在这里创作了《升龙图》,《东町祭屋台天井绘》、《上町祭屋台天井绘》、《岩松院天井绘》等40多幅作品,后来这些作品的真迹就保留在小布施。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3)

代表作《神奈川冲浪里》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4)

《升龙图》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5)

《岩松院天井绘》

这一时期,是小布施文化艺术史上的鼎盛时期。到了明治维新之后,随着周边区域工业化的发展,小布施的发展逐渐落后,与江户时代的繁荣相比,这里逐渐变得默默无闻。二战后,这里发展了苹果产业,1956年成为长野县产值最高的“苹果之乡”。但好景不长,在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随着苹果产业逐渐衰退,小布施同其他乡村一样,也陷入人口减少等发展危机之中。现在的小布施町是1954年由小布施村与宫古住村合并而成的。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6)

小布施町

小布施町面对发展困境重新定位实现崛起

面临发展的困境,1969年就任镇长的市村郁夫宣布,未来小镇的发展方向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城镇”和“以农业为基础的城镇”。当时,日本刚刚颁布新的《城市规划法》。小布施町立即开始行动,制定了本地的城镇规划,并成立小布施城镇建设公社,开发住宅出售。此举不仅吸引了大量定居人口,还积累了大量的发展资金,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斋文化”打造(人文小镇的建设)

北斋馆的建设是小布施町实现崛起的突破口。为了更好的发掘和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以及保护北斋先生留在镇上的作品,当地政府利用房地产开发积累的资金,建设了北斋馆。北斋馆开馆时,这座建在乡村小镇上的美术馆成为了全国性的话题,被媒体报道为“稻田里的美术馆”。许多游客来到小镇,其中第一年就有 34,000 名游客,后来稳步增加至5万人次,可谓大获成功。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7)

北斋馆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8)

北斋馆

北斋馆收藏了葛饰北斋先生晚年在小布施创作的40余幅画作的真迹及草图,包括木刻版画、悬挂卷轴、两个装饰精美的便携式神龛以及许多其他作品。在距离北斋馆1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建于1472年的曹洞宗寺院--岩松院,葛饰北斋曾在这里创作了天花板壁画,这是他最后创作的大型作品之一。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9)

北斋馆真迹及草图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10)

北斋馆藏画

在距离北斋馆不远处,就是高井鸿山纪念博物馆,在这里可以观赏北斋草图、一些高井鸿山自己的作品以及北斋工作的工作室----碧漪轩。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11)

高井鸿山纪念博物馆

北斋馆、高井鸿山纪念馆、岩松院和碧漪轩,共同构成了北斋文化艺术的核心体验载体。在北斋馆的影响下,小布施町大大小小10多座艺术馆陆续开馆,形成了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其中包括小布施博物馆·中岛千波馆日本灯具博物馆小栗树美术馆、展示幕府时期以来茶具的“茶俚庵”、收藏古陶瓷器的“了庵”、收藏画家藤冈牧人作品的“小布施藤冈牧人美术馆”、以及展示小布施町历史的“历史民俗资料馆”等。随着这些艺术馆的建设,小布施町逐步形成了以北斋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品,带动了相关旅游配套服务的发展。但小布施町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点。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12)

碧漪轩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13)

碧漪轩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14)

中岛千波馆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15)

日本灯具博物馆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16)

历史民俗资料馆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17)

历史民俗资料馆

“花之城”打造 (美丽小镇建设)

1980年开始,小镇开始城市美化工程。包括政府在内的六位土地所有者,以高井高井纪念馆和小布施堂周边遗址为中心展开了“城市景观美化工程”,形成了一个公共景观空间。通过这个项目,不仅创造一个让居民和游客可以舒适生活的城市景观空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市民对景观的认识,培育了“里面是我的,外面属于每个人”的景观共享理念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18)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19)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20)

当年,日本开始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给每个乡村提供1亿日元的资金支持。小布施町利用这笔资金实施了欧洲花镇人才培养计划,即派遣当地居民到欧洲研修,学习其庭院美化方面的经验,从1980到1990年10年间总共派遣160人研修。这些人员回国后,将欧洲的生活方式带回了小布施町,即家家户户有美丽的小花园,边喝下午茶边欣赏美丽的花园。

1992 年,在时任市长唐泽彦三的领导下,开启了了“花园小布施”计划。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引导下,人们拆掉了原先冰冷冷的水泥钢筋围栏,并将外部的庭院统一设计成日式开放的庭院景观。为了鼓励居民参与这一计划,政府出台政策予以支持,不仅减免30%的房屋税,还额外提供7万日元支持居民的庭院改造。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21)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22)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23)

