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人不怕遭报应(在哪朝哪代都能混得好)

有这样的人不怕遭报应(在哪朝哪代都能混得好)(1)

宋恩子和吴祥子

《茶馆》中,我最喜欢看两个角色出场,一个是宋恩子,一个是吴祥子。

这两货就像电影中的王双宝和巴多组合,浑身散发着浓郁的黑色幽默,只要他俩一出场,准没好事发生。

宋恩子和吴祥子是两个穿灰大褂的公差,是密探,是走狗。

在大清,他们给皇上效力,专门侦缉革命党。在民国,他们给大头袁效力。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

有这样的人不怕遭报应(在哪朝哪代都能混得好)(2)

二人抓常四爷

常四爷在茶馆说了句“我看啊,大清国要完”,被宋恩子和吴祥子听见,两人非说常四爷和谭嗣同一党,要逮捕他。

常四爷解释道:我,我爱大清国,怕它完了!

两人不依不饶,还要旁边的松二爷作证人。

常四爷大怒:告诉你们,我可是旗人!

言下之意,我就发发牢骚而已,我不可能背叛大清。

宋恩子和吴祥子:旗人当汉奸,罪加一等,锁上他。

就这样,常四爷被搞到监狱关了一年,连带松二爷也卷了进去。

旗人是很拽,但没有太后的旨意拽。太后要抓革命党,这是天大的政治任务,一个普通旗人,绑了就绑了,还真以为自己有免罪特权?

有这样的人不怕遭报应(在哪朝哪代都能混得好)(3)

二人对庞太监低眉顺眼

十年后,宋恩子、吴祥子再次走进茶馆,掌柜王利发和松二爷不由地上前请安。

宋恩子和吴祥子一愣:这是怎么啦?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

松二爷: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啊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以前被你们搞怕了,现在看制服我就害怕。

王利发的回答更绝:我觉得请安比鞠躬更过瘾。

看见制服我就想跪,不跪不得劲。

有这样的人不怕遭报应(在哪朝哪代都能混得好)(4)

王利发和松二爷给二人请安

大清亡了,作为前清的狗腿子,宋恩子和吴祥子理应得到清算,至少也得踢出执法队伍。

可现实情况是,这俩人丝毫没受影响,活得依旧滋润,用吴祥子的话说:哈哈哈哈,松二爷,你们的铁杆庄稼不行了,我们俩的灰色大褂反倒成了铁杆庄稼,哈哈哈。

铁杆庄稼,指旗人的铁饭碗,朝廷按月给钱,从出生给到死。

大清亡了,作为旗人的松二爷没了铁饭碗,反倒是这俩穿灰大褂的端上了铁饭碗。

宋恩子、吴祥子这次是专门来找事的,起因是掌柜王利发把茶馆的后面改造成了学生公寓,这俩人想以检查公寓为名,对王利发敲诈勒索。

有这样的人不怕遭报应(在哪朝哪代都能混得好)(5)

渺小且卑微的松二爷

宋恩子:你为什么爱租学生们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的家伙呀!

王利发: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作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您看,是这么一笔账不是?

宋恩子: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得对!现在,连我们也欠饷啊!

吴祥子:是呀,所以非天天拿人不可,好得点津贴!

抓人赚津贴,没毛病。可王利发就是不让他们去茶馆后面盘查学生,不让他们赚津贴。二人很不爽,不让我们赚津贴,就给我们交保护费。

有这样的人不怕遭报应(在哪朝哪代都能混得好)(6)

二人敲诈王利发

吴祥子:王掌柜不愿意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个面子!对吧?王掌柜!

宋恩子:我出个不太高明的主意,干脆来个包月,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

吴祥子:那点意思!

宋恩子: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王利发:那点意思得多少呢?

吴祥子:多年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潜台词就是,你王利发要是不聪明,把意思没意思到,你的茶馆也就别开了。

有这样的人不怕遭报应(在哪朝哪代都能混得好)(7)

抬手就是一巴掌

嚯,好大的官威啊!

《茶馆》最后,王利发上吊了,但作者却没交代宋恩子和吴祥子的结局,我想,他们的结局不重要了。

因为后面出现了小宋恩子和小吴祥子,他们继承父辈的职业,继续抓人,继续敲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相比较宋恩子和吴祥子而言,这两个小东西更不是东西。

宋恩子和吴祥子说话比较有艺术,表面还和人客气一下。

小宋恩子和小吴祥子说话很冲,直接开口向王利发要钱。

有这样的人不怕遭报应(在哪朝哪代都能混得好)(8)

小宋恩子和小吴祥子敲诈王利发

小宋恩子对王利发说:你真是我爸爸教出来的!对啦,要是不交人,就把你的金条拿出来!别的铺子都随开随倒,你可混了这么多年,必定有点底!

意思是,我们允许你开到现在,是想养肥了再宰。

小吴祥子威胁王利发:你跑到阴间去,我们也会把你抓回来!

意思是,不管你是活着还是死了,反正我们吃定你了。

说完,小吴祥子还动手打了王利发一巴掌。

掌握着针尖那么大的权力,却能决定一家店铺的生死,甚至一个人的生死,是不是很可怕。

不管你喜不喜欢,从大秦到大清,宋恩子和吴祥子这样的人,在哪朝哪代都会活得很滋润。

有这样的人不怕遭报应(在哪朝哪代都能混得好)(9)

承让,承让

朝廷压根不关心他们是不是人,有没有人性,朝廷关心的是他们是不是合格的工具人,能否高效地执行旨意,能否对各自掌管的领域形成掌控力和威慑力。至于徇私枉法,敲诈勒索,那都不是事儿。

最典型的是明清时期,胥吏基本没有工资和补贴,想养活家人,得自己开动脑筋去创收,怎么开动脑筋,还用朝廷教你?

松二爷被搞了一次,从此看见灰大褂就不由地弯腰下跪,宋恩子和吴祥子统治了近两千年,他们治下的普通人,一代一代,会形成什么扭曲的性格和精神状态?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文中人物对话,都来自《茶馆》原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