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知道你的经络已经通(大家是不是有些什么误会)
中医的理论好像啥都说得通。
经常碰到一下中医爱好者来就诊。可能是看了些健康大讲堂,听了些讲座,研读了一下《内经》《伤寒》,总想和我切磋一下理论,指导一下实践。可我呢,总觉得,好像没啥好讨论的,理论体系都不一样,鸡和鸭讲。
前两年有个病人,头晕恶心前来就诊,自我分析得头头是道,觉得自己少阳胆经淤堵导致的,自己喝了些柴胡类方,觉得症状有缓解,更验证了她的正确。但又没完全好,来门诊希望我帮忙再扎扎胆经。
这个理论无非就来源于《伤寒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另外“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都是少阳病的经典症状。足少阳又叫胆经嘛,就自然而然想到疏通胆经,别说中医爱好者,就是好些专家,也会这样去解读这个少阳的联系。但是,患者自己又不会扎针,于是就想到了我。
在我的认知里,少阳病和足少阳胆经,就是两个概念。就像老婆和老婆饼,总不能因为有俩字一样,就觉得它们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伤寒论》的解读,我更偏向于胡希恕老前辈的说法,那只是一种分类方式,根据机体的反应,从类别上可分阴阳,阳病机体比较强盛,热性反应明显的,是对侵略有强硬的抵抗的,反之,则是阴病。阴阳之中,又分表证、里证,有些没法归纳的就叫半表半里。所以伤寒的编录,先按阳证表里和不好归纳的分为,太阳、阳明、少阳。阴证也一样,少阴、太阴、厥阴。这里既无关经气的流住,也和经络的关枢阖没密切联系,你叫,阳病表证、阳病里证、阳病中间症,也没多大关系。只不过,古人受阴阳理论的影响,用六分法给他们这么一个概念。说到这里,我觉得我挺幸运的,在很多年前,我就碰上了胡老解伤寒的书,越读越有味道,临床效果也是很好,至少到现在,我娃感冒发烧,直接中药搞定,以至于他都不知道,还有布洛芬这么一些容易服用的药片。很多小孩不愿意吃中药,就是觉得味道太霸道。之前有个朋友家的小孩发热,跑了一星期的医院没搞定,我用的就是麻杏石甘汤加了麦门冬汤,第一天退热了,当时开了两剂,嘱咐后面咳嗽再来,结果,就被一句“估计退烧咳嗽很快就好了”打发了,目测药太难吃,年龄小的,大多只能靠灌。
(注意看退热的时间)
而少阳胆经,就是古人按阴阳六分法,把经络分类的方式而已,阳明为关,少阳为枢,太阳为阖。关是门栓,枢是门轴,阖为门板,有些理论家觉得这关枢阖对应什么阳气盛衰的理论认知,这个有可能的。但也不排除就是因为阳明经在前面,少阳在中间,太阳在后面,就像个门,仅此而已。就像有你们想静静的时候,总有人想知道静静是谁。
再回归到这个病例,从我的认知出发,头晕恶心比较典型就考虑两个问题——寰枢关节紊乱和耳石症,一个是脑部供血不足和颈前神经节压迫引起的,一个则是耳蜗平衡系统的异常引起的。对于一些眩晕的病人来说,一般来说,耳石症很少伴恶心的,而且病人描述的头晕肯定是天旋地转,感觉环境都在转,有时候不好分辨,可以用耳石症的诱发体位(也是治疗体位)去排除,有些人可能同时发病,两方面都需要干预治疗。这个病,症状重,比较吓人,但却比较好治,主要防摔。之前有个病人一早起来眩晕得很厉害,都联系好朋友要住院,但出于对我的信任,过来咨询了一下,给她进行六七次的耳石复位,就尴尬地联系朋友把准备好的病床给退掉,高高兴兴回去了。
(耳石症检测及复位手法)
像上述案例的那个病人,就单纯扎扎颈部和头搞定了。头晕的病人,重点需要处理一下枕下三角区,从解剖结构来说,这里血管有拐弯,被卡压引起供血不足那是很正常的事。
虽然我不排除,上面的案例,也许扎扎胆经也能好,但我就不是用这个中医或者经络的理论去指导实践的。有时候,觉得嘛,讨论中医理论挺无趣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像上述案例,解释成胆经的病也没错,中医说,胆气上逆,引气上行作眩,胆属木,胃为土,木克土气,胆气上行可引胃上逆作呕。胆经外联经络,内络脏腑,特别“阳陵泉”,又是胆下合穴,简直是治病要穴。
反正吧,我没扎,那样扎法能不能好,肯定有机率可以,别说扎针,吹口气都有机率,没办法统计哪个机率大而已。作为一名中医,我觉得能动手的尽量还是尽量少废话。
对于经络,目前的主流认知,都觉得是先有经络,后有治疗。古人通过内视,发现了这么一个体系,正因为有这么一个首尾相接,如环无端的体系,才有了治病的可能。在很长的时间内,我也是这么被引导的,我翻阅了很多书本,静下心来去感受身上的气,觉得,对于人来说,体验和这个理论体系相距太远了,要是人类历史再来一次,除非个别神人,根本无法感知出来。但是,从春秋战国,到汉唐宋元明清,这个理论确一直在发展,以现代人的智商,就不可能比历史上的人差这么多,中间,是不是因为时间的距离,从语言表达中产生什么误会?正如“卑鄙”一词,我们脑海中就出现“流氓”的形象,但诸葛亮可是描述自己“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社会总的来说还是进步的,至少从针具上,越来越细,甚至为了减少痛感,还有管针这么一个玩意。从我感知到的社会来说,认知还是不断在进步。就像顶多穿越剧描述的,要是咱们现在穿回去,大多数都是一个神人或者智者的形象。
而在耳穴理论,有个很有趣的故事——法国耳穴理论的出现。法国一位医生发现了一位坐骨神经痛的患者恢复了,询问后得知该患者接受了耳部进行烧灼的治疗,于是坐骨神经痛便痊愈了。后来在其他患者身上去试验,也得出了较多成功案例。当发现了这一现象以后,又不断细心观察总结,发现了耳部部位对应图,慢慢成为一套耳穴理论体系。
(法国耳穴雏形图示)
(黄丽春耳穴图)
这不就是个经络发展史的缩影么?先从以砭启脉的经验发现穴位及效应区,相近的效应区穴位越来越多,最后连起来,就是经络了,就像耳穴中,形成脊柱这样的区域。
经络穴位之所以能治病,不是因为它经过某些线路,而应该是反过来,正因为某些点能治病,才形成的线,这样的情况下,咱们脑袋推演一下,就算历史再来一遍,也同样会产生类似的理论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