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空玻璃高质量的选择(为了造出更好的中空玻璃)

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行业人士感慨中空玻璃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乱象丛生。如何全面提升中空玻璃产品质量,是很多机构都在思考的问题。

“质量提升,标准先行”,山东省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相关负责人也深知这一点。自协会成立以来,团体标准的制定成为他们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槽铝式中空玻璃生产技术规程》(T/SDG 001—2020)、《中空玻璃用干燥剂中掺杂物(氯化钙、氧化钙)检出的试验方法》(T/SDG 002—2020)两项团体标准于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该协会与山东省房地产业协会共同发布的团体标准《建筑幕墙用中空玻璃》(T/SDG 003—2021、T/SDFX 003—2021)也于202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从这些团标的制定初衷、主要内容来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造出更好的中空玻璃。

按质量分等级

众所周知,国家标准是适用范围最广但要求最低的标准,《中空玻璃》(GB/T 11944—2012)国家标准发布时间为2012年,10年间玻璃产品在不断升级。

“现有国家标准缺少应对质量问题,现场判定的试验方法;缺少应对现实问题,对质量的标准要求。”国家建材机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济南市产品质量检验院)主任杨昊介绍,团体标准《建筑幕墙用中空玻璃》(T/SDG 003—2021、T/SDFX 003—2021)的最大亮点是将建筑幕墙用中空玻璃按质量等级分为A级和B级。

具体要求上,在尺寸偏差、外观质量、耐紫外线辐照性能、水气密封耐久性能、气体密封耐久性能等方面,《建筑幕墙用中空玻璃》(T/SDG 003—2021、T/SDFX 003—2021)团标里的B级产品与国家标准一致;A级产品提高了相应要求,如尺寸偏差由长宽±2~±3mm提升为±1~±1.5mm,厚度由±1~±2mm为±1~±1.5mm等。

《建筑幕墙用中空玻璃》与国标对比

普通中空玻璃高质量的选择(为了造出更好的中空玻璃)(1)

与国标相比,上述团标根据不同气候区对建筑幕墙热工性能的要求,给出了节能玻璃配置建议;给出了减少钢化玻璃自爆的方法及自爆率的计算方法;还增加了对“影像变形、光学变形”的相关要求,并给出了两种试验方法。

其中,对A级产品要求单品钢化玻璃的中段部分,95%玻璃表面光学变形应在-45~ 45mdpt之间;前端和后段部分,95%的玻璃表面光学变形应在-90~ 90mdpt之间。对B级产品要求单片钢化玻璃的中段部分,95%玻璃表面光学变形应在-60~ 60mdpt之间;前段和后段部分,95%的玻璃表面光学变形应在-120~ 120mdpt之间。

“建筑设计方根据团标专业的技术支持,能明确产品的性能,有的放矢地应用各种玻璃产品;对于玻璃采购方来说,以团标为采购依据写入采购合同,能明确对产品等级的全面要求,统一各个环节的标准要求;对于玻璃应用方来说,也便于对玻璃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判定和维权。”杨昊在标准宣贯会上说。

而对于玻璃生产企业来说,则可以按照团标要求加强自身生产装备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实现优质优价,增加企业竞争力。

瞄准失效顽疾

中空玻璃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形成了科研、生产、装备、配套材料等完善的产业链,特别是建筑节能标准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节能中空玻璃的发展。目前剔除作坊式加工厂,全国中空玻璃生产企业约4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0多家。

“各企业间的管理水平落差很大。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生产工艺和原材料了解不透彻,其产品质量不容乐观,中空玻璃失效率比较大。”山东崇正盛达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琛在标准宣贯会上直言。

在李琛看来,中空玻璃生产企业对各种原材料认识存在误区,在选材上忽视中空玻璃本身的实际需要而选用不达标产品;工厂在生产管理和使用原材料方面随意发挥;大量劣质材料存在;行业监管、工程监理不严,劣质产品肆无忌惮,只看当下,不管久远……种种乱象,严重影响了行业口碑与长远利益。

团标《槽铝式中空玻璃生产技术规程》(T/SDG 001—2020)制定的初衷即为了有效解决中空玻璃失效问题。造成失效的主要原因是中空玻璃内层露点上升,内部结露,而导致中空玻璃内部结露的因素非常多:玻璃清洗不彻底、未使用去离子水;干燥剂的有效吸附能力低,干燥剂灌装量不足;干燥剂灌装后,合片时间过长;间隔条吸附孔过小、间隔框制作不规范;中空玻璃密封胶质量差;密封胶胶层厚度不够、涂胶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漏涂、断胶等;使用失效的干燥剂;专业设备缺失等。

《槽铝式中空玻璃生产技术规程》(T/SDG 001—2020)对制作槽铝式中空玻璃用的玻璃、间隔条、密封胶、干燥剂等材料提出应满足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外,还要求主要材料进货时,同一企业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类型的材料,至少应抽取一组样品进行入库检验;制造中空玻璃所采用的材料,在运输、储存和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变质和污染。另对生产设备、加工各环节、检验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均提出明确要求。

揪出氯化钙

“中空玻璃使用3A分子筛作为干燥剂的,占55%左右,其余则使用假冒伪劣的干燥剂(氯化钙、氧化钙及4A分子筛等)。”山东能特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圣林在标准宣贯会上介绍,劣质干燥剂会导致玻璃内腔水汽的反复冷凝与蒸发,以及对间隔条、密封胶、Low-E膜造成腐蚀,最终造成中空玻璃漏气、起雾结露,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玻璃爆裂或坠落等。

在王圣林看来,行业标准缺失和缺乏有效检验方法是导致劣质干燥剂在市场上畅通无阻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行业标准《中空玻璃用干燥剂》(JC/T 2072—2011)将中空玻璃用干燥剂分A类(3A分子筛)和B类干燥剂,其中B类干燥剂在标准中规定的主要成分是凹凸棒土,但因其吸附值较低,在实际生产中必须添加起主要作用的氯化钙才能达标。

普通中空玻璃高质量的选择(为了造出更好的中空玻璃)(2)

福建省某项目已失效的中空玻璃 刘秀枝/供图

鉴于含氯化钙类干燥剂使中空玻璃存在质量隐患,山东、山西、湖北、江苏、浙江、福建等多个省市均已出台相应地方政策和标准,禁止(不应、不得)使用含有氯化钙成分的干燥剂。

如何判断中空玻璃用干燥剂中是否含氯化钙、氧化钙等成分?团体标准《中空玻璃用干燥剂中掺杂物(氯化钙、氧化钙)检出的试验方法》(T/SDG 002—2002)为山东及其他有同样要求的省、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和市场监管部门对于中空玻璃用干燥剂产品的检测提供了有效支持,也填补了中空玻璃用干燥剂掺杂物检测领域的标准空白。

“本着解决行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规范竞争秩序、保障行业健康运行和能涵盖多数领域和普遍群体的原则,协会启动了上述三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山东省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执行秘书长焦勇刚表示。

当然,推动中空玻璃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绝不仅是一个地方、一个协会要做的工作。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8月15日1版

中国建材报记者:刘秀枝

责编:丁涛

校对:和新龙

监审:韩凤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