2000年,为了更好的让美丽庭院建设的成果服务游客,政府推进了“小布施开放花园”行动,到目前为止共有136户家庭的私人庭院参与了这个计划。参与的开放花园计划的庭院入口处皆可看到悬挂"Welcome to My Garden (欢迎参观我的庭院)” 的标牌,以此欢迎游客入内参观。为了让游客更好的体验开放花园,政府为每一家参与的开放庭院都进行了编号,并绘制了开放庭院地图,并按照花期进行四季归类,以便游客观赏。由此,小布施构建了以私人庭院花园为主体的城镇景观体系,获得了“花之城”的美誉。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24)

小布施开放花园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25)

Welcome to My Garden

特色农业“栗子之乡”打造(特色产业建设)

除了北斋文化和“花之城”之外,小镇的农业也非常有特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栗子,有着栗子之乡的美称。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26)

栗子之乡

小布施町的栗子早在江户时代就被被选中为进贡将军而闻名,长达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当地积累了丰富的栗子种植经验。得益于这里适宜栗子生长的酸性土壤,这里的栗子品质非常高。而在实际生产管理中,同日本其他地方一样,这里也非常重视品牌和品质的打造,不以扩大规模作为发展目标,而是在保持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不断的提升品质,发展深加工产品。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27)

当地和大学合作,成立了栗子研究所,专门开发栗子新产品,秉持着“只有在这里才能品尝到的美味”的精神,开发了栗子糯米饭、栗子羊羹、栗子糖果、抹茶栗子炒面、栗子磅蛋糕、栗子铜锣烧、栗子和菓子等各式栗子食品。除此之外,还开发了许多以栗子为元素的文创产品,例如碗碟、盘子、吊饰等,进一步提升了栗子产业的附加值。在品牌展示方面,小布施还打造了一条栗子之路,即北斋馆和高井鸿山纪念馆之间的小径,就是采用栗子木铺设而成。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28)

栗子研究所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三大核心助力乡村振兴)(29)

如今的小布施町,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有80家餐饮商铺,13家酒店住宿,10多家艺术馆,是一个充满着活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享有“栗子北斋花之乡”、“农业之乡”、“历史文化之乡”、“风景之乡”、“城市规划先进之乡”和“合作交流之乡”等称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小布施町取得的这些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40多年的持续努力才获得的。这也提醒我们,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案例总结与借鉴

小布施町通过构建北斋文化体验、庭院景观和栗子之乡,形成了乡村旅游三大核心吸引要素。这种发展模式虽然不可完全照搬,但其发展经验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首先,打文化牌必须依托有影响力的资源。小布施镇建设的北斋馆之所以能大获成功,关键在于北斋先生和小镇有文化上面的牵连,并且本地有北斋文化作品,这是基础。但最根本的原因则是葛饰北斋先生本人艺术成就的居大国际影响力,这是无可替代的优势。现在很多乡村,希望从本地的历史文化或民俗文化资源出发构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这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忽略了文化资源本身的能级和影响力,其吸引力也非常有限,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对于那些文化资源能级比较低的区域,可以另选突破口,而将文化元素作为一个配套支撑要素。

其次,注重利用乡村居民庭院空间的价值。小布施町通过打造开放庭院,构建小镇特色花园景观,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庭院作为乡村居民生活场所,如何利用房前屋后的庭院空间,构建有美感或产业价值的空间,对于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利用庭院空间打造食材花园、庭院园艺等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庭院的美观度,还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对那些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城市近郊乡村,发展庭院经济更是具有先天优势。

最后,就是政府政策的支持。小布施町乡村振兴过程,得到了政府资金的支持。除此之外,政府的统一规划引导也非常重要。小布施町“花之城”的美誉离不开政府的帮扶。

乡村要振兴,需要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完)

声明: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冒犯,请及时联系,会立即处理。


乡村集结号:北京城乡策略研究院自办媒体。肩负“破解乡村振兴之惑,探索产业融合之道,塑造乡土田园之美”使命,深耕乡村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等领域,传播世界乡村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搭建全面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自媒体信息交流平台、智慧创新讲台、乡村产业舞台,宣传推介展台。为致力乡村发展的建设者提供快速、有效的知识传递服务,实现村企相依、景田相望、城乡相融的美好愿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